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老区建设促进会

老区建设促进会

老区建设促进会



  【领导人】
  会   长:龚福成(原县政协主席)
  常务副会长:肖 玉(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副 会 长:战喜振(原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
  秘 书 长:李相全(原县财政局局长)
  副秘书长:潘广生(原县民政局局长)
       刘德海(原县政协办公室主任)
  【概况】 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以下简称县老促会)组建于2003年4 月,是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推动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老区服务的社会组织。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区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老区建设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弘扬老区精神,增强老区意识,倾听老区人民的呼声,反映老区人民的意见和要求;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帮助老区解决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看电视难等问题;动员社会力量支持老区建设和发展;加强与省、市及各地老促会的联系互通信息、相互交流,总结推广老区建设经验,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主要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发挥参谋作用。县老促会对全县老区的基础情况做了全面系统调查,掌握全县老区基本情况,形成了基础工作档案并及时上报省市相关部门,为县委和上级领导掌握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对重点老区的经济基础情况进行专项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整年度工作重点,为确定上报项目提供依据。年初,县老促会深入农口相关单位,对全县老区乡、村几年来的经济变化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将情况反馈给相关县领导,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工作意见。协调各成员单位,分战线对全县老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老区开发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二、广泛宣传教育,弘扬老区精神。通过会议宣传、广播电视专题宣传、深入走访宣传和印发宣传品等形式,组织了以革命传统教育、抗联英雄事迹、科技致富典型、爱心奉献楷模等为内容的社会宣传活动,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老区观念。有关成员单位结合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热心关心、积极参与老区开发建设活动,增加了老区建设的合力。在省老促会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了《黑龙江革命老区》一书的编写工作。县委宣传部、县志办、党史办、民政局等成员单位指定专人积极参加, 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为《黑龙江革命老区》一书中 《双鸭山革命老区》部分中的《宝清革命老区》一文的完成,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得到了市老促会的肯定。
  三、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急难问题。为了改变老区群众落后的生活条件,县老促会多次组织材料,专人专题到省、市老促会汇报,协调敦促成员单位在编报年度计划时对老区村予以倾斜。会同县水利局,交通局、卫生局、教委的领导,一起到省老促会、省水利厅、交通厅、卫生厅、教育厅汇报工作,得到省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为2个老区乡镇、5个老区(村)打井6眼,解决了1 230户4 892人的吃水难问题;为3个老区乡(镇)10个老区村修路31.3公里,解决了老区群众行路难问题。尤其民主至七星河高等级公路、小城子梨南至梨北高等级公路、青龙山至十二烈士山砂石路改造 3项工程的立项施工,彻底改变了七星河、七星泡、小城子老区的交通状况。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各成员单位共累计争得上拨资金1 971万元,自筹投入资金 1 376万元,用于老区建设。卫生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局、扶贫办等成员单位积极工作, 在政策施行和计划指导中对老区村实行倾斜,对解决就学难、看病难、 广播电视“村村通”、脱贫解困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四、认真搞好界定,按时完成补划。2006年初,根据省委和省老促会的部署和要求,对县域内曾有过抗日斗争史的乡(镇)、村又做了全面调查,进行了重新补划,由老促会、民政局、党史办牵头,档案局、县志办、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奋战,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个村的补报工作。并经省民政厅正式审批,全县老区村已达35个。
                               供稿 潘广生 刘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