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煤炭管理局

工业

煤炭管理局


  
  【领导人】
  党委书记:李福政
  副 书 记:于喜峰(4月离任)
       车 民(4月到任)
       卢 明(11月离任)
  纪检书记:卢 明(11月离任)
       孙忠祥(11月到任)
  工会主席:邓国强
  局  长:于喜峰(4月离任)
       车 民(4月到任)
  副 局 长:王欣致
       车 民(4月离任)
       于向阳(11月到任)
  总工程师:魏久堂
  【概况】 2007年,宝清县煤炭管理局坚持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狠抓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改革、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实现煤炭产量149.30万吨,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3.31%。实现工业总产值47 531万元,工业增加值28 518万元。通过招商引资,扩大煤矿规模,全年实际到位资金5 400万元,完成计划的108%。
  【技术改造与行业管理】 全县煤矿年累计投入瓦斯防治、新技术装备等资金 2 000多万元,对主扇、双回路电源、瓦斯抽放系统、通风、工作面支护、掘进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和改造。通过技术培训、函授学习、开办现场学习班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全县煤矿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整顿经营秩序,强化煤炭行业管理,掺杂使假销售煤炭现象得到遏制,销售环境得到了改善;通过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全县煤炭产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精准程度,避免了因人工测量造成的产量流失,煤炭产量稳步提高;通过产能提升和矿井技术改造,煤矿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副局长王欣志深入万昌煤矿研究技术改造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2007年,编制完成了《宝清县煤炭循环发展规划》,以煤炭转化为主体,大上煤炭气化、液化、焦化及煤转电项目;提高煤炭洗选能力、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煤炭转化水平,拓宽和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煤炭就地消化、就地升值,提高了经济效益。依法关闭了宝清县制粉厂飞达煤矿、宝清县成龙煤矿等9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 3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完成了宝清县新利煤矿与天城煤矿,宝清县双丰煤矿与红兴隆热电厂煤矿西山二、三井,宝清县丰盛煤矿,宝清县西山煤矿福民井等 4个煤矿的整合,整合后煤矿生产能力由原来的25万吨/年提高到60万吨/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完成了双城煤矿、万昌煤矿技术改造设计,将两矿生产能力分别提高到21万吨/年、30万吨/年;推进了新利煤矿扩产改造工程,使该矿的改造如期进行。
  【煤炭生产与销售】 年初,全县共有各类矿井61处,总设计生产能力265万吨/年,其中15万吨/年新建矿井1处,11万吨/年矿井1处,10万吨/年矿井 1处,7万吨/年矿井1处,6万吨/年矿井 6处,5万吨/年矿井10处,4万吨/年矿井42处。2007年,按照上级关井政策,全县整合关闭矿井9处(含2006年末关闭2处),矿井数量减少到54处。加强了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了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在3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全部提升至 4~6万吨/年),在矿井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生产能力由原来216万吨/年,增加到265万吨/年。当年煤炭生产受证照过期影响,煤矿开工较晚,生产期短,全年平均生产期8个月。上半年全县煤矿开工生产的矿井 28处,下半年启动开工的矿井21处,全年开工生产矿井为 49处,占全县煤矿总数的90.7%,是近年来开工数量较多的一年。在煤矿技术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全县各煤矿均建立了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6万吨以上具备规模的矿井成立了技术室, 配齐了采矿、通风、地质、机电、测量工程技术员; 6万吨以下的矿井都配备了专职采矿、机电技术人员。在煤矿井下支护上进行改进。万昌煤矿采煤工作面全部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双城煤矿 7号层采煤工作面采用了单体液压支柱π型钢支护,改变了 7号层伪顶随采随落的状况,提高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系数和原煤质量。工作面采煤逐步向机械化靠近。西山煤矿三井新上了综合掘进机一台,使宝清县掘进工作面机械化施工实现了零的突破,提高了掘进速度,解决了多年的采掘失调问题。2007年,全县煤炭销售火旺,出现了运煤车辆在煤矿等煤现象,部分煤矿预收了煤款而无煤可付。煤炭外运量大幅度增加,煤炭外运成为公路运输的主流。全年煤矿无存煤,煤炭供不应求,煤炭平均价格240元/吨。
  【煤炭经营管理】 2007年,全县生产许可证需年检的矿井53处,其中40处矿井通过县级验收。全县共有8户煤炭企业具有煤炭经营资格,有4户企业的经营资格证经过了年检。为规范市场经营,严守职业道德,防止掺杂使假现象发生,县煤炭局对全县的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土焦窑和经营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共清理整顿了34个经营企业,取缔了11个非法经营企业,有效地遏制了非法煤炭产品流入市场,规范了经营秩序。以“建设绿色生态走廊”为契机,开展了清理整顿煤炭经营活动。对宝清镇至龙头桥水库路段的露天储煤货场、储煤点进行重点清理,沿途较大的露天储煤货场陆续搬迁,公路两边露天储煤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煤炭安全管理】 2007年,县煤炭局制定了《2008年全县重特大煤矿事故防治预案》、《2008年煤矿火灾防治预案》和《2008年煤矿瓦斯防治预案》,对各种灾害的防治采取了有效措施。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了以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包保责任体系,落实了各级包保人员责任制,并严格执行了四级包保责任的制度。在“两会”、“五一”节等重要时期组织开展了4次安全大检查;同时组织开展了煤矿安全大检查5次,检查矿井 242井次,查出安全隐患1 861条,其中重大隐患320条,整改率96%;停产整顿矿井21井次;认真落实《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严格执行闭合制度》。针对部分矿井瓦斯高的实际情况,将瓦斯管理作为煤矿安全工作重点来抓,督促煤矿企业加大“一通三防”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进行补欠,更换主扇11台,使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加强“三项培训”和四级培训工作。组织矿长负责人培训47人次;组织煤矿管理员培训75人次;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52人次,补训 150人次;开展四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班13期,共培训井下作业人员1 500人次。
  【职工队伍建设】 2007年,全系统共输送50多人次,分别参加了政工师培训、财务会计培训、安全监督管理培训和执法培训,使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全县现有矿长54人,其中大中专学历32人,高中学历22人,均取得了《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煤矿安全管理人员216人,其中大中专学历140人,高中学历76人,取得《安全资格证》的 167人。全年组织二、三级调学送培620人次,开办四级培训班26期,培训2 800余人次。
  【体制改革】 按照县政府关于2007年国企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煤炭系统所属的燃料公司被列入全县 2007年重点改制企业。6月上旬,燃料公司对全体职工和社会集资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的职工和集资户同意燃料公司破产。6月12日,县委召开了关于研究解决燃料公司破产问题的专题会,确定了燃料公司走依法破产程序。11月,县法院召开了燃料公司债权人大会,依法宣布燃料公司破产,清理债权。
                                 供 稿 李芳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