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市商务局

市商务局

市商务局



  【概况】 2005年,鸡西市商务局设领导职数5人,内设中层机构: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外贸科、边贸科、口岸办、市场科(10月份成立)、计财人事科、条约法规科、外资科(7月份划入招商局)、畜禽屠宰管理所共12个,核定局机关编制为49人,实有49人。
  2005年,鸡西市消费品市场整体呈现总量需求平稳增长,供大于求的格局依然不变,消费需求仍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市场商品丰富,呈现繁荣活跃平稳的增长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1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43.8亿元,同比增长9.5%;餐饮服务业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他行业零售额实现 2.5亿元,同比增长17.2%。城市零售总额实现49.4亿元,同比增长8.8%;县零售额实现3.1亿元,同比增长18.1%;农村市场(县以下)零售额实现4.7亿元,同比增长17.9%。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 420元,同比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5 903.1 元,同比增长14.2%。其中,食品支出 2 030.9元,同比增长15.9%,增幅上涨1.6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以上年价格为100),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以上年价格为100)。全市有批发零售餐饮业 30 940户,其中批发零售业25 470户,餐饮业5 470户。
  【对外贸易】 2005年,鸡西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 213.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5%。出口总额12 024万美元,同比增长 27.88%,占总额的91%;出口主要商品是大米、石墨、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及制品鞋类、塑料制品、锯材等。初级产品出口额 2 084.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3%;工业制成品出口额 9 939.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2.7%。出口商品销往俄罗斯、美国、日本、荷兰、韩国、台湾、澳大利亚、欧盟等33个国家和地区。
  进口总额1 18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进口的主要商品有原木、化肥、锯材、成品油等。初级产品进口额806.3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7.8%,工业制成品进口额383.6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2.2%。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等5个国家。
  2005年,鸡西市对俄罗斯进出口额完成10 959.6 万美元,比2004年增长29.5%,占总额的82.9%。出口商品主要有大米、服装、鞋类、纺织物等,进口商品主要有原木、化肥、锯材、成品油等。
  【口岸】 由于俄有关政策的限制性规定,主要以客流带物流的密山口岸过货量持续呈现下滑趋势。2005年,密山、虎林两口岸共实现过货量73 803吨,同比下降 19%。其中,密山口岸过货量为22 366吨,同比下降54%;虎林口岸过货量为51 437吨,同比增长19%。密山、虎林两口岸出入境旅客合计291 684人次,同比增长39%。出入境车辆合计11 144辆次,同比增长12%。其中,密山口岸出入境旅客286 226人次,同比增长39%;出入境车辆8 040辆次,同比增长7%。虎林口岸出入境旅客5 458 人次,同比增长26%;出入境车辆3 104辆次,同比增长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