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概况】 2005年1~12月份全市共发生伤亡事故1 356起,比同期下降0.07%;死亡148人,比同期下降9.2%;直接经济损失1 175.81万元,比同期上升37.41%。全市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148 人,与省下达的安全控制指标持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87,比省控指标2.35超过了0.52;亿元GDP死亡率为0.72,比省控0.71指标超过了 0.01;10万人死亡率为7.62,比省控7.57指标超过了0.O5;万车死亡率为11.37,比省控12.68指标减少1.31。
  其中:道路交通发生事故 667起,比同期下降0.89%;死亡96人,比同期下降了1.03%;伤628人,比同期下降0.32%;直接经济损失107.41万元,比同期下降 0.28%;道路交通实际发生死亡96人,比省控98人指标减少了2人。城镇火灾共发生654起,比同期下降0.91%;死亡2人,与同期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08.4万元,比同期上升0.37%,火灾实际发生死亡2人,与省控2人指标持平。地面企业发生4 起事故,与同期持平;死亡 4人,比同期下降42.86%,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比同期下降42.86%,地面实际发生死亡4人,比省控8人指标减少了4人。
  【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2005年,为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各重点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完善了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制定下发了《2005年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实施方案》,市政府与三县(市)、六区、12个重点单位签订了安全责任状。各县(市)、区、重点单位也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在全市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005年年末,市政府组成 4个检查组对签状县(市)、区、单位进行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各检查组严格考核,认真对标,严格奖惩,对超市下达安全指标的县(市)、区、单位实施了一票否决。各县(市)、区、各单位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密山市下发了《密山市2005年安全事故控制指标责任实施方案》,同66个乡镇、委办局签订安全责任状。市消防支队在年初春季防火工作会议上,与各县(市)、区、各单位签订了《2005年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消防安全工作目标,把责任分解到各行业、系统、单位以及单位内部的每个岗位和个人。进一步细化了市级领导的安全生产工作包保责任,实现了安全责任体系的显著加强。先后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中共鸡西市委办公室关于市级领导负责联系县(市)区安全工作分工的通知》、《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鸡西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包保责任制的通知》,从领导责任、包保内容到任务目标进行了明确,各分管战线副市长作为战线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负责人,其他领导分别负责各县(市)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在战线工作中还突出了重点部门、单位,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和任务,对所负责的战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要求。在全市形成了横向到县(市)区、纵向到战线的安全生产领导包保责任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并将此项包保责任工作推向各县(市)区、各重点企业,明确各县(市)区、各重点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负责,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机制。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 在开展“两会期间大检查”、“安全执法大检查”等大检查活动的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不同时间的工作重点,在春季突出城镇、森林防火、煤矿“一通三防”、公众聚集场所消防、交通运输企业等内容的春季大检查;在夏季突出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旅游等内容的大检查;在秋季突出煤矿、民用爆破器材等内容的大检查;在冬季突出易燃易爆企业、烟花爆竹等内容的大检查。在每次检查中,各市级主要领导都亲自担任检查团的团长和分团长,检查团采取“听、查、看”的方式,深入到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检查】 2005年,全市消灭了10人以上重大恶性事故,安全期保持了22个月,矿井补斜快速积极,全市消灭了立井群,全部实现了双斜井开拓,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在全市开展9次集中大检查,检查矿井2 842矿次,入井检查2 246 矿次,排查各类隐患5 816条,已复查整改5 644条,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书297份,下达法律文书512份,对重大隐患实施责任追究58起,处理责任人26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查】2005年,为进一步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监管,由主管副市长亲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成立了鸡西市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同公安、工商、环保、监察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258次,整改隐患416处。对全市原有非煤矿山企业25 8户进行了规范整顿,共有合格非煤矿山企业206户,对52户不符合基本安全条件、无证照企业予以取缔。全市共办理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共计103户。共受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206户,在三县(市)、六区举办非煤矿山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225人。组织 108名非煤矿山负责人参加了省局举办的矿长安全资格培训班。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理论的人员担任教师,培训特种作业人员400多人。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检查】 2005年,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要求,对全市14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78 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组织开展了安全评价工作。到目前,14户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中,已经有2户通过了安全评价,其余12 户生产企业也已提出申请,正在申办中;278户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中,151户通过了安全评价,获得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其余127户也正在申办中。对278户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14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4户烟花爆竹批发企业进行安全梳理,分类建立档案。全年开展了10 次专项安全检查,发现隐患130处,到目前,整改率达到93%。依法关闭了4家加油站,成立了全市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烟花爆竹经营销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鸡西市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审批发放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烟花爆竹市场管理的通知》、《关于整顿规范烟花爆竹市场经营秩序和严厉打击涉及烟花爆竹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烟花爆竹生产、经销的各项制度,严格了经营许可证审批手续,落实了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组织验收了鸡东、密山、虎林的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仓储和批发经营条件,配合省局对鸡西市仅有的 1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进行了验收,对全市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在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下,进行发证工作,共发放零售许可证800个。
  【交通安全检查】 2005年,鸡西市交管部门以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严格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确定了“立足本职严格管理,顾全大局保证安全”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两月见成效,半年见成果”的工作目标。召开2005年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签订会,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明确奖惩。以整治公路“双超”、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区违行、客运车辆等为重点,先后集中力量开展了两次活动,即:春季道路交通专项治理整顿活动、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百日竞赛活动,四次会战,即:夏季会战、旅游专项会战、秋季会战和冬季会战。市交警支队全员参战,各大队每天保证三分之二以上的警力在路面,采取交叉巡逻、错时巡逻的公路联勤办法,对 3条主干公路分段进行巡逻管控,公路检查站24小时监守。全年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31万余起,暂扣机动车辆3 600余台次,暂扣驾驶证7 500余次,行政拘留88人,全面改善了辖区道路交通秩序,有效保证了全市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消防安全检查】 2005年,鸡西市消防单位先后开展了“春季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中俄文化交流周消防安全大检查”、“推进冬防工作,开展防火检查,清除火灾隐患”活动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2005年全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累计检查单位3 345个(次),组织检查组215个(次),参加检查人数2 329人次,督促隐患整改1 958处,累计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524份,((复查意见书》543份,《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1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350份,办理消防行政处罚案件192件,警告15人,责令停业(含停止使用、停止施工)104个。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全市共出动消防宣传车430余台次,设立咨询站115个(次),举行消防宣传文艺演出6场,进行大型联合灭火演练26次,培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及单位职工1 6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消防安全综合素质。
  【建筑安全检查】 2005年,市城市建设管理局加大安全监管工作投入,配齐、配强安监人员。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与全市各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查工作,除定期的联合检查外,还开展不定期检查和临时检查。先后抽调骨干施工企业的安全科长对全市施工现场进行了3次拉网式的联合检查,共查出事故隐患300余项,下发停工整改通知21份,限期整改通知56份,封停项目 3项,各类事故隐患基本整改完毕。对新入场工人和变换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先后对300余名塔机作业人员、920余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及工人培训面达90%以上,安全员、项目经理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切实保证各类隐患整改到位】 进一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加大隐患整改投入,实施有效的督促检查,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在省政府备案、市政府挂牌督办的 6户重点隐患单位已经全部通过整改验收。2005年,鸡西市在省政府备案、市政府挂牌督办的重点隐患单位共有6家,分别是:北钢公司、上海滩洗浴中心、小太阳有限责任公司、市娱乐中心、壹流电子城和金龙大厦,全年累计投入隐患整改资金2 499万元。金龙大厦投入238万元,于2005年1月5日完成了隐患整改任务,成为全省第一个销案摘牌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市娱乐中心累计投入资金40 万元,于2005年2月2日完成了隐患整改任务;小太阳有限责任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3万元,于2005 年5月2日完成了隐患整改任务;壹流电子城和上海滩洗浴中心累计投入资金320余万元,于2005年1O 月2日完成了隐患整改任务;市政府为北钢公司投入 700万元整改资金,企业投入1 078万元,修建了5 万立方米干式煤气储气罐,于2005年11月2日投入使用,替换了原有的旧罐,彻底解决了此项隐患。
  【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2005年,鸡西市为进一步提高重点企业对安全工作认识,完善自身安全生产工作标准,规范自身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素质,先后深入到市北方制钢有限公司、矿务局煤气厂、矿务局水泥厂等重点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调研,根据各行业、企业的不同安全工作重点、难点和有关行业标准,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通过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市北方制钢有限公司实施“总经理负责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构,提出并制定了北钢公司安全生产“十六”字方针,即:“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全员预防、重点控制”,按照IS09001— 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编制了大量的安全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执行文件,先后对焦化厂气源车间煤气储柜、制氧厂、新城煤矿等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安全技术改造,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2005年,公司千人负伤率3‰,比同期下降到0.8‰,公司本部全年未发生死亡事故,财产损失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大幅度下降。矿务局煤气厂克服企业建厂时间长、设备老化等困难,全力实施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通过健全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严格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不断强化安全认识,加大安全投入,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走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几年来,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消灭了 5 000元以上财产损失事故,消灭了影响生产2 小时以上责任事故。并先后获得“中国煤炭工业二级企业”、“全国百家环保先进企业”、“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005年,恒山区召开了全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并下发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期间,采取上街宣传、设立咨询台、出动宣传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安全常识,充分展示了“遵章守法、关爱生命”这一主题。滴道区以对学校、重点单位为重点,宣传教育工作前移,深入到现场开展宣传工作,利用区电视台在每晚的黄金时间专题播发活动情况,真正做到了安全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05年,鸡西市认真做好企业负责人、特殊工种人员培训工作,先后投入10万元培训资金,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硬件建设,并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工作任务和目标,共培训各类人员 1 786人。其中,企业安全负责人165人,安全管理人员142人,特种作业人员 1 539人(新培训1 324人,复审培训215 人)。
                                     (吕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