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乡七星河乡 【领导人】
党委书记:扈 波(11月离任)
宋之耀(10月到任,12月离任)
副 书 记:吴守学(11月离任)
夏海龙(11月到任)
范洪涛(11月离任)
陈玉宝(11月到任)
乡 长:吴守学(11月离任)
夏海龙(11月到任)
副 乡 长:陈玉宝(11月离任)
宋长禄(11月离任)
王长江(11月到任)
张忠宝(11月到任)
纪检书记:范洪涛(11月离任)
陈玉宝(11月到任)
【概况】 七星河乡位于宝清县城北45公里处,地理位置北纬46°29′,东经13°13′。东与七星河湿地毗邻,北与友谊县一河之隔,西与七星泡镇相接行政区域总面积 1 073平方公里(包括七星河湿地、五九七农场)。全乡耕地面积10 140公顷,林地1 028公顷,牧地 59.1公顷,城镇及工矿用地37.6公顷,交通用地82.53公顷,水域70.53公顷。全乡有10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总人口13 486人,其中农业总户数3 509户12 788人。
七星河乡政府机关行政编制为26人,事业编制24人,共有工作人员50人。内设政府综合办、经济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4个职能机构。
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400万元,年均增长18%;粮食总产量 29 131吨,农业总收入4 537万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收入3 784元,同比增长8%,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10万元,同比增长3%。
【专业协会建设】 全乡有七星河村运输协会、兴平村西瓜协会、建平村高油大豆协会。七星河村的运输协会对其周边地区运输行业起到及大推进作用。兴平村西瓜协会在佳木斯广播电台发布了销售广告,拓宽了西瓜销售市场。
【农业生产】
一、农业机械化。2007年,全乡完成秋整地2 000公顷,其中深松起垄 333.33公顷;建立了3个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机械播种面积达到100%。
二、水利建设。全年总投入60万元,完成水利土方工程20万立方米,新打水源井 3个,新修大堤2条,总长4 380米;支干、沟渠清淤8条4 500延长米;维修、新建桥涵 5处,新建水闸门1个。
三、绿色食品生产。建立乡村西瓜基地1个。认证绿色有机无公害证书6个。
四、粮食种植。七星河村、新立村、杨树村、东强村联片种植大豆 1 000公顷,每个标准化连片作业区 33.33公顷,全部种植“黑农37、44”两高(高油、高蛋白)优良品种。为推广大豆垄三栽培种植和小垄密植技术,实行了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播种。
五、田间管理。全乡有示范区3个,标志工程6.67公顷;院县合作化示范区 20公顷。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档案资料齐全,有统一标准牌3个。
六、科技培训。全年举办农技培训26次,全乡培训5 600人次。聘请专家传授农业技术2次。带领全乡种养业能手外出参观考察学习2次,建立了农业机械台帐。全乡种植绿色农作物1 000公顷,为农民增加收入12万元。种植杂粮400公顷,蔬菜20公顷,葵花籽 333.33公顷,马铃薯266.67公顷,毛葱 33.33公顷,西瓜1 666.67公顷,甜菜333.33公顷(其中纸筒育苗32公顷),蔬菜棚室面积450平方米。确定特色经济园区2个。
【畜牧养殖业】 2006年,乡党委、政府采取建基地、树大户等措施加快了畜牧业发展。新建畜牧小区2个,扶持2户贫困户成立养牛基地。人畜饮水工程达标,村村有畜牧技术服务站。乡政府协调42万贷款建设4个畜牧养殖园区。占地总面积 6.5万平方米,房舍面积2 100平方米。扶持并树立4个养殖大户典型。永新村李佑芝养蜂210箱,年获利10万元以上;黄牛育肥大户季大春牛场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牛舍面积1 200平方米,总投资近200万元,全年出栏黄牛380头,黄牛存栏286头,年获利20万元;生猪养殖大户张国臣建设320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引进长白1号、2号种猪,科学饲养,年出栏1 000头,年获利在 15万元左右。养鸡大户胡贵发饲养蛋鸡4 000只,有标准化鸡舍200平方米,年获利6万元左右。全乡黄牛存栏 13 200头,年出栏6 200头,山绵羊存栏43 900只,其中绒山羊21 000只,年出栏 6 200头,生猪年出栏9 850头,禽类存栏18.5万只,年出栏18.5万只,实现牧业产值2 65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5%。
【林业】 在七星河南岸沿河插柳近13.33公顷,14万株,受春旱影响,成活率60%以上。营造两处农防林,面积5.07公顷。群众义务植树3万株。示范村村旁绿化、护村林绿化率达100%,村内绿化率达30%。九个非示范村村旁绿化38.93公顷,村内绿化完成 70公顷,绿化率达66%。完成补造面积26.67公顷。
【教育】 加强校园建设,创造舒适学习环境。年初中心校多方面筹集资金12万余元,改造了中学取暖,更换了中心小学铁栅栏,平整了建平学校操场。教学的改革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小学教学成绩稳中有升,每次全县统考平均成绩超过全县平均分数,体育合格率95%。
【新农村建设】 东辉村是县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2006年修建村内主道 1公里白色水泥路面,支干街道全都修成沙石路;投资32万元安装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完成村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村内新建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各1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 70%,通讯网络达60%。共清挖边沟3 500延长米,清运垃圾130平方米,清运粪便340立方米,清理路障12处,清理柴草垛60处。
常张村投资15万元、杨树村投资8万元、北宝村投资2.4万元、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80%、65%、100%。北宝村北平屯投资27万元安装了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同时修筑村中心路,安装了路灯,中心路两侧农院围墙标准一致。北宝村投资4.5万元、永新村投资5.8万元、前平村投资4.3万元、新立村投资3.5万元,把村主干巷道全部铺装了沙石。双鸭山市财险公司、县财险公司向东辉村投入包扶资金5 000元,用于新农村建设。
2006年,七星河乡修筑公路3条:民主至七星河白色水泥路 16.1公里,预计2007年竣工;七星河村至七星河湿地35公里白色水泥路,预计2007年底竣工;七星河村至东强村28公里环村沙石路,预计2007年底竣工。
【乡镇企业】 七星河村义兴玉米烘干厂。厂长张义春。固定资产200万元,工人 27人。设备有烘干塔1座,烘干机2台。占地面积4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日生产 100吨,年产值100万元。
常张砖厂。厂长王腾福。固定资产50万元,工人23人,占地面积10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500平方米。2006年产砖500万块,出砖率80%,年产值80万元。
杨树砖厂,厂长吕广平,固定资产50万元,工人26人,占地面积11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400平方米。2006年产砖700万块,出砖率80%,年产值100万元。
常张面粉厂,厂长张兴春,固定资产50万元,工人15人,年产面粉600吨,年销售120万元。
【招商引资】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全年共实现招商引资项目4个,引资总额达到320万元,其中,义兴粮食深加工有限公司投资 140万元兴建了七星河村玉米烘干厂,君悦大酒楼投资80万元。同时七星河火车站建站、泥鳅鱼种苗繁育等大项目正在运作当中。
【劳务输出】 2006年,全乡共输出劳务4 050人。其中有组织转移1 620人。劳务输出创收8 400万元。
【综合治理】 2006年3月15日,乡党委同各村签订 《七星河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下发了《创建“平安七星河”活动实施方案》及工作考评细则。上半年和年终两次对责任人进行检查考核。对没有达标的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撤换职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屯都成立调访组织,有专门的调访员、信息员。乡综治办每月召开一次联络员工作会议。2006年,全乡各村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46件,调解成功43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1件,调解成功率95%。在全乡范围内建立4个警民联防区,七星河村、常张村、前平村、兴平村为4个警民联防区中心村。前平村建立全县第一个夫妻警务室。全年治安案件28起,调处22起,移交法院3起,未结3起,治安拘留5人,刑事案件7起,其中重特案件3起,处理人犯4人。通过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全乡社会稳定。
【党的建设】 七星河乡党委以“上档次、上水平、争一流”为目标,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加强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联系实际开展了各项活动,取得了实际效果,推动了全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六好”乡镇党委创建、“四好”领导班子 (即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能力、好的形象)、三级联创”、“双联双带”(即:支部联建,党员联户,带头改善党群关系,带领农民增加收入)、“四户”竞赛、“争先创优”、 党员服务区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的作用。 85%以上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能人型,致富带头人型的干部达90%以上;后进村党支部转化率达100%。农村党支部 15项工作制度和村务、财务、党务、政务四公开工作和民主议事、民主理财,评议村干部、村民公约等制度得到全面的落实。结合“三年素质升级”工程,开办乡村、企业、专有、外埠 4个课堂。大力开展“支部+协会”、“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党群共建农村股分公司”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006年七星河乡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乡镇—10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供稿 孙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