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战部

统战部



  【领导人】
  部  长:韩 荣(女,兼,7月到任)
  副 部 长:赵 贵(4月离任)
       马广生(4月离任)
       杨宝利
       韩建宝(兼,4月到任)
  【概况】 2007年,县委统战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统战会议精神,围绕年初提出的“全省争上游、全市站排头”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了统战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年共撰写调研报告5篇,其中获省级统战理论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获市级优秀论文奖4篇,韩荣、杨宝利撰写的论文 《新形势下加强乡镇统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获市级统战理论研究一等奖。县委书记张野撰写的《适应新形势任务要求,积极投身“十强县”建设》在《双鸭山日报》上刊登。2007年度,统战部被评为市级统战调研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统战工作先进集体。
  【统战工作】 为加强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县委统战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调查工作。首先,下发了《关于对全县新的社会阶层人才调查的通知》(宝统发[2007]3号文件), 各乡镇党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落实责任,抽调专业人员组成调查队伍,采用入户调查,逐户专访等形式。做到了不漏户、不留死角。其次,组成 4个调查小组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指导工作。经调查,全县共有17 881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需要各级党支部了解掌握,有789名新的社会阶层人物需各党委重点了解掌握,有188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应作为县重点掌握。面对实际工作,县统战战部采取积极举措,应对新形势。一是建立了一支立得住、叫得响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二是建立健全以统战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联系网络。利用工商联、侨联、知识分子联谊会等载体,共同搭建活动平台,以活动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共同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注重培养典型人物。各党委将掌握了解的重点人物及时推荐到县委统战部门,县委统战部建立起培养档案,对成熟的人士向县委人大、政协、各行业协会组织推荐。
  【制度建设】 一、制定完善联系制度。为全面贯彻党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党与党外人士坦诚交心、真诚合作,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发挥他们在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双发[2007]10号文件精神制定,结合宝清县统战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了《县级领导干部和党外代表人士联系制度》、《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党外知识分子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了统战工作有章可循。
  二、建立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县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座谈会精神,依据省委统战部与省委组织部共同制定的《关于全省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实施办法》,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上半年,县委统战部对全县股级以上党外干部和 860名党外知识分子重新进行了普查建档。建立了 20名党外县处级后备干部和110名党外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以多种形式加大了使用力度。在政治安排上,安排了 123名党外人士担任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安排了35名非公经济人士担任商会领导。
  【民族宗教工作】 一是加强了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调整了县委宗教领导小组成员,完善了宗教工作领导机制。二是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对全县宗教团体负责人、宗教教职人员和正式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进行了《宗教事务条例》的培训,累计培训达65人次。向 10个乡镇220个村屯的乡村干部发放了2 000册《条例》。
  【社会服务】 一、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委统战部发挥政协委员的人才优势,为三星、兴国两村硬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谏言献策,帮助制定了建设发展规划;在私营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了“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活动,有10多名私营经济界的政协委员向三星、兴国两村新农村建设捐了款物。
  二、开展了“温暖工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多部门共同组建筹备,于2007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了宝清中华职业教育社。国家中华职业教育社具有90年光辉历史,是很有影响的人民教育团体,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的先驱。该组织开展的“温暖工程”,每年向宝清投入22.5万元,培训1 000名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迅速转移。
  三、认真做好归侨、侨眷工作。侨属范文波子女上学遇到困难,经侨联领导与有关部门协调,得以解决;龙头镇东龙村的朝鲜归侨于占阳生活难以维持,情况反映到侨联,经过协调,为他办理了农村低保,生活有了保障。
                                 供 稿 杨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