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传染病医院
市传染病医院
市传染病医院
【概况】 鸡西市传染病医院是一所市级二级甲等专科医院,编制床位150张。全院职工12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4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中级职称32人。现开设17个专业科室,其中肝病医疗中心、性病防治中心、结核病治疗中-t2,、SARS病区、检验科为市级重点学科。制定了《鸡西市传染病院中长期发展规划》、《鸡西市传染病医院战略规划》,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年内 2次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对中层干部起到了激励和约束作用,测评后院长对7位干部进行戒免谈话,连续2 次考核末位者给予警告,3次者免职,有 1名中层干部被免职。医院成立了物价检查监督小组,首次完善检查、监督、处罚机制,有效地防止违价行为。实行“阳光采购”流程,规范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新购置 MB-80快速微生物检测仪、电解质仪、全自动血凝仪、影像工作站等医疗设备。2005年 1月被鸡西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文教工作先进集体, 2月被鸡西市人民政府授予鸡西市第十八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同年还荣获市委授予的先进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医疗质量管理】 新开设了脂肪肝门诊,开发脂肪肝、肝源性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的医疗市场。重新规范了抗生素使用规定、结核病化疗的初治及复治方案、布鲁氏杆菌的治疗方案,开展了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穿刺注药治疗胸膜粘连新技术。开展了结核菌活菌体检测填补了鸡西市的空白,提高了结核菌痰涂片的阳性率。开展了结核菌素试验,血沉检验等项目为确诊结核病提供佐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 项,即真菌检测、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核杆菌快速培养一噬菌体法、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乙肝病毒基因变异检测。同时确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发展方向,每位高职人员带领一个学科分支进行学术发展,实现该院以人带科、以科带院、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2005年,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健全《病房安全制度》、《操作安全制度》、《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等工作制度。开展“换位思考,亲情服务”活动,组织安排护理人员脱岗做病人,感受病人心态和需求,全年“换位思考”2次,参加换位人员达 100%,通过“换位思考”了解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加大对护士长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改变以往的劳模型模式,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服务项目的开发以及技术操作的指导,护士长均能站在医患双方的角度加以管理,使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高。开展了健康宣教,根据病情及时更改健康宣教卡内容,在用药知识、饮食知识及休息、心理等方面做了明确指导。开展了护士岗位技术练兵,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应变能力,7月份组织10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加强考核力度,提高工作质量,坚持院科2级考核,成立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平时抽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基础护理认真到位,护理文件书写严肃认真,内容及时可靠,观察细致,措施可行,内涵丰富,急诊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完好率100%,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工作尽职尽责,不断改变工作模式,采取直接检查、间接检查、交叉检查、集中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定期反馈检查结果、总结工作、分析不足、及时整改、逐步完善,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实效性,全年无任何差错事故发生,达到安全施护100%。
【科教工作】 继续选派3人到北京解放军302医院,4人到309医院长期进修学习;到黑龙江省肿瘤医院2人、矿总院2人、市人民医院 6人短期进修学习。组织感染科全体人员到哈尔滨胸科医院参观学习, 8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培训班做好传染病主检医师的培训。获得卫生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 1人。年内富新伟同志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内科教培训费投入14万元。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11人次、省级13人次,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一项。全年共撰写专著2部、国家级科技学术论文8篇、省级论文10篇。
(柴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