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务局

水务局



  【领导人】
  党委书记:周庆林(11月离任)
  副 书 记:张元林
  局  长:姜文新(3月离任)
       程 玮(3月到任)
  副 局 长:程 玮(3月离任)
       姚念光(11月到任)
       刘 敏(11月到任)
  【概况】 2007年,全县计划新增水田面积1 333公顷,实际新增 3 106.7公顷(农委统计数字);计划新增改善除涝面积3 333公顷,实际完成5 333公顷;计划新增水保面积1 200公顷,实际完成1 333公顷;计划新增灌溉机电井200眼,实际完成915眼(其中永久配套294眼);计划新增农村人饮安全深井10眼,实际完成12眼;计划新建维修水利构造物160座,实际完成261座;计划完成水利土石方150万立方米,实际完成180.2万立方米。
  【防汛抗旱】 2007年1~3月两次降雪,降水量偏多(较往年多2~3成),春耕前全县有1.3万公顷土壤达到饱和状态,其中明水地块达0.53万公顷。为确保水田的正常灌溉以及大田播种的顺利进行,通过工程措施、机械措施,全县启动强排站9处,临时泵站3处,消耗柴油16吨,对明水地块施行了强排,确保了春播生产。在去年修复13处薄弱堤防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固15处,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其中挠力河上游段5处,宝石河6处,七星河4处。整修大小排水沟400条,总长680公里,完成土方70万立方米。修建山区、半山区大小截流沟160条,总长200公里,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防止了坡水危害。维修了拦河坝15处,完成石方 1 200立方米;清理渠道34条,完成土方 5.3万立方米。汛期制定完善了全县安全度汛方案以及防山洪具体方案,强化了防汛机构,落实了防汛责任制和防汛指挥系统及防汛抢险队伍,备足了防汛抢险物资,防汛工作落到了实处。
  6月中旬以来,宝清县出现了50多年来罕见的严重旱灾。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受灾面积不断扩大,旱灾程度不断加重,县内除挠力河上游龙头桥水库放水有一定的径流外,其余河流全部干涸,土壤干土层达20~40厘米,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米左右。宝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五个确保”(即确保口粮田、确保种子田、确保水田、确保高效经济作物田和确保科技示范田),多次召开全县抗旱救灾工作会议。县委、县政府领导领导经常深入到全县重旱村屯查看旱情,指导抗旱工作。省委书记钱运录在市委书记王晓明、市长滕喜魁等陪同下到宝清县视察旱情。省政府抗旱救灾工作组杨玉明一行到宝清县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截止8月7日,全县受旱面积已达到11.26万公顷,其中严重干旱面积5.6万公顷;水田渴水面积达0.69万公顷,占全县水田面积40%,受灾人口16.8万人。全县因旱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 1.37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1.23亿元。全县共投入抗旱资金1 400万元,共有2万公顷农田得到浇灌。



                  宝石河拦河闸
  【人饮安全工程】 年内,全县有12个村完成了人饮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工程总投资384万元,其中争取国投 174万元,农民群众自筹210万元。为改善老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加强了老区的人饮安全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造了25个老区村屯中的 8个村,受益人口3 340人。
  【水土保持】 年内,全县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 400公顷(水土保持林500公顷),营造经济林100公顷,封山育林400公顷,其它120公顷);治沟38条(截流沟15条),侵蚀沟插柳10万株,修盖板涵1处,圆涵5处,临时涵25处,完成土石方25.6万立方米。
  【水资源管理】 县水务局全年按照分级审批的要求发放水许可证26个,免费为 5名下岗职工办理了用水许可手续。对档案采用了文字和微机双重管理;对用水户的法人代表是否变动,取水量、取水地点、退水地点、计量设施是否变化,废污水处理是否正常,有无偷、漏现象进行了检查;依照取水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办法,完善了规章制度,建立了自备井抄表台帐;在全县大中型企业安装水表20余处,并坚持节水措施与工程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在全县城区布设观测井13眼,对水资源资料进行搜集;对宝清明珠、华通制糖有限公司、宏达生物制品、热电厂、自来水公司等一批招商引资企业和贫困企业按政策减免或缓征水资源费 160多万元。协助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为鲁能煤电化项目的水资源、水土保持、水源选点进行了论证,加快了该项目开工建设进度。
  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着力抓了征费工作。年内,全县收缴水资源费 253万元,收缴防洪保安费16.3万元,收缴水土保持防治费2.5万元,收缴砂石管理费16万元。



                 人饮安全工程井房



               水土保持工程——经济林
  【河道堤防管理】 对河道堤防做到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查结合。全年共巡查 110次,平均每3天巡查一次。河道堤防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工程完好率达93%以上。
  
  【水行政执法】 一是提高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在系统内举办法规培训班,培训了74人。二是强化水行政执法审查及监督。实行水资源收费和取水许可公示制度,处罚决定书前先由县法制办等单位专业人员进行严格审批把关。三是水务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全年出动宣传车10台次,张贴宣传标语30处,发放宣传画300张,设立咨询站11处,播放宣传录音、录像 20小时,印发宣传单4万份,订购宣传资料 80份,举办座谈会2次,年投入宣传资金3万元。水务行政执法工作达到了国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厅要求的标准。全年无水事纠纷,无水事案件发生。
  【新农村建设】 结合县情、乡情制定了工作方案,从局机关抽调10名干部实行“包乡镇、包村屯、包规划、包防汛抗旱 ”的四包责任制。为东红村投放砼涵管 70节,修建了白色路面的过路涵洞11处,总计投资4.6万元。
  【水利争资立项】 2007年,共争取到国投资金 1 259万元(其中,龙头桥灌区配套700万元,人饮安全工程174万元,小农水工程145万元,抗旱资金240万元),配合龙头桥水库灌区配套工程加强了挠力河岸灌区建设,确保了青山一分干等工程如期完成。
  【党的建设】 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受到市委表彰,新农村建设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帮扶单位,党委分别获得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最佳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评议活动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第七次获得全市同行业综合评比第一。县水务局农田站、水利基金收费站、水政水资源办公室被市水务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供 稿 姚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