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
市文联
市文联
【概况】 2005年,市文联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文联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一步加强市文联机关党建工作,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文联机关新形象,以“三贴近”为原则,积极组织各文艺家协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努力推动精品生产,打造《雪花》时尚精品名刊形象,全力推动鸡西市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鸡西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发展、大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5年,市文联党组按照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先进性教育指导组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筹划,高度重视,建立领导机构,制定各阶段的工作方案,认真组织运作,扎扎实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习期间,全体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读本》中的内容及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及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等重要理论文章和规定的篇目,认真座谈讨论,提高思想认识;在分析评议阶段,组织党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开展群众谈心活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整改提高阶段,认真制定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党员个人整改并逐步进行整改。通过开展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 3个阶段的学习教育活动,促进了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推动文联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尽管文联部门自身和基层艺术家协会存在的困难很多,但仍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协调各协会开展群众性的文艺活动,推动精品生产。市文联组织书法家10余人去城子河区长青乡和啤酒厂为村民和工人义务写春联 800余幅,受到当地村民和企业工人的欢迎;组织市收藏家协会在花鸟鱼市场举办了鸡西市第二届民间收藏交流会,哈尔滨、沈阳、牡丹江、七台河、鹤岗、双鸭山及鸡西市的民间收藏家50多人携带藏品参加了这次交流会,交流会上的藏品成交额达到了3万多元;组织7名书法家携28件作品赴牡丹江市宁安县参加“红色之旅宁安行——黑龙江省东部书法篆刻名家作品展”。
2005年,市文联还邀请省美协副主席薛智国等3 名著名画家到鸡西市指导美术创作工作,并与鸡西市部分美术家围绕如何把黑土地美术发扬光大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组织市美协部分作者到枫月桥、桦木林场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100余幅。市文联又组织青年作家协会为宣传鸡西市卫生系统近年涌现出的先进事迹编辑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健康卫士》。
在第二届中俄文化交流周期间,组织市收藏家协会在园林路举办了藏品交流会,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于6月末至9月末在麒麟山庄举办了日军侵华罪证展览活动。2005年,市文联主办了2005第二届中国音协鸡西地区音乐考核考试,共有 200多名考生参加。主考这次音乐考级的考官均由中国音协和省音协指派,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005年,市文联组织市音乐家协会举办了一场由参加省比赛获奖选手和优秀考级考生为主的少儿声乐、器乐专场文艺晚会;市文联主办了2005年度全国书画等级考核鸡西地区考试工作,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 200多人书画爱好者参加了考试。市文联与市音乐家协会举办了2006新年音乐晚会。
2005年,鸡西市作家在文学精品创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作家协会组织编辑了一套红越桔文丛、诗丛,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8部作品:《诗林拾叶》(李鹏彰)、《爱,遗忘在森林和草地》(田成章)、《昨夜秋风今夜雨》(李增权)、《桢叶集》(王启昌)、《城市情感》(贾世平)、《大地吟诵》(邹本忠)、《此地无银》(张小枚)、《大山里采的花束》(郑青山);市诗人协会副主席王椿创作出版诗集《椿耕的诗》上下册(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鸡西市作家李玉华创作的《橡树》(电影文学剧本集,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创作的电影剧本《裸红》,在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办的第一届国际亚太战争文学征文奖活动中获第二名。另外,还出版了《北大荒的酒》(张守忠,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我们这一代》(李彦秋,甘肃文艺出版社出版)、《岁月如歌》(王玉霞,珠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相思红透》(洪池,天马出版社出版)、《永恩诗草》(付永恩,天马出版社出版)、《剑出鞘》(谷来春,天马出版社出版)、《心泉》(杨安思,名人出版社出版)等许多作品。
【中俄文化交流周艺术展】 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市文联在7月下旬举办的“第二届中俄文化交流周”活动中,承担举办版画、国画、摄影3项艺术展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极少的情况下,市文联领导班子认真制定艺术展活动方案,提出要在以弘扬兴凯湖文化的基础上,明确参展的各系列作品的创作主题,即版画要以“情系黑土地”为主题;国画要以“北国情韵”为主题;摄影要以“边疆风光”为主题。明确各协会任务分工,带领文联机关全体人员和各相关协会负责人全力以赴,克服困难,抓好落实,以确保各项艺术展览的筹备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市文联带领各协会负责人及广大艺术家以无私奉献精神,尽心尽力,辛勤工作,做到了展品创作用心,筛选作品精心,布展工作细心,展出的版画、国画、摄影作品达到“三新”,即“创意新、选题新、构图新”。为打造鸡西市“版画之乡”、“摄影之乡”、“优秀美术创作群本”等独有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了广大艺术家的文艺创作水平和艺术风采。使展出的作品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观从面前,受到了俄罗斯友人和国内外旅游者的热情称赞,得到了市组委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按照市委领导提出“要借这次中俄文化交流周之际,让艺术作品走近百姓、走向市场,逐步使艺术作品产业化、商品化,使艺术作品不仅体现其美学价值,也能体现出商品价值”的要求,市文联对此次艺术展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得到市委及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文联组织协调全市新闻媒体市电视台和鸡西日报社对这次艺术展给予了大力度、全方位的宣传,分别派出记者、节目主持人分期分批对参展的艺术家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增设了“让艺术走向市场”的栏目,在鸡西电视台一套、二套《新闻聚焦》中连续播发15 次、在《鸡西日报》刊发3期,营造了让艺术走近百姓,走向市场的良好氛围,使艺术走近百姓,走向市场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并且初见成效。
【鸡西艺术作品获奖】 2005年,市文联组织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究会、北疆名人书画院举行了《北国情韵——中国、鸡西、中国画作品集》发行式,这本画集的出版,不仅展示了鸡西市国画家们艺术成就上取得的新突破,更填补了鸡西美术史画集出版的空白;2005年,全市版画创作精品倍出,先后有23幅作品入选德国鸡年版画展、2幅作品入选黑龙江版画赴英国展、4幅作品入选黑龙江——韩国现代版画展。鸡西市选送省里的版画作品,有5幅入选参加第十七届全国版画展,其中青年版画家刘长宏的作品《博》获优秀奖,为鸡西市的版画创作再次争得荣誉。鸡西市版画创作群体2005年被黑龙江省文联、省美协授予“黑龙江省优秀版画群体”称号;在全省22 届摄影作品展览中,鸡西市摄影家姜振贵、夏广沼、耿永祥、宋广玉等人分别获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1个,另外还有15人获优秀奖,市摄影家协会因此获得了“优秀组织工作奖”,这是鸡西摄影界历年来在省展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在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第五届山水画展中(每2年一届),青年国画家赵喜云、张阁亮、马雪峰入选“新世纪中国山水画400家”,并被文化部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
【打造时尚精品名刊】 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鸡西市文联主办的《雪花》杂志发行量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逐渐走出了低谷,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轨道。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努力增强期刊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促进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一是强化创新观念,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上,在合作及具体操作方式上,都有了超越常规的突破,注入了更新的观念。二是在编辑理念上,着重于出精品,在极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读者所想上下功夫,使《雪花》杂志真正成为读者所喜欢的刊物,以较大的读者群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三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在我国出版业改革的关键期、突破期,《雪花》杂志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办刊经验、发行手段和办刊人员的素质,以较强的实力迎接改革所带来的各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