市妇联
市妇联
市妇联
【概况】 2005年,市妇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市打造了“畜牧兴家”、“地里捞金”、“兴凯湖巧嫂”等工作品牌,市妇联先后获得了全国“双学双比”活动先进集体、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省科普之冬金桥奖、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省“救助春蕾女童”先进组织、省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宣传工作创新奖、省“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等20多项荣誉,有6项工作在省、市级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农村妇女工作】 市妇联以“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为主题开展了第十七届科普之冬活动。市妇联会同市农委、市科协、市科学技术信息产业局、市畜牧局等涉农部门在恒山区红旗乡举办了“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也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之冬活动,共举办各级各类科技培训班 652期,培训妇女技术骨干35 000余人。共播放科普录像、光碟268场,观看妇女达2万余人次。与有关部门举办科普展览、科普大集、送科技下乡等71次,发放科技书籍及资料92 500余份。为引导农村妇女借助地域优势发展旅游业增收致富,市妇联以家庭旅馆建设为突破口,坚持“资金扶持、引导规范、品牌经营、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投入2万余元资金在兴凯湖沿线创办了6个“妇”字号家庭旅馆示范点,帮助示范户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等洗浴设施。在示范户的带动下,现已建成的家庭旅馆33个,户均增收1 万多元,“兴凯湖巧嫂”家庭旅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妇联工作品牌。针对农村妇女缺少生产启动资金和发展资金的实际,市妇联协调市农行和市农村金融体改办继续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了养牛中期贷款和小额信贷工作,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为4 168户妇女协调小额贷款和养牛中期贷款2 332.5万元;市妇联还对虎林市9户妇女发放贷款3.1万元,扶持大鹅养殖等项目。同时,市妇联以“五帮五架桥”活动为载体,发动各级女干部、女企业家、女大户等与贫困妇女开展手拉手扶贫结对活动,在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带动贫困妇女共同致富。全市共结帮扶对子1 860多对,送致富信息680余条,解决扶贫资金10万余元,有80%的贫困妇女实现脱贫,涌现出市“巾帼扶贫先进个人”10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外输内转结合、创业就业并举、培训服务齐抓”的工作方针,全力推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工作。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推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1.6万余人,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年收入1亿余元。鸡东县妇联、城子河妇联被评为全省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鸡东大阪外语学校校长吴春梅荣获全省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工作十大标兵荣誉称号。为总结交流推广两年来全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工作经验,市妇联召开了鸡西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虎林现场经验交流会,副市长矫健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2005年全市涌现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3人、先进集体1个;省“双学双比”女能手5人、先进集体2个;市级“养牛女状元”10名和“养殖种植女大户”100名。市妇联撰写的《关于鸡西市妇女发展柳、草编及玉米编织产业的情况调查》、《关于鸡西市农村妇女发展养殖业情况的调查》和《关于鸡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城市妇女工作】 市妇联以“创业兴家”活动为载体,利用再就业服务基地,对下岗失业妇女进行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介绍工作。2005年,全市妇联组织共培训下岗失业妇女2 730余人次,介绍和安置3 650余人次。为帮助更多的下岗妇女实现自主创业,市妇联协调市担保公司和市区信用社,继续在下岗妇女中开展再就业援助担保贷款工作,共为349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女工落实到位贷款 698万元。同时,为了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妇女转变创业观念,提高创业本领,实现“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目的,市妇联协调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了鸡西市“百名女老板创业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并有28名下岗妇女参加了首期SYB创业培训班。2005年,全市共举办SYB女老板创业培训班30期,培训妇女 800余人,创业成功率达到 80%。根据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各级妇联组织不断拓宽“巾帼文明岗”创建领域,并以“三八”节和第十次妇代会为契机,举办了“鸡西市妇女工作十年回顾成就图片展”,展出图板110余块,展出巾帼建功典型500余个;还在鸡西新闻媒体开设了《女杰风采》专栏,宣传优秀妇女典型140余人次。全市涌现出省“巾帼文明岗”2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1个、巾帼建功标兵4个;市“巾帼文明岗” 10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17个、巾帼建功标兵10个、巾帼建功先进个人30个、巾帼创业再就业明星10个。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市妇联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鸡西”为主题开展了第二届“特色家庭”和家庭好成员评选活动。全市共评选出市级以上特色家庭45户,市级以上家庭好成员26人。在鸡冠区成功地举办了鸡西市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其中有2户家庭的节目推荐到中央电视台参加《神州大舞台》节目并获奖。市妇联与纪检委联合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与精神文明办联合开展“文明礼仪进家庭”活动,举办了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鸡西家庭助廉工作启动仪式,组织妇女参加了“学礼仪,做文明市民”答题活动,回收答题卡7 000余份。以创建“十星级美好家庭”为载体,不断提高文明家庭建设水平。全市共评选出“十星级美好家庭”2 074户,比去年增加12%。开展了以“不让毒品进我家”为重点的“五无家庭”创建活动,将“五无家庭”创建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社区围绕“美德在家庭”、农村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相结合,建立了“五无”社区村屯18个。
【两个《规划》实施】市妇联借助妇女儿童两个《规划》中期目标兑标之机,加大了对各成员单位的协调督促力度。先后召开了市政府妇儿工委全委(扩大) 会议和监测统计会议,提请市人大到重点扛标单位市教育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局等部门对妇女儿童规划的重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深入9个县(市)区对妇女儿童规划中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兑标情况进行了综合检评,使生育保险、控辍和妇女特殊时期劳动权益保护等难点指标得以落实。抓住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机,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将鸡西市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重点指标纳入了鸡西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市妇联抓住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颁布十周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十周年的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力度。市妇联向全市党政主要领导赠送了全年《中国妇女报》,请市委书记邱玉泉亲自撰写署名文章在国家和省媒体发表,邀请各县(市) 区主要领导撰写署名文章谈国策,协调有关部门,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党校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在《鸡西日报》开设“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专栏10期,解答相关知识20例。
【儿童工作】 市妇联坚持为弱势妇女儿童办实事,以“走进 159,爱心献春蕾”为内容,开展了“百名女杰捐助百名贫困女童”活动,在滴道河乡中心校举办了捐助仪式,有33名贫困女童与来自全市各界的优秀妇女结成助学对子。协调网通开办“春蕾热线”,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奉献爱心,全市共资助贫困女童728名,其中有一名女童获“全省十佳春蕾女童”,2获“全省优秀春蕾女童”荣誉称号,市妇联还通过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协调安利公司为鸡西市贫困女童捐赠 200件羽绒服。组织开展了“心系少边穷”专家名医进乡村为儿童进行义诊,协调市卫生局组织鸡西市医院、矿业集团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 4家医院的专家名医为滴道河乡中心校 330多名孩子进行全面体检、义诊。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进社区及“六讲六做”活动,启动实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个一”工程,开展了全市学生“向不文明现象告别”活动及“六讲台上话文明”活动,全市80%以上的学校认真开展了这项活动,11 万多名学生受到了教育。
【维权工作】 市妇联坚持“依法治访、依情施访”,积极为上访妇女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全年接访 522人次,信访立案数10件,办结率达100%,无一件越级进省上京访事件。完善创新社会化维权机制,与公安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保护网络。全市已建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6个、家庭暴力报警站84个、家庭暴力报警点126个,受理家庭暴力报警324起。与法院紧密配合,形成了司法维权网络。全市共建立妇女合议庭4个,有5名妇联干部被法院聘任为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9起。与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紧密协同,形成了法律援助网络。全市各级妇联共建立法律援助中心(站)、妇女维权工作站10个,为妇女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73人次,代理代书12 件。与劳动局紧密合作,形成了妇女劳动仲裁网络。全市各级妇联与当地劳动局或劳动仲裁院联合成立了 7个维护妇女劳动权益劳动仲裁庭,有16名妇女享受到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监督执行的“三优”政策,有 4名经济困难的妇女享受到仲裁费用上实行减、免、缓交的政策倾斜。成立了鸡西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协调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崔德文任组长,公检法司等16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形成了政府职能维权网络。畅通妇女投诉渠道,建立健全了妇联四级信访维权网络。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开通信访维权电话52部。市妇联抓住“四五”普法规划最后一年和《妇女权益保障法》重新修订实施的有利契机,在鸡西日报开辟了妇女法专栏,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举办了“人保安康”杯妇女权益保障法百题有奖征答活动,全市共举办普法讲座、培训班50多期,发放法律书籍500册,散发普法宣传资料1万余份,直接培训妇女普法骨干 1 000余人。以“ 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与有关单位一起开展了“禁绝毒品、构建和谐社会”宣传一条街,散发禁毒宣传单 200余张。编写了《禁毒百题》,与市公安局联合举办了“不让毒品进我家”鸡西市妇女禁毒知识电视大赛。为遏制家庭暴力的高发势头,唤起全社会对反家庭暴力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妇联在《鸡西日报》上开辟了“反对家庭暴力,促进社会健康协调稳定发展”专版,刊登了市委副书记马志勇、市妇联、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4 个部门一把手的反家庭暴力署名文章,与司法部门联合举办了“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社区”反家庭暴力知识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
【组织工作】 3 月11~12日,市妇联召开了鸡西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333人。其中,正式代表256人,特邀代表77人。董濮代表鸡西市妇女联合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会议审议通过了鸡西市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鸡西市妇联第十届执行委员会,选出执行委员41人。经十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马奎兰、王晶、朱春红、杨海岚、郑野岩、赵晶莹、高雅君、梁东红、董濮、韩桂梅、滕淑英等11人为常委,选举董濮为主席,韩桂梅、朱春红为副主席。为发挥妇女代表的作用,市妇联以鸡冠区南山街道办事处为试点,建立了妇女代表接待站,为代表履行职责搭建了平台。市妇联抓住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契机,与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加强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通知》,使各级妇联和民政部门进一步明确了村民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和村妇代会主任全部由村委会妇女委员担任的工作任务,切实保障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参选参政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