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总工会

群团

总工会



  【领导人】
  主  席:田德昌(3月到任)
  副 主 席:齐恩鹏(3月到任)
       杜金菊(女)
  【概况】 宝清县总工会共有工作人员18人(主席1人,副主席2人),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女工部、经济保障部、财务部、办公室、帮扶中心 7个职能机构。下设工人俱乐部、职工学校、法律顾问处等3个事业单位。
  【职工文体活动】 县总工会采取各种形式,组织职工开展了以歌颂党、赞美家乡为主题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邮政杯”乒乓球赛,参加了全县机关排球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劳模管理】 2007年,在黑龙江省第十届劳模表彰大会上洪田俊、刘子艳、王福财 3人获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宝清县青原镇庆东村获省级“先进集体”称号。五一劳动节前夕组织召开全县劳模代表座谈会。规范劳模管理,对各级劳动模范分别建立了档案;全年接待劳模来访20余次,帮助解决落实劳模待遇和生活问题30余件,切实维护了劳模的合法权益。
  【扶贫解困】 一是城镇“一帮一”工作。按照县委确定的全县两期“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目标,经过各党委、各单位、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已经完成既定指标,脱贫率100%。2007年主要是跟踪帮扶,开展回头看,选树典型,防止返贫,并已完成第三轮“一帮一”扶贫工作前期入户调查工作。
  二是医疗证、特困证两项制度。实行特困职工医疗优惠证制度,减免特困职工在定点医院中就医的各项医疗费用8万元。实行困难职工特困证制度,全年共减免101名特困职工的工商、卫生、占道、学杂费等5万元。
  三是“送温暖”工作。县总工会将“一帮一”扶贫工程与“送温暖”活动有机地结合,将55名困难劳模、困难党员、困难离退休职工纳入“一帮一”范围帮扶。元旦、春节两节期间县总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20万元。全县共成立慰问小组120个,走访慰问困难职工3 000余人。其中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分7个组,重点慰问了12户困难职工家庭和7名国家、省、市劳模。对全县困难职工状况开展了调查;对 1 790名特困职工建立了档案,并输入微机与上级工会联网,实施动态管理。
  四是帮扶作用。县总工会帮扶中心全年共接听来访电话986个,接待来访人员725人,为特困职工提供各类救助70人次,发放救助款59 100元。其中救助家庭遭遇意外灾害,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特困职工50人,发放救助款33 900元;救助患大病又未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的生活难以维持的特困职工4人,发放救助款2 900元;救助子女上学困难职工16人,发放助学金22 300元。接待求职人员175人,介绍上岗95人。接待来访信548件,其中政策咨询 214件,协调办理334件。创新出台了《宝清县困难职工购物优惠定点单位实施办法》,并印发了500个特困职工购物优惠证,并在县内设立了 4家购物定点单位,困难职工持证购买粮油、药品、服装、鞋帽分别享受 5%至10%的优惠待遇。启动了“金秋助学”仪式,为10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每人发放助学金1 000元。
  【基层职工民主管理】 2007年,县总工会不断完善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督促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集体合同的续签,累计签定集体合同的企业19家。在开展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为主题的维权行动中,重点通过推进劳动合同的签定规范劳动关系,通过解决拖欠工资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报酬。全年,帮助追讨拖欠工资 4万元。不断完善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全县所有生产企业和事业单位全部进行了党务政务公开。在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中,正常生产企业坚持每年召开 1次职代会和测评领导干部会。尤其是在企业的并轨和改制过程中,职代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工作。重点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2007年共参与安全生产检查30余次,查出事故隐患 110处,提出处理整改意见40条,参与事故调查处理15次,以会代训进行安全教育 137次,加大了工会参与安全检查、参与事故处理的力度。尤其是煤炭系统工会在各矿配置了安全群众监督员20名,加大了维权力度。
  【基层工会建设】 县总工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工会 9个。并加强了对工会的指导和“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全县现有省级“职工之家”5家,县级“职工之家” 30家,省级“模范职工之家”1家。
                                 供 稿 徐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