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八五三农场

八五三农场

八五三农场



  【领导人】
  农场党委
  书  记:张福玉
  副 书 记:王建军
       何环祥
  工会主 席:陆 军
  农场行政
  场  长:张福玉
  副 场 长:王 龙
  八五三分公司
  总 经 理:何环祥
  副总经理:刘晓燕(3月离任)
  副总经理:刘彦坤
  副总经理:佘国远
  农场社区管委会
  主  任:张福玉
  【概况】 八五三农场位于宝清县域东部。全场土地总面积 118 17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3 826公顷,林地23 959公顷,水域20 532公顷。家庭总户数14 197户,总人口38 125人。职工10 630人。有汉、回、壮、苗、满等19个民族。年内出生人口127人,死亡16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
  【种植业】 2006年,全场农作物播种面积80.64万亩,粮豆总产 29.2万吨。实现种植业总产值5.2亿元,种植业总利润1.8亿元。全场水稻统一供种率达100%,其它作物统一供种率达到87%,良种覆盖率100%。全场投资697万元,装备了总区面积达14万亩的 4个现代化农机试验区,购置农业机械164台套。
  【农业综合开发】 2006年,八五三农场实现中低单产田改造1.8万亩,完成总投资744万元。完成的主要工程有:
  一、水利工程。修建排灌站1座,小型蓄水工程1座,挖疏浚渠道148.89公里,建桥涵闸31座,打机电井16眼,输电线路9公里。
  二、农业工程。修建水泥晒场7 000平方米,机耕路3.2公里,购置设备 4台,农业动力机械美国凯斯拖拉机1台,钢架大棚100栋。
  三、科技推广工程。技术培训300人次,示范推广3项新技术。项目完成后,实现增产粮食294.5万公斤。
  【农机】 加快农机推广项目建设。八五三农场全年共筹措资金 69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00万元,自筹597万元,购置农业机械164台套,装备了4个现代化农机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达3.5万亩。全年实现旱田、水田作业机械化率分别为97%和 85%,旱田作业机械化率同比提高2.5%;水旱田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2%以上,同比提高 3%。农场组织实施了农机作业到内蒙、到地方农村跨区作业,作业面积达到 8万亩。建立了“三库一场”基金90万元。农场农机管理被总局评为标兵单位。
  【农业科技】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个,科技示范带6条,示范面积达到 3万亩,培育科技示范户530个,占农户的18%,辐射面积达12万亩。重点推广了 5.3万亩的玉米垄卡台种大豆技术,3万亩的应用白瓜籽覆膜技术,30万亩的气吸精点播种、5.4万亩的稻客育秧面积等37项农业新技术,以及12项农机标准化技术。
  农场把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纳入科技兴农战略之中,重点实施了种子质量、农产品加工、农机作业、管理服务等 9项农业标准化管理,做到了落实建设标准与阶段考核验收相结合,专题集中培训与生产现场培训相结合,送科技下乡与技术指导服务相结合。建立了农业、植保、种子3条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全年共兴办各类农业科学技术培训班61次,培训人员1万次。
  【林业】 全场有自然林21 915公顷,人工林3 000公顷,木材蓄积量230万立方米。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66.6公顷。食用菌生产150万袋,家庭林场154个,实现林业经济产值560万元,经营利润224万元,职工人均增加收入2 000元。
  【水利】 2006年,共完成水利投资831.9万元。主要工程量:完成土石方170万立方米,新挖沟渠101条,清淤361条;改造供水管网3.57公里,完成72 000立方米蓄水池净水工程,生产队人畜饮水改造5个,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
  【水产】 八五三农场水产养殖面积11 750亩。为提高水产业科技生产能力,农场大面积引进了推广颗粒自动诱饵新技术。共引进投饵机6台;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普及率 100%。农场鼓励渔民发展游钓业,提高养鱼的综合效益,养鱼池游钓点已达25个,仅从鱼池旅游钓出的鱼就达8 000斤,平均每斤鱼增效3元。
  为加强水产管理,规范水产生产, 农场成立了鱼政检查领导小组,开展了 《渔业法》、《渔业法实施细则》和《挠力河渔业资源管理办法》等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水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40人次,组织执法活动 60次,尤其在禁渔期内渔政站采取水上查、路上检、市场管的办法,做到了船上岸、网入库、船机分离、船网分离,更好的保护了农场的水产资源。
  【畜牧】 2006年,重点推进“两牛一鹅”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增加值7 240.7万元。年末奶牛存栏 2 195头,肉牛存栏13 501头;出栏4 505头。生猪存栏 55 164头,出栏87 321头;畜禽存栏 38.3万只,出栏172.3万只;加大了肉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全年共建设育肥牛小区7个,总面积达107 500平方米,建设母牛小区3 000平方米;家庭牧场发展到874个,其中肉牛养殖30头以上规模的家庭牧场132个。
  【粮贸】 农场先后与宁波梁桥米业、龙恳麦芽、北大荒米业等龙头企业签订粮食销售订单11万吨;与河北玉田诚心和大连平成食品有限公司达成了红小豆销售议项。并且积极开拓对俄边境贸易;与饶河海关建立了业务联系,进一步拓宽了对俄贸易渠道。
  【经济管理】 全场着力推进农场三级组织机构改革,公安、卫生、林业改革推进到位。农场进一步加强了货币资金的集中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年末,农场结算中心货币资金流入3亿元,增加利息收入30万元。全年清收欠款1 282万元。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0个,完成计划的133%。按照社会保障体系试点要求,全场有 9 157名下岗职工并轨,理顺了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参保人增加了1 000余人。
  【教育卫生】 全场有中小学9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6所,有幼儿园15所。中小学在校生4 650人,教职工530人。全年实现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 94.5%,高考有17名学生超过600分,考入重点院校21名,考入本科院校60名,高考综合升学率96.6%。全年在各类竞赛中,有79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5名学生获省级奖励,176名学生获总局级奖励。2006年,拆除了清河一校5栋总面积3 614.38平方米的危房。农场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清河中小学宿舍楼,建筑面积5 529.89平方米,可容纳1 000名学生。于2006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
  按照国家、省总局要求,八五三农场健全了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总场有二级乙等职工医院1所,分场有卫生院8所,生产队有甲级卫生所 60所,学校有保健室5间。全场甲级卫生所达标率为100%。卫生系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科由13人精简为 8人,分场级卫生院改革为医疗服务站,服务站的医务人员由132人减少至87人。
  【小城镇建设】 2006年,完成计划项目投资6 215.78万元,吸纳社会资金 650万元,完成建设工程面积 64 976.82平方米,其中主要工程有:检法广电办公楼、净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等公共性房屋;清河中学住宅楼、2005—1号楼等住宅工程; 畜牧小区建设工程;林展水泥路工程; 康复路边沟花带路灯工程;18.3公里通乡路建设、4万平方米文化体育广场等公益性建设工程。全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电话入户率82.19%,电力农网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农场电价由分场的每度0.821元、场部地区的每度0.615元,统一调至每度0.47元。全场建成环境美化作业站12个,标准居民小区4个。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农场开展了“平安农场”创建和“四五普法”教育活动。投入80多万元,加强了治安防范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发生治安案件34起,处罚51人;发生刑事案件32起,破案12起,打掉一个2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违法犯罪团伙;破获106起偷窃案件。成立 16个青少年维权工作站。全年司法调解7起群体纠纷和125个民间纠纷,调解率达 98%以上,检察室受理涉嫌经济违法案件2件,挽回经济损失16.86万元。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96件,结案率100%。
                                   供稿 臧兆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