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研讨】 2005年3月18日,市社科联组织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第一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社科界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在今后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进一步发挥专家学者研究宣讲、释疑解惑的作用。全市社科界专家学者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基层宣讲授课40余场,《鸡西日报》理论版二期专刊发表研究论文26篇,为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服务。紧紧围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组织专家学者撰写论文26篇,筛选6篇论文推荐参加全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优秀论文评选,市社科联主席宋玉成、市委党校李云凯、鲍丰的论文入选。并参加了 8月1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委党史委研究室、中共鸡西市委联合在虎林市虎头镇召开的“黑龙江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宋玉成在大会宣读了“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建设”论文。
6月9日,召开了全市社科界“增强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座谈会,来自全市社科界专家学者代表,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树立良好精神状态,加快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发展、大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并对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思想不够解放,干劲不足,办法不多,作风不实等问题探索对策,提出10个方面建议,积极为决策层谏言献策。并在鸡西日报理论专版发表专题文章13篇。6月30日,市社科联组织专家学者撰写的6篇文章参加全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此活动8月23 H结束,鸡西市滕宗仁、吴国华的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市社科联荣获优秀组织奖。8月16日,市社科联与公安交警支队、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联合召开了“鸡西市第七次道路交通安全理论研讨会”。会议收到25篇论文,全部论文通过交安协会主办的《交通安全》会刊刊载向全市发行,为在全市人民中宣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8月份,市社科联邀请省社科院专家学者11 人,到鸡西开展联合调研。利用4天时间,分别召开了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个体私营业者和产业工人4个座谈会,发放收回400份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专家学者们对鸡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 4个方面建设性意见。市社科联与市名人协会组织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征文活动,收到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推荐参加全省构建和谐社会优秀论文评选6篇,2篇获优秀论文奖,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学术交流》刊发 5篇。到目前全市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了“税法知识”、“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科普活动20余次。11月30日,鸡西市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培训中心召开了鸡西市宪法和人大建设理论研究会第十一次研讨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贵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文平、市社科联主席宋玉成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3篇,大会宣读13篇,经大会评审委员会投票评选表彰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贵发到会讲话。
【对外学术、经验交流】 2005年 5月,市社科联组织有关人员在考察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以及省外一些地市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研究社会科学工作,初步形成可供市委参考的研究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意见》精神的基础性材料。为市委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组织专家学者在鸡西日报理论专刊发表研究论文13篇,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全会精神实质,广纳社会有识之士智言良策。8 月份,市社科联主席宋玉成参加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全国第八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作为黑龙江省社科联系统科普活动先进单位地市级社科联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学习和吸收了先进省市的经验。9月1日~13日市社科联主席宋玉成参加了在吉林长春召开的全国第八次社会科学学会工作会议,学习和吸收了先进省市的经验,并交流了鸡西市学会工作经验。
【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 市社科联科学规范、研制评奖文件,坚持原则标准,组织评奖工作。于4 月7 日全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工作开始部署。在总结往届评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制定本届评奖方案、实施细则、定量定性评定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文件。经过接受申报、学科初评、分类复评、总审终评、公布预选成果接受社会检验等5 个阶段工作,于8月18日结束。本次评奖对象为2002 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的社科研究成果,从申报参评的262项成果中评出131项获奖成果。其中,专著类一等2 项;编译著类10项,一等3项、二等4项、三等3项;论文类106项,一等9项、二等25项、三等54项、佳作 18项;调研报告类13项,一等4项、二等4项、三等 5项。本次评奖突显两大特点:一是成果多,学科分布广泛。二是研究经济与社会问题和地方问题的居多,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者责任心和使命感。
【重点科研课题规划立项、评估】 4月份,市社科联制定了《2005年度鸡西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科研课题规划》,以全市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中具有紧迫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问题、谋划“十一五计划”、对俄经贸合作等方面规划了 100项重大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广泛的智力支持。本年度已确立重点科研课题立项8项,一般课题立项70项,已结题58项。5月27日,召开2005年度首次“鸡西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立项、结题专家评估会”。评估委对申报的近百项2005年度科研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审查,最后确立79项科研课题,其中重点课题8项。对提交的13项成果进行了集中评估。
【期刊出版】 《鸡西社会科学》期刊,2005年度第一期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实施“ 1234510工程”的实践,深化研究和咨询服务,发挥《鸡西社会科学》的载体作用,在刊物上开辟“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专栏,刊发研究论文 8篇,以专稿的形式推出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金才撰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社科工作的思考》一文,这是鸡西市历史上第一个较全面系统地论述社科事业发展问题的调研文章,为制定鸡西市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意见奠定了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第二期重点围绕学习研究“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组织发表《鸡西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拙见》(杨伟章)、《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李云凯、金科学)、《处理好富裕阶层和困难群众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丁兆宏)、《试论影响建立和谐乡村关系的体制性因素及对策思考》(鲍丰)等 4篇文章,对鸡西“十一五”规划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出版《问题与对策》,刊发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紧密结合鸡西市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1年多的实践,提出的鸡西市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松交通环境等6个方面52个问题及对策,提供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参阅。
【科普工作】 市社科联组织全市社科界学会、协会、研究会,结合本学会学科特点和实际,开展“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活动。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围绕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组织办班,印发上万张交通安全法知识宣传单,发放给驾驶员和群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市税务学会组织税法宣传。全市各学会充分利用会刊、会报,进行社科知识宣传教育,较好地发挥了阵地作用。各学会组织专家学者普及社科知识授课60余场,咨询服务活动20余次。
【自身建设】 组织全市社科界学会开展创建标准化学会活动,重新修订印发了《鸡西市社科界创建标准化学会活动方案》。通过2005年度创建标准化学会活动联检联评,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等10个单位荣获标兵单位称号;市工商学会等11个单位荣获先进集体称号;王德君等31人荣获先进社科工作者称号。市社科联、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荣获全省社科界每2年评选1次的全省先进社科联、先进学会光荣称号。 3月16日,为推进全市社会科学团体建设,使学会管理和活动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市社科联负起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进行业务管理的职责,加强政治引导,规范组织管理,培育业务功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下发了《鸡西市社科联关于学会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办法,使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鸡西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市社科联在全市学会干部自身建设上,倡导牢固树立5种精神,即“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在实践中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努力实践社科队伍自身建设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