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宣传部
县委宣传部
【领导人】
部 长:姚玉红(女,县委常委)
副 部 长:翟常仁(兼党支部书记)
袁兆奎(11月到任,兼文明办主任)
【理论学习】 2007年,全县理论学习以科学发展观、市九次党代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廉政建设为重点内容,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集中学习了 6次,基层各党委理论中心组共计学习 300多次。在理论宣讲活动中,以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深入到各党委及县直各部门进行学习辅导。邀请市委讲师团成员广德鹏就省十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专题辅导,县委中心组成员、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和理论骨干参加了培训。针对群众的普遍需求组织开展了“天府讲坛”活动,以教育、卫生、文化、道德、心理、法律、礼仪等生活常识为重点内容,采取知识讲座为主、讲演、沙龙、故事会、专题片为辅的形式开展普遍性教育,武装群众头脑,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
【社会宣传工作】
一、继续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乡镇村屯为阵地,以全县广大农民为服务对象,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为内容,深入到乡镇、村屯开展了科技培训活动。2007年,全县共举办科技大集3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85次;电视讲座16次,播放专题12个;发送光盘180套;免费发送技术资料9.5万份,受培训人数共计75 000人次;免费义诊10次,出动义诊专家80余人次,免费发送药品2.8万元;绿色证书初步培训1 200人,跨世纪青年培训600人;适用技术培训21 000人;农民受益人数达 7.6万人次。送戏下乡演出18场,在城区内放映电影30场,乡镇村屯放映电影20场次。
二、开展了“和谐文化”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咱村也有文艺人”擂台赛,通过独唱、小品、二人转、绝活等演出形式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台丰盛的文化大餐;社区工委组织所辖8个社区,以每两个社区为单位,采取对擂形式,举办了4场“咱区自有文艺人”文艺演出,观看群众上万人。
三、举办了消夏晚会。历时一周时间,在人民广场举办了“义乌之夜”开盘庆典大型综艺晚会、“咱村也有文艺人”才艺表演、“建设新宝清”企业文化综艺晚会、“宝清之星”青少年器乐表演、“共建和谐新宝清”社区综艺晚会、宝清龙江剧院“希望之光”音乐晚会及“庆祝建军八十周年”大型综艺晚会等文艺演出、每场观看群众达万人。
四、开展了“跃进全省十强县,建设和谐新宝清”主题实践活动。全县共收到单位及个人建言信 264篇,其中宣传部提出的《“跃进全省十强县,建设和谐新宝清”的几点建议》被县委评为二等奖。开展了节庆日庆祝活动。先后举办了宝清县2007年迎新春联欢晚会、全县秧歌汇演、元宵节灯谜、元宵节焰火晚会、纪念建党86周年文艺汇演等庆祝活动。
五、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建立了百余名和谐宣讲员队伍,加大了宣传力度。宣讲员曹微微、王雪晶在全市和谐宣讲员风采展示大赛中,荣获了优秀奖。
【党员教育工作】
一、组织开展了第六届“十佳公仆”评选活动。评选出王世慧(第二高级中学校长)、鄢伟圣(朝阳乡党委书记)、宋贵民 (宝清镇党委书记)、刘万生(交通局局长)、李义福(龙头镇派出所所长)、王宝生(就业局局长)、孙景华(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刘汉涛 (农经总站站长)、王文朝(万金山乡农业场村党支部书记)、于喜峰(安全监察局局长)等10人为宝清县第六届“十佳公仆”。其中,王世慧荣获市级“十佳公仆”荣誉称号。
二、加强了对基层党校阵地建设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充分发挥了阵地作用。全县基层党校阵地建设基本达标,全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开展向李春庆学习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向李春庆同志学习的决定》,组织全县各单位学习李春庆先进事迹40多次,有5 000余人参加活动,并且在《双鸭山日报》刊发了李春庆的先进事迹。县委向市委宣传部推荐李春庆为“感动双鸭山人物”候选人。
【网络宣传和信息工作】 召开了 4次专题网络宣传工作会议,完善了信息报送工作机制,规范了管理,组建了近200人的信息报送工作队伍,发布信息 1 000余条,市级发布信息近300条,切实发挥了网络宣传的优势。
【新闻宣传工作】 一、新闻宣传。县委通讯报道组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组织新闻稿件,全年发稿305篇,其中在新华网、东北网、双鸭山政府网等网络媒体发稿 72篇,省级以上报刊发稿83篇。县电视台开辟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全委会精神”、“跃进全省十强县”、“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争做宝清文明人”等十几个优秀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宣传全县各条战线的发展变化。
二、对上报导工作。县电视台对上报道稿件 78篇,其中省卫视频道发稿3篇、省公共频道发稿12篇、市电视台发稿63篇;对上发专栏稿件 197篇,本台发稿1 384篇,累计发稿1 501篇;县广播电台对上报道 418篇,其中向省广播电台发稿160篇、市广播电台发稿190篇;举办“行风热线”34期。同时,在第十七届哈洽会期间,县委宣传部超前运作,精心策划,多方位、多形式进行宣传,在双鸭山日报创办了宝清新闻专刊(哈洽会专版),在5月 14日黑龙江日报刊发了宝清专版(半版套红),并印制了大型文化图册,制作了长达15分钟的宣传光碟。在省级媒体发稿40条,占市委宣传部下达任务的266%,其中在省电视台完成3个专访,在省电台发稿 15条,东北网发布信息13条,在黑龙江日报发稿2篇,经济报1篇,农村报2条,黑龙江科技报5条;在市级媒体发稿33条,其中《双鸭山日报》7条,市网站14条,市电台5条,市电视台 7条。为加大宣传宝清力度,2007年与双鸭山日报社联合创办了 《双鸭山日报·宝清新闻》专刊,每月7日发行,一期 4版。完成了《新华网·宝清县宣传网》前期准备工作。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扩大公信力、影响力、亲合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7年,宝清县委宣传部被市委宣传部授予“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先进单位”称号,党教组长李国金、青原镇宣传委员邓忠轩、信用联社宣传委员何建华被授予“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供 稿 李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