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概况】 2005年,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省国土资源局长会议精神,以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机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为重点,不断加大各项管理工作力度并取得了良好业绩。
  通过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了完善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考核机制,全面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336 842.39公顷,比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增加了 240.2公顷。积极推进土地复垦整理项目的实施,穆棱河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己完成70%以上,鸡东县哈达镇土地复垦项目工程己完成80%以上。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市(含鸡、密、虎)年末耕地实有面积403 666.02公顷,比年初的403 647.45公顷增加了12.87公顷。鸡西市耕地保护工作被省政府授予耕地保护先进单位。
  【土地市场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程序,理顺与规划部门的关系,解决招、拍、挂与规划许可证的矛盾,全年市本级共挂牌出让土地25宗,面积 15.47公顷,收缴土地出让金2 600万元。实行了土地二级市场微机化动态管理和“双率”考核,全市5 000余宗二级市场土地全部输入微机,通过清查对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有效遏制了土地“隐形交易”。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对全市土地、矿产资源规划等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合理布局用地,提高闲置和废弃土地的再利用率,全年节约76公顷耕地,利用闲置土地 216公顷,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保障。完成了城区基准地价调整工作,调整后的地价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全年全市共实现土地资产总收益72 273万元,土地资产纯收益66 522万元,市本级完成总收益62 514万元,纯收益60 885 万元,上缴市财政5 889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开展了《鸡西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省地质队及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修改和完善。全面开展了采矿许可证年检和储量检测核实工作,以128个待验井为重点,共办理了年检延续152个,储量核实384 个。全面开展了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三查”工作,共清查煤矿 508个,其中采矿证过期的94个;清查砂石土矿山企业 371家,撤销越权违规发证24个,关闭公路两侧污染环境的矿山10个;清查石墨、金、铁等矿山企业28家,有效规范了全市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矿产资源项目,全年共申报国家级环境治理项目2个,投资额2 896万元,恒山区红旗湖和杏花矿项目正在实施中。全年收缴矿产资源补偿费727.6万元,是去年同期254.9万元的285%。
  【依法行政】 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 6·25”全国土地日、“世界地球日”和“四五”普法,采取多种形式面向全社会进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与各县(市)局、各分局签订了依法行政目标责任状,实行了依法行政目标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等一系列制度,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执法和收费行为,对现在执行的各类地方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的清理,对国家明令停止的收费项目,坚决停收。结合土地市场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全年全市共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案件49起,恢复土地88 527平方米,取缔非法小煤井54余个,收缴罚没款110万元,有效地规范了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基础业务建设】 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交易大厅配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开展了土地登记规范化建设“百日会战”和土地登记资料公开查询工作,全年完成城镇住宅用地外业调查111 820宗,发证率89%;城镇楼房登记51 536宗,发证47 413宗,是总量的92%。结合国土资源专项资金审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财务管理和收费制度,规范了收支行为。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编制全市地质灾害预警方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8次,开展“绿色矿山”活动,加大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组建全局局域网,实行网上政务公开和信息资源共享,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
  【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 按照省厅要求,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将三县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上收,建立市县两级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开展“保先”、省厅“十星评比”、“素质建设年”等活动,全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通过剖析“丁、曹”腐败案件,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强化廉洁从政意识。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建立集体科学决策机制、聘请社会监督员、实行有奖举报和“行风热线”等措施,强化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举办全系统职工篮球赛和象棋赛等活动,改善了职工精神面貌,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