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
财政局
【领导人】
党总支书记:王明武(4月离任)
李世芳(4月到任)
局 长:隋国刚(3月到任)
副 局 长:李世芳(4月到任,兼)
付丽华(女)
伊广忠
王 欣(女,11月到任)
【概况】 2007年,财政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管理和改革的主题,加快财源建设,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全县财政逐步由“吃饭型”转向“发展型”。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保障了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收入】 在收入征管上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建立了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对煤炭企业实施“测产定税、远程监控”,对房地产税收进行一体化管理;加强了非税收入征管,实施了以票管费。2007年,基层财政总收入突破 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亿元。预算外收入实现1.86亿元,国、地两税全口径税收实现1.6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
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 123万元,自然口径同比增长 42.2%,全省县级增幅排名第八位,全市四县排名第一位。
【财政保障】 2007年,面对国家政策性增支因素明显增多和资金严重不足的双重压力,县财政局积极筹措资金,全年共拿出近 5亿元,保障了全县工资支出、困难群体生活、农村义务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障了县委、县政府各项大政方针和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一是保障了工资支出。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正常发放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2 200多万元,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补贴发放标准,全额兑现 13月奖金,年人均增加1 800元左右。
二是保障了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证了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老干部药费以及优抚资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再就业人员等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民医疗救助水平得到了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得到了保障,大病救助标准有了提高。
三是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教育系统全年支出 1.2亿元,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保障,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城乡教育差别进一步缩小。投入500万元建设了县直4所中学宿舍楼,第三中学学生宿舍楼已竣工交付使用,其余 3所中学宿舍楼主体工程已完成;装备了第二中学多媒体会议室和七星泡二中等8所农村中小学实验室,更新了农村中小学桌椅 10 420套,职教中心实验楼竣工投入使用,劳技培训中心初具规模。2007年,全县免费提供教科书91 996册总计47.6万元;发放寄宿生补助65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 741人。
四是保障了新农村建设。落实了国家和省的各项惠农富民政策,通过“一折通”发放给农民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7 442万元。增加支农投入1 500万元,推进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及其他支出698万元。
五是保障了城市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需要。预算外共融通资金 1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园区、天府公园、西外环、有线电视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 524万元,用于广电大厦、体育馆、妇幼保健院、一高、二高等基本建设支出2 527万元,支持热电厂增容改造、公路建设支出1 844万元;回购西山煤矿、中国信达、华融公司的不良资产支出1 189万元;企业改制支出508万元。
六是积极化解债务,确保全县大局稳定。2007年,化解乡镇债务 200万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偿还政府债务共计5 111万元。其中偿还市大地公司550万元,运营公司650万元(其中补偿金120万元),新农村建设500万元,万金山土地整理397万元,工业公司所属企业职工工资及债务 327万元,百货大楼债务及诉讼费380万元,粮食企业职工工资及债务283万元,太姥房地产公司拆迁费270万元,青原镇农民土地补偿148万元,糖厂职工工资及债务 637万元,偿还高级中学欠银行贷款100万元,其他债务869万元。
【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按照省财政厅要求在部分单位试行了部门预算改革,建设了精细财政。二是积极推进了由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宝清县国库集中支付实施方案》,并在年底前完成了改革试运行。三是探索非税收入改革,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投资的监督管理机制。五是加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加快了金财工程建设,完成了财政系统网络升级改造,确保了财政信息安全。
【财政监督管理】 加强财政管理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一是不断拓宽政府投资评审领域。全年共完成预算审查项目31个,核减金额612.6万元,平均核减率达20.3%。投资评审范围由原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小型修缮项目、国债项目、城市维护项目,扩大到市政等重大项目及建设用地拆迁补偿费等项目,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2007年,政府采购预算为1 340万元,实际支出1 215万元,综合节支率10.29%。当年重点采购了煤矿监控系统、广播电视设备和劳动局金保工程设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将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投资决策纳入预算管理,严格经费审批程序,压缩弹性支出300多万元。四是对优抚及遗属补助对象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利用3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县财政统发工资人员进行了指纹采集,共核减死亡人员54人,年节约资金40万元。五是加强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加大了征缴力度。对纳入社会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的13项资金实行了分账核算;将全县农村低保6 183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384人医药费等涉农资金纳入了“一折通”发放范围。六是定期开展了财税大检查,全年共清缴税费 300多万元。七是组织开展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起草了《宝清县国有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参与了宝清糖厂等国有企业改制竞价出售前的清产核资工作,为政府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基础。
供 稿 董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