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农场驻县单位
双鸭山农场驻县单位
双鸭山农场驻县单位
第五管理区
双鸭山农场第五管理区所属的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作业站地处宝清境内。共有耕地面积2 393公顷,482户,总人口1 391人,职工704人。该管理区办公地点设在第十二作业站。
第十二作业站
【领导人】
支部书记:杨 海
站 长:马厚全
【概况】 第十二作业站地处双鸭山农场东部,七星河南岸,三合村东,在宝清县境内,又称二合村。2006年有住户178户,人口503人,职工173人,党员21人;土地面积1 153公顷,耕地面积808公顷;粮食总产2 473吨,总产值985万 ;人均收入6 000元。作业站有管理人员6人,卫生所1个,个体加工厂1个,个体商店4个,个体饭店2个,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40%。拥有大型东方红1002拖拉机2台,1075联合收割机1台,3070联合收割机2台,个体四轮车78台,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以养牛、羊、猪为主。
【农业生产】 2006年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走高效集约化农业之路,加强种子产业化进程,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增加科技含量,推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第十三作业站
【领导人】
支部书记:李金宏
站 长:李金宏
副 站 长:陈中良
【概况】 第十三作业站,原为十三队,位于场部东南26公里处,在宝清县七星泡镇境内。东与十四作业站相连,站部处在七星河南岸 1公里处,由1950年山东嘉祥移民创建,原属七星泡镇三合大队。1958年划归友谊农场,1960年划归集贤农场(双鸭山农场),兵团时期为十三连,恢复农场后为十三队。2006年作业站有住户90户,人口299人,职工 157人;土地总面积620公顷,耕地面积436公顷;粮食总产206万公斤;总产值748.6万元;人均收入6 314元。
第十四作业站
【领导人】
支部书记:武元生
站 长:于有勤
【概况】 第十四作业站距场部25公里,位于大马蹄河边界的宝清县七星泡镇境内。北与友谊农场第八管理区第七作业站相邻,东临宝清县七星泡镇永泉村,南邻长富村,西隔大马蹄河与十二作业站相望,是农场最东部的作业站。2006年全站 142户,总人口 379人,在册职工249人,有管理人员 5人,党员13人;耕地面积766公颂;粮食总产421万斤;总产值504万元;人均收入5 300元。全站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82%。拥有1002型拖拉机、3316型联合收获机各1台,4台东风120机动车、3台玉米下棒机、2台松花江微型面包车、1台夏利轿车、75台小四轮,是农场中型农业生产作业站。
【生产经营】 2006年播种面积764.67公顷,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其中种植玉米426.67公顷,大豆300公顷,水稻35.33公顷。年底各项作物喜获丰收,玉米单产 650公斤,大豆单产165公斤,水稻单产530公斤。畜牧业发展做为职工增收重要项目,肉牛出栏 122头、存栏80头,繁育母牛89头。畜牧业发展的思路是以大户带动散户,重点扶持大户,积极扩大散户。有养牛大户2户,散户23户,生猪养殖大户5户,存栏332头,繁育母猪44头。个体经营户7户。
【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家庭的文明素质。结合开展的环境建设门前“三包”、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有12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32户评为九星级文明。在抓综合治理工作中,发挥专职治安员作用,在群众中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有劣迹人员的监控,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保证了一方平安。2006年,无集体上访,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第十五作业站
【领导人】
支部书记:郭兴义
站 长:郭兴义
【概况】 第十五作业站有耕地382.73公顷,总户数72户,人口210人,职工125人。2006年土地出租面积382.73公顷;经济作物占总面积的82.3%;种植南瓜266.67公顷、万寿菊23.33公顷、红小豆25.33公顷、玉米58.67公顷、其它作物8.73公顷;粮食总产 951吨;农业总产值531万元;人均纯收入6 700元。
供稿 叶 多 贾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