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小城子镇

小城子镇

小城子镇



  【领导人】
  书  记:赵 富
  副 书 记:张铁恩
       徐芳露
  镇  长:张铁恩
  副 镇 长:朱 辉
       叶玉刚
  纪检书记:徐芳露(兼)
  【概况】 小城子镇位于宝清县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小城子村距县城17公里。西南与七台河市红卫镇相接,东南与龙头镇、夹信子镇、宝清镇毗邻,西北与七星泡镇接壤。镇辖 9个行政村、20个自然屯。全镇农业户数2 760户,农业总人口 11 410人(男6 125人,女5 285人),流动人口687人。行政区域面积1 0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 894公顷,林业经营总面积914公顷。境内有县属梨树、六道2个林场,县农委所属果树场,县畜牧局所属种畜三、四2个分场,县煤炭局所属岚峰矿以及双鸭山森工局所属4个林场,桦南森工局所属1个林场。
  镇政府下设综合、农村经济2个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农业技术服务2个服务中心。在册工作人员80人,其中行政50人(在职23人,退养退休27人)、事业28人(在职7人,退养退休21人)、工勤在职人员2人。
  2006年,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突出发展主题,主攻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协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统筹“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使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 653吨。实现工农业产值46 454万元,同比增长 151%。其中工业产值实现 26 206万元,同比增长13.2%;农业产值实现1 448万元,同比增长12.3%;畜牧业产值实现5 761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收入为4 335元,同比增长12.1%。
  【农村改革】 镇党委、镇政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三农”重点工作,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不抽条、不缩水、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当年把农业税和粮食、良种“一免两补”一一兑现给农民;通过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以多种途径化解村级债务56万元;按照市场需求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定向和订单培训,坚持培训一个、转业一个、就业一个,使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技能得到大大提高,全年共转移劳动力2 220人(其中,国外转移60人,省外国内转移415人),增加劳务收入2 000万元。依据农村新变化,积极引导,成立了以村级为单位的专业协会组织14个。
  【农业生产】 小城子镇突出农业地位,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把种植业调优、畜牧业调强、加工业调大、农民组织程度调高的指导思想,扩大了绿色作物种植面积,突出了畜牧养殖业,发展了农副产品加工业。当年全镇绿色食品作物面积扩大到 112公顷,同比增长 8.2%;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 148万元,同比增长 6.1%。注重以防洪排涝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当年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共完成土方量8.7万立方米,投入人工1 650人次,车工1 100台次。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市场、龙头企业、特色优势重点抓了7个绿特经济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小城子村棚室甜瓜生产基地。当年种植户发展到15户,面积为25万平方米,总产量150万斤,纯收入达350万元,人均收入1 020元。二是“四梨”(梨南村、梨北村、梨中村、梨红村)万亩白瓜生产基地。共种植白瓜1 200公顷,垧产达 2 500公斤,公顷纯收入10.5万元,人均增收452元。三是太平万寿菊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 1 667公顷,亩产3 000斤,亩纯收入为594元,人均增收850元。四是梨南村千亩高油大豆种植基地。播种面积 100公顷(品种是垦鉴33和合丰40),实现总收入700余万元。五是梨北村中草药生产基地。面积 10公顷(品种有防风、平贝等),收入达50万元。六是梨北村青贮饲料生产基地。品种是龙单24,生产饲料1 800吨,销售价90元/吨,垧收入7 200元,人均增收130元。七是青龙山村红小豆玉米种植基地。共种植红小豆400公顷,平均亩产210斤,亩均纯收入达500元。
  【畜牧养殖业】 小城子镇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下大力气发展畜牧养殖业,年末大牲畜存栏2 210头(只),同比增长14.3%。当年共建立了 5个畜牧养殖小区。一是双棒山奶牛养殖小区。占地10 000平方米,投入资金80万元,养殖奶牛30头,日产鲜奶200公斤。二是居远黄牛养殖小区。投入资金60万元,占地9 000平方米,养殖黄牛 180头,收入达20万元。三是海洋百头猪场。投资15万元,占地350平方米,育肥猪 260头,产仔猪240头,繁育母猪20头,当年收入达8万元。四是正义百头猪场。占地4 000平方米,猪舍一栋,面积 350平方米。五是春国寒羊养殖小区。占地6 000平方米,投入资金 25万元,养殖小尾寒养1 500只。
  【林业及多种经营】 小城子镇实有林地面积914公顷,到2006年末,共植树造林43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373公顷;营造防护林2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达46.9%。坚持“镇办、村办、联办、个体办”四轮驱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35家,其中工业企业 44家、交通运输企业40家、建筑企业3家、饮食服务业128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家,从业人数 3 175人。涌现出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太平村在村支部书记王纯宝的带动下,成立了以收购为主的运输车队,全村共有大、中型运输车辆18台,年增加收入 130多万元。全镇乡镇企业当年实现总产值3 700万元,利税1 200万元。
  【社会事业】 年末,全镇有8个村屯安装自来水,用水人口占镇人口总数的74%,从根本上解决了源于用水引发地方病问题。综合节育率89.6%,人口出生率 8.24‰,人口自然增长率5.57‰。全镇村村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电话普及率为每百户69部。全镇有中学 2所,在校学生307人;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为30%。有小学4所,在校学生1 115人。有镇卫生院 1处,医务人员17人,床位19张,主要设备有B超、X线、化验设备;有村卫生室17处,乡村医生34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4%。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
  【乡镇企业】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保大项目、促小项目的方略,大力推进镇村和民营经济发展。2006年全镇共有规模企业38家(其中50万元以上企业13家),实现总产值21 280万元,总收入22 000万元,税金7 000万元,利润10 750万元。年末域内煤井已发展到 37口,年产量达110万吨;实现产值2 900万元。“黑色”经济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台柱。
  【招商引资】 全镇上下坚持你投资我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顺利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06年,共引进资金 1 500万元,其中,从河北引进资金600万元,建立起一座酸油加工厂;佳木斯客商投资600万元在青龙山村建设一座型煤厂,年生产型煤25万吨。桦南县客商投资300万元,在梨南村建了一座炒货场。
  【党的建设】 在先进性教育工作中,坚持以创建“五好”支部为载体,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开展“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党员联系点等活动,提高党员履行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全镇党员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党旗增辉添彩。同时,以吸收有文化、有能力、能够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青年积极分子进入党组织。基层党支部都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注重把复员军人、外出务工人员、各产业致富能手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当年新发展党员15名。
  【新农村建设】 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一好四新” (创建好班子、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尚)为目标,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2006年,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组织,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4次党委扩大会议、 3次村干部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新农村工作。梨南村、太平村作为省市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工作进展顺利。梨南村动用人力500人次,车辆120辆,栽柳树1.8万棵,完成水泥硬质边沟110条,24条街道全部铺设沙石路;一部分农户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入网率为61%。太平村为每户安装上了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为 100%;电话入户率87.9%;当年铺设沙石街道12条,栽柳树1万株,清理修整边沟 90余条,共投进人力500余人次。
            2006年小城子镇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乡镇—5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供稿 孙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