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环境保护局

市环境保护局

市环境保护局



  【概况】 2005年,市环保局加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了穆棱河公园建设工程、“二沟一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彻底改变了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局面。实施了热网安装改造和煤气管网改造工程,加快了旧城改造,推进了城市美化、绿化工程,对麻山、杏花、二道河子、张新、东海新区等地的采煤塌陷区进行了全面治理,开工面积67 770平方米,总投资6 629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年的治理任务。卫星区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了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力度。2005年,鸡西市宝川垃圾处理二期工程的启动工作已全面展开,完成初步设计、土地征用等相关手续,完成供水、供电、3公里道路等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 800万元。筹建鸡西市朝阳污水处理厂。鸡西市朝阳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可研和初步设计已得到省计委的批复,现正在积极争取资金,开工建设。青龙山水库项目已完成国家立项,并与香港华洋国际繁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青龙山水库项目签订了《鸡西市青龙山水库建设经营项目抵押投资协议书》,港方同意为青龙山水库全部投资20亿元,并将该项目在国外包装上市。
  (1)东风小区改造工程:共完成59栋墙体粉刷10.9万平方米,楼房屋顶平改坡59栋、5.4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3万平方米,种植花草1万余株,挡土墙砌剁斧石 7 000平方米,完成投资1 590 万元。
  (2)市区街路改造维修工程:总投资2 090万元,共拓宽了市区中心大街、金融街、永康街、南星街、安惠街等5条街路,改造了腾飞桥人行道。大修街路 13条,总面积16.9万平方米。砌筑花岗岩边石1.2 万延米。绿化工程使全市绿化率达到3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
  (3)穆棱河公园工程:该公程总投资680万元,共完成挡土墙砌石 9 300平方米,回填土方1.4万立方米,植树1 239株,建园林小品68个,座椅72个,安装庭院灯42盏。
  (4)站前广场改造一期工程:共投资206万元,完成了铁路小学拆迁和广场的沥青罩面16 860平方米。
  (5)棚户区改造工程:今年计划进行50万平方米的危房棚户区改造,实际落实50.87万平方米。其中上年结转工程22项,建筑面积21.95万平方米,新开工程42项,建筑面积28.92万平方米。
  (6)“二沟一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现已完成了从穆棱河主河道至北环桥段计320延米的清淤土方工程,北环桥至兴国桥间DN2000管线铺设清淤工程。
  (7)实施了卫星区城市亮化工程:亮化工程改造街路新安路灯6 132盏,西山路碟型路灯32套64盏,腾飞桥帆板灯72套85盏,永康街组合球灯9套45盏,拥有城市路灯总数达19 111盏。
  【改善生态环境】 2005年,市政府加大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恢复力度,全市计划造林14.10万亩,实际完成14.28万亩,是计划的 101%。其中,三北四期工程造林2.1万亩,退耕还林0.4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其它4.7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7.4%,受保护天然林比例达到75%。全市今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万亩,实际完成10.9万亩,完成计划的121%。其中营造水土保护林5.9万亩,其它5万亩。现水土流失治理率已达24%。
  全市今年计划退耕还草3万亩,完成3万亩。人工种草1万亩,完成1.6万亩,完成计划的160%。草原改良面积1万亩,实际完成2.7万亩,完成计划的270%。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农膜回收率达96%,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和保护工程完成10万亩,全市受保护地面积比例86.2%,土地复垦面积11 955亩。
  截止12月末,累计完成对农业示范区基地的建设投资 2 478万元,其中跨世龙珍禽养殖基地完成1 678万元,城子河蔬菜和奶牛基地完成800万元。【全民环境教育】 市政府把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当做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迅速安排落实。具体做法是:
  一是召开会议,狠抓落实。省政府《决定》下发后,鸡西市政府于 4月21日立即召开了全民环境教育启动仪式大会,会上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 的意见》。会议以纪念第三十五个“4.22地球日”为契机,动员和号召全市各界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活动中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各类从业人员、广大市民和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环境保护知识,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努力推动生态市建设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此次会议增强了全市加强环境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明确了各单位和各部门的职能和任务,为全民环境教育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责任明确,实施到位。全民环境教育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不能把这项工作单纯理解为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确保省政府《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到位,鸡西市成立了全民环境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民环境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副市长朱玉林担任,成员单位由各相关部门组成。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为推动全民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多次召开成员会议研究落实全民环境教育事项,建立了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协调机制。环保部门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教育部门负责大中小学开设环境课程;精神文明办、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协调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和农民的环境教育工作。其它成员单位按工作职责,制定本部门贯彻落实意见,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明确部门职责,明确工作要求,明确责任人员。
  三是大力宣传,公众参与。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为环境教育营造了强大的舆论氛围。主要是利用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决定》的重要意义,使《决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人人重视环境、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的社会氛围。其次是抓住环境保护宣传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4.22地球日”和“6.5 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创建绿色家园”。开展环境警示教育,以公布数字、图片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市广大民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把握重点,分类施教。鸡西市应接受环境教育的各类从业人员、农民、学生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 60%。对这部分人的环境教育搞好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就会显著提高。因此,市政府明确任务,确定重点,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制定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使此项工作更加深入,全面提升了环境教育水平。
  【污染物总量控制】 2005年,市环保局把巩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加强对老企业的污染治理和实现增产不增污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重点工业企业,加大对老企业的治理力度,全年对老企业投入 1 530多万元资金进行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对工艺落后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予以取缔关停。推行清洁生产,全市推行并落实以减污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活动。实施总量控制管理,一方面促使排污单位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强化新建项目的管理,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和治理项目竣工验收关。200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化学需氧量、氨氮和固体废物,均控制在指标之内。
  【提高饮用水源水质】 鸡西市十分重视城市集中式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为全面治理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污染,确保城市集中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市政府组织环保、水务和鸡西矿业集团供水公司等部门,联合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了《鸡西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落实了污染防治措施,将水源地周边点源治理与地表径流的面源治理相结合,全面提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了99.14%。
  【低空污染治理】 2005年,市政府对城市低空污染的治理十分重视,把它作为一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人。以《公告》的形式引导全民参与治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空污染工作,作出“坚决取缔市区低空污染源,重点治理烟尘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决定,成立了低空污染治理领导小组。2005年 3月,出台了市政府《关于综合治理市区低空污染公告》,利用清晨上班时间、节假日在城市主要街路宣传、讲解治理低空污染的有关措施和政策,并通报了治理低空污染的举报电话,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市环保局在低空污染治理工作中领导亲自挂帅,将市区分成 4片,责任到人抓治理。局长张绍臣为总责任人,4 位副局长各带一组管一片。首先,对自己所管区内的低空污染现状进行摸底排查,并对各污染源进行分析,制定具体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工作。其次,把宣传工作做到前头,每到一处,都把《公告》的内容向广大业主进行耐心的宣传和讲解,特别是对低空污染较重的业主,把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讲解到位,使广大业主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的这项整顿。使治理活动不仅解决了市区低空污染问题,也扭转了业主只求经济不重视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是确定重点,解难点真治理。治理低空污染领导小组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对摸底排查的低空污染的现状,整理归纳了市民关注的低空污染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明确了这次综合治理的任务。市政府相继组织召开了由洗浴业主、饭店业主、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执法人员参加的低空污染整治会议,落实目标和责任,市环保局、市工商局、市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市技术监督局等部门通力合作,有效的改善了低空污染现状。
  三是形成机制,效果显著促治理。市区内的低空污染治理必须长抓不懈,因为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个体业主是经常更换的,各业主对低空污染认知的不同,必然导致污染的反弹现象,因此,市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专门机构和人员狠抓城市低空污染的治理工作。市环保局为直属局配备了专车,增加了执法收费职能,使治理和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明显的效果。目前,市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达到国家二级以上天数274 天。
  【噪声污染源专项治理】 市环保局把治理噪声污染源、控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作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强抓落实战略。一是加强对浴池噪声源的治理。市环保部门集中精力,对市区 130余家浴池的风机、水泵和加热设备进行了检查,对风机、水泵和加热设备老化、残损而使噪声超标的经营业主予以限期维修和更换,同时规定了浴池换水和给气时间,并在相应的设备上采取减噪措施,较好的消除了浴池噪声污染。二是加强对餐饮业噪声源的治理。针对饭店换气扇和风机扰民问题,市环保局责令限期治理,并要求更换低噪音产品,或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污染。三是对歌厅噪声污染的治理。市环保局会同文化局、公安局对市区内的歌厅进行了全面的噪声现状检查,各有关部门抽调20多人,出动5 台车,集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文化路、南星街等区域歌厅进行了检查,对噪声超标的业主给予取缔、处罚和治理,较好的解决了歌厅扰民问题。四是加强了对建筑工地噪声污染的治理。按国家标准,下达了告全市各施工单位通知书,规定了各种建筑设备工作时限和噪声限值。在建筑施工期,市环保局每天安排2 名环保监察人员值班,检查市区建筑施工情况,使建筑工地施工噪声扰民问题解决的比较彻底。五是加强了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治理。市环保局在高考期间组织专门力量,对考场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检查,保证了考场区域内的环境安静,这项工作年年受到市民的好评。
  在开展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工作中,鸡西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安静居住小区活动的通知》,环保部门、街道办事处、小区物业等部门联合按着《黑龙江省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实施方案》和《鸡西市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重点落实。经申报、检查、审定,将河东小区、碧馨佳园小区和新奋斗小区,授予市级安静居住小区。通过开展各项噪声源的专项治理,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了55.6分贝,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强化环保执法】 2000年,颁布了《鸡西市区低空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印发了《鸡西市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印发了《鸡西市关于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暂行管理办法》和《鸡西市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方案》;2002年,为了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力度,制定了《鸡西市湿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定了《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2003年,印发了《鸡西市区综合整治低空污染实施方案》和《鸡西市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方案));2004年,印发了《鸡西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创建优美乡镇工作的通知》和《鸡西市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2005年,环保部门围绕全省和全市的工作重点,制定了《鸡西市环保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成了环保执法检查团,对三县(市)六区人民政府及环保部门执行和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对进一步巩固工业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成果和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执法检查有效地增强了各级领导抓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追感,使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成为自觉行动。
  【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根据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重点开展了清理整顿“十五”小中的小土焦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认真学习了“六部委”文件,充分理解专项行动的重要性,组织环保、公安、工商、计委和新闻媒体等部门,成立了“清理整顿小土焦特别行动小组”,制定了工作措施和方案,由市环保局牵头实施。二是坚持原则,坚决取缔。“专项行动”工作组团结一致,步调一致,态度坚决,通力合作,在全市地域内实施拉网式排查,做到发现一个,取缔一个,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