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办公室农业开发办公室 【领导人】
党支部书记:张连峰
主 任:朱庆喜
副 主 任:张连峰 林宝军
【概况】 宝清县农业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农业开发办)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县财政局,业务直接对县政府,主要负责县域内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协调管理、项目选择审报、组织实施、开发资金管理使用等。内设财务、工程、综合 3个股室。核定编制10人,实有在职工作人员9人,退养2人。
【重点项目和总体效益】 2006年,被省农业开发办批复的项目有 4项,并全部完成任务。
一、庆东小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7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49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5万元,农民自筹资金 141万元。根据项目批复计划,年末已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 000公顷,创建高标准水稻高产示范田 66.6公顷,营造农田防护林50公顷;开挖疏排水沟道11条,长83.4千米,完成土方量14.3万立方米; 开挖疏灌溉渠系13条,长 83.4千米,完成土方量48.9万立方米;新建构造物146座,其中农道桥1座、分水闸2座、涵洞23座、斗门120座、渠道衬砌2 000米。购置大型农机1台,配套农机具22台。修筑道路5条,长 25.6公里,动用土方20.3万立方米、砂方2.3万立方米。新建砖瓦结构仓库500平方米,修建晒场 1 000平方米;引进水稻良种2万公斤,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3 000人次,推广工厂化育苗棚 9 6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0.1%提高到4.3%,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种植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粮食平均亩产由原来的295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增产粮食159万公斤,年增加农业总产值280万元,纯增农业收入190万元,人均收入增加613元。
庆东小区灌渠
二、水稻高产栽培科技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55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 40万元(含有偿资金8万元),县级匹配资金 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万元。项目以水稻“三超”高产栽培技术为主体,在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面积133.33公顷,辐射面积达666.67公顷。为实施项目,引进水稻良种1万公斤,新打育秧机电井3眼,建组培中心80平方米,工厂化育秧棚60栋,购置插秧机10台。组织科技培训400人次,改良土壤133.33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年增产水稻 1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增加170万元,增加利润27.9万元。
农业开发小区大棚、水田
三、万金山稻米加工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万金山乡宝山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李永山。项目总投资242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 150万元(含有偿资金112.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1万元,企业自筹资金81万元。项目开发的目的是围绕绿色水稻优势产业,扶强扶壮万金山乡水稻协会,延伸万北灌区绿色水稻产业链,推进稻米加工产业化进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共组织人员培训200人次,购置生产设备34台套、供电设备8台套、质检设备 5台套,土建工程1 900平方米的车间厂房已建完。通过项目实施,年新增精制米 1.35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 828万元,上缴税金29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
四、青原镇庆东村新农村建设项目。根据省市办关于农业开发推进新农村试点村的工作部署,结合全省“百乡千村”建设活动,县农业开发办根据庆东小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际情况,将项目区核心村——青原镇庆东村确定为全县农业开发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并申请新农村建设扶持专项资金30万元。针对庆东村现实生产生活现状,确定了以水稻生产为主业,全面发展棚室蔬菜、肉牛养殖、果蔬集贸市场等产业,形成诸业联动的经济发展思路,编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年末,完成村中心路两侧路边沟水泥护砌 6 000米;改厕、建防渗露除臭灭蝇蚊新型厕所308个,实现“一户一厕”;完成自来水干线工程4 000米,让农民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入户率达100%;接续水稻工厂化育秧优势,发展棚室蔬菜,引进微喷设备32套;提供优质树苗,营造护村绿化林带3.33公顷;村内中心路两侧安装路灯30盏;购进实用性图书 2 000册,购置书架、桌椅17套。县农业开发办还拆借资金为村里提供了树龄14年的优质树苗“云山松”3 100多棵,柳树苗500株,由镇林业站派驻技术员负责现场指导和技术把关,村里组织村民出工350多个工日,对村里街道两侧全部进行了植树绿化。
在实施四项重点项目的同时,县农业开发办协助黑龙江宏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向省办申请并获批开发行贷款项目。项目名称是宝清县絮凝剂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 3.5万吨絮凝剂。建设地点在宝清镇。项目总投资5 700万元,其中争取开发行贷款1 000万元,其他银行贷款2 000万元,自有资金2 700万元。年末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生产设备正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供稿 张 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