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
【概况】 2005年,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国家各项宏观政策,金融运行平稳,各项存款持续保持高额增长势头,受不良贷款核销、剥离和置换因素影响,贷款投放继续趋缓。
存款呈现持续高额增长态势,且稳定性继续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76.3亿元,比年初增长20.7%,同比增长5.5%。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228亿元,比年初增长 17.4%;企业存款余额29.1亿元,比年初增长32.4%;财政存款余额4.2 亿元,比年初增长28%;农业存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增长31.4%。从存款的期限看,定期存款增幅较大,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增加,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分别比年初增加0.2亿元和 20.2亿元,在全市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新增额中,定期存款所占比重分别比同期提高 8.6个百分点和13.5个百分点。
贷款余额持续大幅下降,贷款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2.8亿元,比年初下降25.2%。从贷款期限上看,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持续下降。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3亿元,比年初下降23%,同比多降11.7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26.2亿元,比年初下降24.7%,同比多降13.9个百分点。从贷款种类上看,除农业贷款高额增长外(农业贷款余额11.9亿元,比年初增长20.6%),其他主要贷款均大幅下降。其中,工业贷款余额5.5亿元,比年初下降81.3%,同比多降77.9个百分点;商业贷款余额59.2亿元,比年初下降9.3%,同比少降12.6个百分点;基本建设贷款余额11.9亿元,比年初下降32.6%,同比多降80.7个百分点;票据融资比年初下降57%,同比多降61.5个百分点。从贷款增量投向上看,剔除政策性因素,贷款仅比年初减少3 101万元,下降0.2%,同比少降10.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在消化不良资产和回收正常到期贷款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优化贷款结构,增加有效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满足重点企业正常生产资金需要,支持国家粮食储备和粮企收储、收购以及公共事业的发展。
【结算业务及管理】 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全面贯彻“稳、严、新,实、廉”五字方针,以启用新系统、运行新业务为契机,更新工作理念,扩展工作视野,增强管理意识,积极推进制度化管理、标准化操作,向各家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
推动账户管理系统升级,严格账户管理。切实做好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推广及农村信用社接人大额支付系统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银行结算账户年检,确保新旧系统的平稳过渡。加强账户管理,严格审核,杜绝虚假账户。成功堵截了中国工商银行鸡铁支行3起提供伪造的相关资料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事件,均予以通报及行政处罚。
会计核算、电子联行支付清算等业务处理更加合理规范。为保证人民银行与开户金融机构账务相符,坚持每月3次对账。全年下发对账未达清单773份,返单率达100%。电子联行系统和支付系统来、往账处理及时,无积压票据现象。查询查复做到有疑必查、有查必复、复必详尽。全年办理会计核算业务19 780笔,发行基金往来业务1 451笔,同城票据提出、提入票据2 962笔;办理电子联行往账金额86.5亿元,来账金额67.8亿元;办理支付系统往账金额44.5亿元,来账金额47亿元;办理各类查询查复信息245份。
切实加强结算管理与工作交流,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支付环境不断好转。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会计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实行每月县支行自查、每季全辖抽查、半年每行必查,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内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会计核算质量。创新业务工作交流方法,开展了纵向与人民银行上下级之间、横向与本市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活动,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联系中心、以各金融机构管辖行为联系站、以基层营业网点为联系点的内外结合的工作联系方式。各金融机构继续深入开展加强服务、树立形象的活动,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技能,拓深服务领域,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推动反洗钱工作深入开展。组织全辖金融机构同期开展了反洗钱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反洗钱协调合作机制。对中国银行鸡西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鸡西市分行反洗钱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加强了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制定了《鸡西市中心支行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关于鸡西市联合开展打击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的实施方案》、《鸡西市边境地区流通监测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了联合打击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反洗钱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国库业务及管理】 全辖区国库共办理预算收入13.9亿元。其中,中央级预算收入6亿元,省级预算收入0.8亿元,市级预算收入7.1亿元。完成财政支出24.4亿元。较好地发挥了经理国库的作用。
创建税收监控体系,加强税收级次管理。围绕着多年来税收混库问题,结合市政府“加强税收监控,建立增收机制”的要求,创建了税收监控体系,负责税收入库级次的监督,定期向市政府税收监察室提供信息数据。通过税收监控,共查出大额混库191笔,金额539万元,有效减少了税收流失,提高了税收管理水平。2005年,鸡西市政府授予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协税护税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国库监督管理,规范业务操作规程。强化了内控建设,推行会计主管坐班制度,建立了会计主管坐班日志,做到国库业务事中监督。加强国库账务处理,严密核算手续,杜绝账务处理“一手清”现象,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无事故。加大拨款、退库资金管理,坚持三级审核制度,认真登记拨款、退库登记簿,全年没发生不合理拨款和退库现象。
顺利完成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的模拟运行工作。对辖区县(市)支行进行了业务培训,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国债铺底数据的录入及核对工作,总计录入1982~1988年国债收款单365笔,提前10天完成了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的模拟运行工作。组织商业银行做好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2005年全市完成凭证式国债发行任务1.5亿元。
【征信业务及管理】 2005年征信管理工作重点是突出个人征信宣传。为加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运行管理,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市人民银行于年初制定了《征信宣传工作计划》,并根据上级行要求不断进行补充完善。
促进了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认真贯彻全国征信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征信建设组织机构,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开展征信与金融知识宣传。举办了“征信与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进校园”、“征信与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进社区”、“征信宣传进乡村活动”、“银企诚信互动座谈会”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点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积极有效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采集工作。精心组织农村(城市)信用社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工作,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和4家城市信用社成功实现正式上报数据。主动协调,积极做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认真做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维护、运行管理和应用工作。“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迁移一次成功。认真做好2004年度贷款卡年审工作,强化对辖区金融机构贯彻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的检查,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完整。到12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进入中心数据库133.0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卡4 765张。
【外汇业务及管理】 200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鸡西市中心支局认真贯彻落实总、省局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以加强外汇监管、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外贸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做好经常项目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电子口岸系统,督促企业及时办理进出口核销,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为进一步支持鸡西市对俄贸易发展,对4户核销率高、信誉好、业务规范的企业实施自动核销。严格按照有关规程和制度审批经常项目用汇,对居民用汇、外汇资金流入、结汇情况及时开展调查,反映热点,为上级局了解政策反应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严格执行政策,加强资本项目管理。采取集中年检、零散接待与上门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服务,对全市26户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年检,参检率、合格率均为100%。按要求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登记验资询证和资本金结汇核准工作,规范了企业资本金结汇行为,维护了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积极宣传边境地区境外投资管理优惠政策,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05年9月,在全省资本项目外汇业务工作会议上,鸡西市中心支局作了资本项目管理经验介绍。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国际收支统计。对国际收支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全面提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与辖内支局和各外汇指定银行签订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数据统计责任书》,明确相关责任,加大了非现场核查工作力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数据的质量。成功举办了全省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培训班。2005年结售汇额 9 546万美元,同比增长33.9%;结售汇顺差8 166万美元。
严格审批,做好结售汇市场准人工作。按规定对农行虎林支行、工行虎林支行等 4家金融机构申请开办结售汇业务进行了审核,深入现场对其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并给予批复。
强化监管,加大外汇检查工作力度。制定了 2005 年鸡西市外汇检查工作计划,指导全年外汇检查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完成了对全市2004年度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及投资性外汇收支情况专项检查,对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鸡东县之信经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鸡西丹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2004年外汇收支情况的检查,对边境口岸地区外汇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调查)。继续认真做好外汇领域反洗钱统计、监测和分析工作。通过强化监管,加大检查力度,有效地规范了外汇指定银行及企业经营行为。
【货币流通】 全市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支分别为880.8亿元和89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收支轧差净投放现金16.8亿元,同比多投放2.7亿元,增长 19.2%。净投放增加主要是受工资性支出、城乡个体经营投入及季节性采购等因素影响。
做好发行库达标升级考核。经过自查、申报及认定等程序,鸡西市中心支行、密山市支行人民币发行库达标升级为三级人民币发行库,虎林市支行人民币发行库达标升级为二级人民币发行库。
保证货币发行基金运送安全和足额到位。全年取送款18次。其中上接款10次,调入发行基金17.4亿元;下送款8次,送款金额9.7亿元。县(市)支行调入残损人民币3次,调入金额2.2亿元。上缴哈尔滨中心支行销毁损伤券3次,销毁金额6.2亿元。全辖收缴国债3.1万元,销毁国债4.2万元。
积极开展人民币宣传工作,维护人民币信誉。精心组织了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考试,反假货币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了“反假币宣传月”活动,举办“反假货币成果与教育图片巡回展”8次,为群众提供咨询1万人余次,宣传月期间现场兑换残损人民币120余次,累计金额8 568元;全年兑换残缺人民币1 500多万元;全辖区共收缴假币1 671张,金额143 320元。
加强现金管理,规范大额现金支付行为。按照上级行工作部署,及时开展现金管理检查工作,全年完成现场检查任务6次,共检查金融机构98个、账户9 466个,发现违规账户529个。金融机构大额支现未按规定审批164笔,金额6 113.4万元;基本账户超范围、超限额支付现金2 019笔,金额51 856万元。提出整改要求的机构31个,涉及笔数632笔,金额11 479万元;提出警告的机构15个,涉及笔数1 655笔,金额44 902万元;处罚的金融机构1个,涉及笔数146笔,金额6 381万元,罚额1万元。
【内部审计】 全市金融机构积极适应金融改革形势,不断探索内审同级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内审工作稳步由合规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转变。以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为例,在规范审计行为、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人员培训、全面贯彻落实沈阳分行全面审计结论的基础上,积极争创优秀审计项目,先后开展了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财务资产管理情况、国库科科长履职情况、预算资金分配及管理情况、反洗钱管理情况、辖内密山市支行全面审计、密山市支行原行长兰玉洁履职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审计调查项目,促进了辖区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管理工作水平日益提高。
【电子化建设】 为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水平,鸡西市金融系统坚持整合优化科技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的发展方针,认真履行技术支持保障责任,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广泛开展安全生产运行,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电子化建设。人民银行鸡西市中心支行组织实施了市、县网改造及县行路由器软件升级工作;会计集中核算、电子联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分别顺利接通;手工联行、金融统计、发行信息管理等系统如期升级;完成了账户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和事后监督系统的上线工作;进行了信息网站模拟环境建设;受省外汇局的委托,派出科技骨干在省外汇局培训班授课;开展了电子设备的全面清查登记;加大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力度,修订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逐级签订了《计算机安全管理责任状》,不定期进行计算机安全检查和测试,提高了计算机安全管理水平。
【金融学会】 充分发挥金融学会在全市金融机构中的’学术研究桥梁和纽带作用,扎扎实实做好金融学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积极组织科研攻关。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辖区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关系研究》两个重点课题的投标工作,并上报省金融学会;完成了《基层商业银行改制后如何定位与思考》、《政策与效果:农民增收因素、制约瓶颈与对策》两个重点调研课题。
做好学会日常管理。落实了2005年辖区金融学会会费收缴工作和上缴省金融学会任务;完成了金融学会年检事宜。8月18日召开了各金融机构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参加的金融学会理事会议,会议对2004年优秀调研组织者、优秀调研工作者和优秀调研文章进行了奖励。积极筹备金融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理论研讨会。
(刘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