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疾人联合会
市残疾人联合会
市残疾人联合会
【概况】 2005年,是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最后一年,也是省市委开展“10项利民活动”之“助残行动”活动的关键年。市残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较好地履行了“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基本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
2005年 9月,市残联邀请了省军区专家医疗队到鸡西,为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经过了 7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为154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率95%,脱盲率达100%。可为每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节省费用 3 500元。另外市区医院等几家白内障复明定点医院共完成233例,全年总计完成377例,比省残联下达的280例任务,超额完成了97例。
2005年 7月,市残联邀请省用品用具站的假肢制做师到鸡西免费为全市3县(市)6区40余名贫困肢残人进行假肢安装检查,为36名符合小腿假肢安装条件的肢残人免费安装了小腿假肢,每条腿节省资金850元。2005年 10月,组织了30名符合条件的贫困肢残人到哈尔滨,免费为他们安装了大腿假肢,每条腿节省资金3 000余元。
通过“救助贫困聋儿康复训练”项目的开展,为贫困聋儿免费提供了12台“听力助残”助听器。
为贫困残疾人免费捐赠轮椅50辆,市残联投入资金 1.2万元,为市农村老年福利中心捐赠轮椅8辆;市残联投入资金4 400元,为社区匹配轮椅12辆;为全市6区3县(市)贫困残疾人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康复设施近3万元;为鸡冠区、滴道区和城子河区的3个社区分别争取了1.5万元的国家彩票公益金康复设施。
其它康复工作,收训聋儿18名,为29名低视力者配用了助视器,发放用品用具800余件,为麻风疾残患者配备防护辅助用具50件,为2 152名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康复服务。
【扶贫工作】 1、 完成了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2005年,在争取中残联和省残联设立的“国家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中,密山争取了50户的指标,他们采取国家和省投入一部分,市政府匹配一部分,乡村减免一些配套费用等办法,使这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得到了顺利完成。
2、 使全市近30%的农村特困残疾人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争取r国家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145万元;鸡西市铁新洗煤厂和鸡西市福顺祥油脂厂2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和经济实体的扶贫机制不断得到了完善。通过安排 100余名残疾人就业及公司加农户的定单农业等方式,使数百名残疾人受益,得到了脱贫。2005年,2 个福利企业均被评为国家福利明星企业,铁新洗煤厂厂长张铁军还被评为国家福利明星企业优秀企业家。【教育工作】根据黑残联[2004] 5号文件要求,继续开展了“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活动。同教育局和各高中进行了多次沟通,针对残疾考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工作,掌握了2005年中、高考残疾考生的底数,为2名应届残疾大学生争取了4 000元的助学金;为密山市40名中小学残疾学生争取了 4万元助学金。
【就业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对未达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收缴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是对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依法收取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已收缴保障金12万元。
三是继续抓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全年共介绍、协助调、安排残疾人就业16人。
四是进一步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2005年,在省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和市劳动技校开展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保健按摩、家电维修等门课程,共培训各类残疾人43人。通过培训有部分残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宣传文体工作】 为了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继续执行了《2004年宣传报道工作奖励办法》,调动了新闻工作者宣传残疾人事业的积级性。全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发人物专访 2条,省级电视台播发专访1条,在省级报刊和杂志上刊发宣传报道8篇,在地市级报刊上刊发宣传报道30篇,在鸡西电视台、矿务局电视台播发的新闻和事迹30条。在2005年的“黑龙江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中,鸡西日报选送的“身残志坚创富路”获文字类一等奖,还有其他3篇报道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
2005年5 月,在市政府残工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文化局、教育局、民政局、广播电视局、残联等 5部门承办了鸡西市首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参演节目19个,充分展示了鸡西市残疾人良好的艺术风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盲人王立良演奏的唢呐《矿山的早晨》,荣获了黑龙江省第三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演奏的唢呐《黄土情》,参加国家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河北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全国总评时获得特等奖。
2005年5月,残疾人晋军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全国残疾人乒乓球赛,获得男子组TT3级单打第四名,团体第一名。
【信访与维权工作】 2005年,市残联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耐心细致地做好残疾人的来信来访工作,并把残疾人的维权工作当做大事来抓,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做好稳定工作,从而做到了避免集体访、越级访等重大信访事件的发生。
1、帮助来访的困难残疾人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城子河区残疾人盛德生患先天}生骨肉瘤,高位截瘫,无钱医治,经市残联上下协调,市政府领导出面,为其筹集了21 000元医疗费。
2、帮助残疾人解决在房屋拆迁中的理赔和异地安置问题。鸡冠区残疾人郑波是磷矿的下岗职工,丈夫离异,家里动迁后无处居住,经市残联与动迁部门协调,为她解决了9 000元的动迁费。
3、鸡东县农民王立国1992年12月份在杏花矿工伤致残。市残联与市法援中心协调,为其提供了法律援助,最后鸡东县法院判决对王立国工伤赔偿费465 279元。
(赵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