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领导人】
党委书记:袁云林
副 书 记:裴振同
宋 义
纪检书记:张广春
理事会主任:裴振同
副 主 任:刘继禄
监事会主任:李 波
【概况】 宝清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供销联社)由宝清县人民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单列正科级事业单位004年1月份开始纳入县财政预算开支。内设经济发展科、合作指导科、财审统计科、人事劳资科、保卫科、党委办公室、理事会办公室 (监事会办公室与理事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农合会办公室,农民经纪人协会办公室与农合会办公室合署办公)等5科3室。人员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0名。下属企业 22个。其中:专业公司6个(生产资料公司、土产公司、果品公司、农副产品经销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日杂公司);商场2个(供销商场、永祥商城,);工厂 2个(饮料厂、糕点厂);基层供销社12个 (宝清镇供销社、七星泡镇供销社、青原镇供销社、夹信子镇供销社、小城子镇供销社、龙头镇供销社、万金山乡供销社、尖山子乡供销社、朝阳乡供销社、七星河乡供销社、十八里乡供销社、凉水乡供销社)。实有职工干部27名。
2006年,县供销联社坚持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新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有了新扩大;农村服务网络有了新增加;传统骨干业务开展有了新增长;社有资产运营质量有了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全年安全无事故;企业改制与并轨稳步进行。全年工业品销售额实现2 068万元,比同期1 644万元,增长25.2%;利润额实现8.6万元,比同期5.5万元增长56.3%。2006年县供销联社获得了全省供销系统年度工作考核评比二等奖。信访接待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安全生产工作被县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
2006年供销社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及资产状况表
表商贸类—4 单位:万元
2006年供销社系统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供应表
表商贸类—5
【体制改革】
一、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对机关各科室负责人(科长、主任)、县直公司、商场经理和基层供销社主任,打破干部、工人身份,一律实行聘任制,并实行职工定期评议,党委考核,胜任者继续留任,不胜任者自动卸任。
二、人事劳动体制改革。从2004年下半年~2006年末,县供销社所属22户企业 1 761名职工,参加并轨后,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领取了经济补偿金,同时进入社会养老保险。
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由过去的集体承包经营、个体承包经营转变为以资产 (企业原营业室、仓库、办公室、会议室等)租赁经营和以企业经营特殊权 (化肥、农药、烟花爆竹等)实行自营、委托经营、联合经营等不同方式的经营机制。
【服务网点建设】 2006年,县供销联社和基层供销社一道新组建东明村,新立村、东辉村,富山村,新发村、解放村,宝山村等村级综合服务站12个。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营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收购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村级服务站实行自营自管,供销社对业务经营负有扶持、指导的责任;新组建朝阳乡供销社第二生产资料供应部、宝清镇供销社第三化肥农药经销部、七星泡镇供销社生产资料供销部和生产资料公司第二化肥农药销售部 4个专门经营生产资料网点。到年末,县供销联社系统服务网点共有126个(乡镇供销社中心门市部12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07个、专门从事化肥农药经销部、店7个),占全县行政村 145个的87%,对方便、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资料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 2006年,县供销联社同有关公司、基层供销社组织农民组建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 9个(其中协会6个,分别是向山村中药材协会、七星河生猪协会、宝清县食用菌协会、南贞村蔬菜协会、宝清县农民购销信息协会、宝清县白瓜子协会;专业合作社 3个,分别是小城子五味子专业生产合作社、龙头中药材专业生产合作社、宝清县红小豆专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协会会员和专业社社员人数518人。在组织农民成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过程中,一方面向农民宣传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组建的目的,以吸引扩大会员(社员)队伍,同时,还帮助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到民政、工商等部门办理申请登记手续,使之合法有序运行。在生产期间为协会会员和合作社社员解决生产资金98.6万元,统一调济、购买良种19 860斤,低价批发购买化肥、农药、农膜288吨,测土配方施肥112公顷。组织会员(社员)开展种植、养殖管理技术交流现场会3次,先后有366名会员(社员)参加座谈交流,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联合与合作意识,加快种植、养殖技术经验传播,促进了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为加强农民经纪人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到县供销社和由基层供销社在乡村分散培训相结合,挑选善于捕捉市场行情信息和经营活动比较活跃的农民经纪人,以典型经验介绍、学习有关资料等方式,举办农民经纪人培训3次,培训农民经纪人149人。向农民经纪人发放市场行情宣传单及转发黑龙江省农民经纪人活动信息简报 298份,农民经纪人的经营活动水平上和思想道德观念上都得到了一定提高。经调查统计,农民经纪人组织发展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等产业万元以上规模的 154人。这些农民经纪人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村屯,以他们灵活的头脑,丰富的经营经验引导带领农民进入市场。通过信息传递、牵线搭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农户6 260户,为农民筛选最佳销售渠道推销大豆、玉米、水稻、白瓜子、角瓜籽、红小豆等农副产品4 860多吨,销售额2 440多万元,增收140多万元。
【生产资料供应】 由县供销联社牵头组织,以生产资料公司为龙头,以12个基层供销社门市部和 109个村级综合服务站为网络,开展了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物资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联合经营销售。龙头部门从厂家或省直公司直接进货,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然后分散到各联营网点,以同行业、同品种的最低价格销售给农民。由于联合经营措施得力,一方面方便了广大农民朋友,另一方面又促进了销售。全县以二胺、尿素、硫酸钾肥、氯化钾肥,大豆、玉米、小麦、水稻专用肥和倍丰2001、2006复合肥等为主要品种的化肥销售量实现12 800吨,比同期9 766吨增长29.1%;以乙草胺、恶草灵、禾大壮、普施特、菌毒立克等为主要品种的农药销售量实现104吨,比同期82吨增长26.8%;以地面覆盖薄膜、大棚膜等为主要品种的农膜销售量实现82吨,比同期66吨增长 27.6%。经调查了解,县供销联社系统以点多面广、遍布乡村这一优势,2006年,化肥、农药、农膜销售量分别占全县市场销售总量的70.6%、48.8%和46.4%,仍然起到主渠道供应作用。
【农副产品收购】 为搞活农副产品收购,方便广大农民就地就近销售,县供销联社系统内开展了农副产品分购联销。县供销联社选择经营农副产品比较活跃,销售渠道比较广的土产公司作为分购联销中心,同12个基层供销社和七星泡义合村、巨宝山村、青原镇本德北村,万金山乡兴国村,七星河乡七星河村等42个较大村级综合服务站组成分购联网,坚持收购品种统一、收购价格统一、销售渠道统一,把各分购联网点收购的农副产品集中到分购联销中心或对收购量大的就地以分购联销中心名誉统一进行外销。这样,各分购联销点都能搭借分购联销中心选择的最佳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解决了农副产品经营各自为战,市场竞争形不成合力和销路不畅,卖不上好价格的问题。2006年农副产品收购额实现 1 586万元,比同期 1 046万元增长51.5%;收购量实现 2 984吨(其中:白瓜子1 064吨,角瓜籽766吨,红小豆622吨,葵花籽280吨,芸豆242吨),比同期2 066吨增长32.8%(其中:白瓜子798吨,角瓜籽553吨,红小豆408吨,葵花籽168吨,芸豆139吨)。
【企业安全生产】 县供销联社坚持把安全生产经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机关设有专门科室常抓不懈,所属企业从公司、商场、厂到基层供销社全部落实了经理、厂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同县供销社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县供销社领导及有关科室人员经常深入到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了全系统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2006年,按照黑龙江省供销社的要求,县供销联社系统还强化了安全保险统筹工作,做到了应保企业必保,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年末,已参加保险统筹企业12个,占应参加保险统筹企业的90%,
【招商引资】 2006年 1月初,针对人民商场年久失修、企业自身又无经济能力装修改造的实际,县供销联社通过多方联系、多次洽谈,引进虎林市永祥商城资金508万元(其中:室内室外装修改造资金 162万元,投入商品资金346万元),用于人民商场进行装修改造。撤出使用多年的陈旧老化货架柜台,变为无货架柜台自选商城。由过去的按货架柜台节数出租变为整楼整体租赁。一、二楼以经营各种童装、成人套装为主,三楼经营各种各样的沙发、桌椅、衣柜、床、床垫子等家具用具。当年10月 1日重新营业并更名为永祥商城。经营环境改善了,对经营者和顾客的吸引力增强了,扭转了以前货架柜台经常租赁不满,资产闲置的浪费现象,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2006年10~12月,租金收入实现9.6万元,比2005年10~12月租金收入4.2万元翻一番。
供稿 张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