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访办公室

信访办公室



  【领导人】
  主  任:刘景瑀
  副 主 任:曹奎泽
       刘玉庆(4月到任)
  【概况】 2007年,宝清县信访工作通过建立健全“调访三级网络”,深入开展“周一大接访”、 “集中排查化解信访突出年 ”和“矛盾纠纷排查处理突击”行动,基本形成了“领导重视、分级负责、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为全县的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信来访】 2007年,全县共发生信访事项 1 873件(批)次9 920人次。其中集体访227批次5 839人次;个体访1 646件次4 081人次。
  一、到县访。全年共发生到县访1 648件次9 473人次,其中集体访217批次5 639人次,个体访1 431件次3 834人次。现场解决1 041件,受理立案607件次,案件办结607件。
  二、到市访。全年共发生到市访 21件次199人次,其中集体访7批次175人次,个体访14件次24人次。
  三、到省访。全年共发生到省访13件次38人次,其中集体访2批次20人次,个体访 11件次18人次。
  四、进京访。全年共发生进京访28件次47人次,其中集体访1批次5人次,个体访27件次42人次。
  五、书信、电话和信箱访。全年共发生书信、电话和信箱访163件次,其中书信访 24件次,电话访118件次,信箱访21件次。
  【案件办结】 县信访办全年共收到国家、省、市交办案件92件次,当年100%结案。其中来访31件,来信8件,电话32件,电子信箱21件。
  【《信访条例》宣传】 县信访办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颁布二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共制作宣传条幅120幅,张贴宣传标语1 232张,散发宣传单10万份,印制《信访条例》小册子 6 000本,基本实现了《信访条例》到机关、社区,进乡镇、村屯的目标。同时,宣传活动实现了多样化。举办了《信访条例》知识讲座;把《信访条例》知识列为考题;使信访知识的普及率大大提高。
  【信访工作会议】 4月 1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宝清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以信访为主题的大型会议。会上总结了2006年的信访工作,安排部署了2007年的工作任务,表彰奖励了做出突出贡献的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时启动了宝清县集中排查化解信访突出问题年活动。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减少农村信访量,县委、县政府于9月 18日在夹信子镇召开了全县农村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会议,4个乡镇和4个村屯在积极化解矛盾、依法治访保稳定、解决上访老户问题、领导包案等八个层面做了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县五大班子领导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张野做了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保证“十七大”期间全县信访稳定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减少全县进京、到省越级上访的数量,在“十七大”期间,县委连续召开 4次信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信访稳控工作,确保了“十七大”期间的信访稳定形势,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越级访的发生。
  【调访工作机制】 2007年,县信访办深入实施“调访一体化”信访调处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调访三级网络”。继续发挥县调处中心,乡镇、部门和社区调访办,村屯调访室的调节作用,配齐配强了专职调访干部和信息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调访网络。2007年,全县成立调访组织201个,建立乡镇调访办10个,村屯调访室95个,选配调访员145名,信息员 2 000余名。在实施原有信访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县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定期例会制度、领导包案制度,细化了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了重大信访事项排查机制、信访秩序管理机制、信访事项办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信访工作目标考核问责制。通过健全调访组织,完善工作机制,使信访工作形成了网络化、制度化。
  【制度创新与实施】 为了切实抓住初访环节,有效控制越级访,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和“事要解决”的原则,在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周一大接访”制度。县、乡和县直部门的领导,在周一接待了来访群众,县级领导在信访调处中心按照各自分管战线接访,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认真登记,及时处理,限期解决。创新实行了约访制度,对周一没有得到县领导接待的来访群众,由信访调处中心各战线办公室约定具体时间进行接访。全年县级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263件次2 415人次,其中集体访54批次1 987人次,个体访209件次428人次。在接访过程中现场解决217件次2 144人次,其中集体访48批次1 806人次,个体访169件次338人次,受理立案解决46件次271人次。
  为更好地解决全县信访工作凸显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县委、县政府实行了每周四召开政府办公会议制度,对“领导接待日”和“周一大接待访”反映出来的重点、难点和突出信访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协调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政策,集中解决处理一些重点难点案件和长期积压的老大难信访案件。全年,县信访领导小组和县政府办公会议共研究信访案件63件次639人次,其中集体访47批次587人次,个体访16件次52人次。
  【信访接待】 县委、县政府开展了以倾听人民群众心声为内容的文明接待窗口建设活动。县委书记张野、政府县长朱海涛亲自过问信访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和研究协调信访工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和信访部门的办公环境建设。全年,投资90万元更换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更换了办公桌椅;投资 100万元,建成了10个乡镇标准化调访办公室,配置了3台专用车辆,为进一步搞好信访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信访复查】 信访复查办代表县政府受理复查信访事项91件,其中集体访32件,占复查信访事项总量33%,个体访59件,占复查信访事项总量67%;其中反映农村土地问题38件,企业改制问题12件,上岗进编问题11件,房屋拆迁问题2件,其他9件,调解撤访19件,结案80件,剩余11件正在办理中。
  【信访稳定工作】 在省、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之后,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稳定工作会议和 14届16次常委扩大会议, 专题研究全县信访稳定工作,提出了在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五个绝不让”,即:绝不让在此期间发生进京到省集体访,绝不让信访人在此期间到京发生异常访,绝不让在此期间发生有政治影响的事件,绝不让上访人到京制造有影响的信访行为,绝不让任何一个上访人在此期间回流重复访。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信访安全领导小组, 负责“十七大”召开期间全县的信访稳定工作。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驻京接访工作组,10月 7日抵达北京,开展接访劝返工作;有重点信访事项和重点信访人的责任单位也派出专人到京接待巡查,发现问题就地处理劝返。县委书记张野于10月13日到京,亲自组织指挥宝清县驻京工作组的信访劝返工作。“十七大”期间,全县在京工作人员共48人,其中县领导2人,信访办5人,公安局16人,政法委1人,法院5人,教育局11人,宝清镇5人,交通局2人,建设局 1人。配置专用车辆2台。
                                 供 稿 栾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