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夹信子镇

夹信子镇

夹信子镇



  【领导人】
  党委书记:李隆宝(10月离任)
       刘宏业(11月到任)
  党委副书记:刘宏业(10月离任)
       周成满(11月到任)
       刘方国(10月离任)
       宁晓海(11月到任)
  镇  长:刘宏业(10月离任)
       周成满(11月到任)
  副 镇 长:邓冠儒(10月离任)
       宁晓海(10月离任)
       闫 全(11月到任)
       刘希民(11月到任)
  纪检委书记:张晓明(10月离任)
        宁晓海(兼,11月到任)
  人大主席团副主席:沈奎录
  【概况】 夹信子镇政府位于宝清县城以南 2.5公里处,东靠挠力河,北隔宝石河与宝清镇接壤,西与小城子镇相邻,南与龙头镇、头道岗林场、八五一一农场相接,东与万金山乡、朝阳乡毗邻。土地多处于半山区,坡岗地面积较大,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一水六分田。行政区域面积178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总人口19 566人,其中农业人口 18 836人;耕地面积11 828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917公顷。
  夹信子镇内设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站 3个职能机构。行政编制为21人,事业编制为25人,工勤人员编制为2人。
  2006年,粮食总产43 677吨,农业总收入2.46亿元,国民生产总值2.4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 251元。
  【农业园区建设】 2006年,夹信子镇农业生产从镇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依据各村自然条件和种植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业生产八大园区。
  一、烤烟种植园区。以徐马、七一等村为重点的烤烟种植园区,烤烟种植面积达 163公顷,生产烟叶270 吨。徐马村已成为全县烤烟面积较大、基础设施最好的烤烟生产典型示范村之一。
  二、甜菜种植园区。夹信子、头道等 4个村,利用土质适宜甜菜生长,大面积种植甜菜。2006年共种植甜菜307公顷,公顷效益达13 500元;全镇甜菜一项可增收274.6万元。夹信子村还采取毛葱套种甜菜的方法扩大甜菜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三、白角瓜种植园区。在适于种植白瓜、角瓜的镇南部浅山区建立了河泉、林泉、宏泉、向山、光辉、三道等村屯为主的白瓜种植园区。2006年,全镇白角瓜种植面积发展到 1 667公顷,产值达1 980万元。
  四、水稻种植园区。全镇依托挠力河和宝石河的自然资源,建起了头道岗万公顷灌区、幸福灌区以及宝石河灌区,水稻种植面积916.67万公顷。园区水稻全部采用系选 1号良种,推广应用水稻“三超”栽培技术。2006年,水稻为农民增收1 302.5万元。
  五、蔬菜种植园区。夹信子镇蔬菜种植分为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和裸地栽培两种。棚室主要以合作、团结等村屯为主,棚、室总面积30万平方米。夹信子、团结、合作等村裸地蔬菜栽培区,主栽马铃薯、白菜、萝卜、甘蓝、胡萝卜等品种;夹信子村还实行了毛葱复种白菜、萝卜的模式,实现一年两茬菜。
  六、平贝种植园区。2006年向山村平贝种植面积突破120公顷,产值可达1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700元,人均收入达4 000元。
  七、万寿菊种植园区。以徐马、河泉、头道等村为主要种植基地。2006年,全镇共种植万寿菊367公顷。园区万寿菊花朵大,产量高,质量优,平均每公顷万寿菊产花 75 000多市斤,每市斤0.32元,公顷效益达1 500元;此项全镇可增收623.4万元,万寿菊被农民称作“富裕花”。
  八、毛葱种植园区。夹信子村 7年前就成立了毛葱协会,注册了“宝石河牌毛葱”商标。2006年,夹信子村毛葱种植面积达347公顷,全镇毛葱种植面积达800公顷,公顷效益22 500余元,产值1 800万元,全镇人均增收940元。
  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绿、特、优农业,全镇特色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粮经比例日趋合理。2006年,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3年的5.3:4.2:0.5调整为5.2:4.3:0.5。
  【农民专业协会】 2006年,已成立的农民专业协会有宝清县宝石河毛葱协会、徐马万寿菊协会、二道水稻专业合作社、山宝仁杏协会(林泉)、头道高油脂大豆协会、山泉食用菌协会(三道村)、完达山平贝协会(向山村)、团结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西沟甜叶菊协会。全镇农民专业协会会员人数达1 529人。
  宝清县宝石河毛葱协会于1999年9月成立。2006年末,会员发展到1 286人,固定资产增至50.6万元,流动资金65万,毛葱种植面积扩大到737公顷,年产值1 002万元,毛葱收入占本村人均收入 50%。其产品远销越南、日本、马来西亚、泰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夹信子村宝石河毛葱协会位居省农委确定的全省 9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榜首,协会理事长、夹信子村妇联主任刘子艳同志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水利与农机建设】 2006年,全镇完成20多条截流沟、排水干渠的清淤工程,完成土方15万立方米。修桥涵5座,下涵管30余节。全镇拥有大型农机具1 740台件,其中脱谷机25台,小四轮拖拉机 1 657台,50马力以上拖拉机46台,插秧机12台。全镇大田作物、白瓜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徐马村成立了农机联合体。
  【劳务输出】 河泉村村民到深圳、广州等地务工人员达 150多人。全镇积极推广河泉村的典型经验,使全镇劳动力转移达5 781人。仅此一项为农民创收 1 090万元,人均增收606元。
  【畜牧养殖】 全镇共建畜牧养殖小区14个。银河生猪养殖园区建标准猪舍 1 000平方米,年饲养生猪达2 000头。宝宏肉牛养殖小区占地10 000平方米,牛舍2 400平方米,养殖西门达尔牛150头。2006年全镇生猪饲养量5 701头,奶牛存栏159头,绒山羊存栏8 522只,黄牛存栏1 313头,实现畜牧生产总值1 701 万元。
  【林业及多种经营】 夹信子镇地处完达山余脉,山多林密,矿产资源丰富。2006年林地面积2 500公顷。林木品种主要有柞、桦、椴、杨等 10几种。野生植物有山葡萄,猕猴桃。野生药材有党参、平贝、刺五加、五味子。山野菜品种有蕨菜、薇菜、四叶菜、广东菜、刺五加菜等10余种。食用菌有元蘑、针蘑、粘蘑、松蘑、玉皇蘑、黑木耳等。矿产资源有沙、石,夹信子南山的硫纹岩是做陶瓷、地板砖的主要原材料,储量达 162.5万吨。食用菌生产以夹信子、河泉、三道等村为重点,现已形成生产规模。2006年地栽黑木耳200万袋,农民可增收2 000万元。
  【社会事业】 一、教育。2006年,全镇有中学一所,在校学生513名;小学7所,在校学生1001名。小学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 %;初中生巩固率98%。二、文化。全镇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镇党委在7月1日举办了庆七一文艺汇演;徐马村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定期在村内进行文艺演出。 三、卫生。加强了农村卫生工作,强化农民合作医疗,2006年镇参保率已达到98%,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部村屯。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达到省甲级站标准,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符合政策生育率95%以上。
  【乡镇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加速发展。徐马村农民研制的大豆精播机获得产品专利,林泉村农民梁志国研制的白瓜籽分离机受到农民的欢迎。2006年乡镇企业产值实现3 152万元。
  【招商引资】 2006年,夹信子镇实施了以友情亲情招商、以真诚守信待商、以周到热情接商、以宽松环境安商的招商之道,借助外力发展夹信子经济。夹信子毛葱协会与广州大田有限公司签订毛葱购销定单 100万元;镇政府与万寿菊厂商签订了万寿菊生产收购协议;引进的黑龙江省双杰绿色实业有限公司,在夹信子镇团结村五一屯总投资 1 900万元建设了蔬菜加工、脱水、保鲜为一体的深加工厂。已建设厂房3 480平方米,库房和冷库及保鲜库2 200平方米,综合用房330平方米。2006年一期工程投资800万元,该厂建成投产后可日加工蔬菜 26.18吨,日产脱水蔬菜1.43吨,年加工蔬菜4 103吨,速冻玉米1 800万穗。
  【党的建设】 2006年底,全镇共有20个基层党支部,有中共党员 413名,入党积极分子120 名。
  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镇党委以上档次、上水平、争一流为目标,以加强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开展了创建“四好” (即: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能力、好的形象)、和“双联双带”(即:支部联建,党员联户,带头改善党群关系,带领农民增加收入), 以及推进五好村支部、六好乡镇党委创建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为实现强镇富民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年召开党委会15次,党建专题会议5次,民主生活会2次。2006年,夹信子镇党委被双鸭山市委授予市级先进党委。
  【精神文明建设】 文明村建设有了新进展,全镇按照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要求整治村容村貌。累计清边沟32 000延长米,清路障126处,清粪堆420立方米,村内巷道铺砂石32 000延长米,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宏泉村争取县扶贫开发资金22万元,自筹资金 4.4万元,对村内3条通行不便的主干道进行改造,其中,建造了1条长800米、宽3.5米的白色路面,彻底改变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奋斗、向山、合作等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夹信子、二道、宏泉、河泉等村为县级文明村。徐马、二道为县级文明村标兵。
  信访工作跨入先进行列。2006年,全镇加强调访一体化建设,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信访工作由上访变下访,主动排查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把信访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村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与工资挂钩;建立信访网络,发挥司法作用。改变了信访工作落后局面,跨入了全县信访工作先进行列。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向山村为省新农村示范村,在哈铁局的帮扶下建起一栋42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楼;帮助全村359户农民安装了自来水,总投资达74万元;县劳动保障部门捐赠3台液晶电脑,用于农民采集科技信息。徐马村重新维修村办公室520平方米,为800户农民安装了自来水。二道村安装了自来水,入户363户,彻底改变了吃水难的问题。勇进村、奋斗村、夹信子村、光辉村也相继安装了自来水。河泉村建休闲广场 2 500平方米,新建办公室90平方米。宏泉村在村内修了一条2公里的白色路面。全镇累计投资75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300万元。
             2006夹信子镇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乡镇—4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供稿 刘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