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镇宝清镇 【班子成员】
党委书记:宋贵民
副 书 记:张希光(10月离任)
王桂荣(女,10 月到任)
镇 长:曲政民(3月离任)
张永恒(3月到任)
副 镇 长:崔天祥
于连波
宋书永(3月到任)
【概况】 2007年,宝清镇耕地面积19 571公顷,总人口99 875人,其中农业人口31 841人。粮食总产量达75 22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23 4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 368万元,牧业收入6 507万元。企业收入43 438万元,劳动力转移收入3 656.89万元,其他收入7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 390元,同比增长24.17%。
【农业园区建设】 为推进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全镇筹建了7个农业示范园区、2个基地、9个标准化示范田。“7个示范区”即:高产高效玉米栽培示范园区、高油大豆标准化示范园区、生态水稻高产栽培标志性示范园区、高效标准棚室甜瓜栽培示范园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志性示范工程、劝农生态园示范园区、亨利五味子示范园区。“2个基地” 即:宝清镇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宝清镇高油大豆生产基地。 “9个标准示范田”即:宝清镇高油大豆标准化示范田,大豆品种展示示范田,大豆“大垄密”、“小垄密”示范田,宝清镇高家小麦标准化示范田,宝清镇东关村毛葱示范田,大豆套种示范田,亨利村棚室香瓜标准化示范田,四新村白瓜标准化示范田,南元村水稻良种繁育示范田。
【绿色产业】 全镇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9 000公顷,其中无公害面积16 000公顷、有机食品面积300公顷、绿色食品面积2 700公顷;落实甜菜、烤烟、白瓜等经济作物面积3 100公顷;全镇蔬菜总面积突破1 300公顷,全镇有温室420栋,大棚650栋,高效节能温室25栋,棚室面积达 110万平方米。亨利村注册的“宝亨”牌油豆角、西红柿、青椒等绿色蔬菜产品获国家A级绿标。占地2万平方米的宝清镇蔬菜批发市场,上市蔬菜有30多个品种,年销售蔬菜78 482吨。劝农村的绿色林果产业和真理村的葡萄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绿色产业、特别是蔬菜生产已成为全镇的特色产业。
【新农村建设】 全镇共修硬质边沟4 100延长米,整修砂石路3.5万延长米,铺设涵管1 500多节;修建村级办公室4处,共1 300多平方米;新上自来水村屯2个,解决了830多户村民吃水难的问题;有 3个村新上了有线电视。省级试点村劝农村通过狠抓环境整治,共清理违规柴草垛80多处,外占石头墙900多米,深挖村内边沟1.1万延长米,村内 8条街道全部实现砂石化,铺设涵管700节,并在白色路面两旁修筑硬质边沟1 200多延长米,总投入资金达80多万元。红新村通过村民同意,共集资 11.6万元,采取外包的方式,在白色路面两旁修筑硬质边沟2 900延长米,村内1万延长米的15条巷道全部砂石化,整修边沟 2万延长米,铺设排水涵管500节,维修村办公室320平方米;修建硬质篮球场1处,并购置17件体育健身器材,栽植绿化树云中杨8 100棵,柳树2 200棵,果树 400棵,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报国村通过自筹资金用于整修村内道路、边沟和安装涵管,清理道边石头墙360米,清理柴草垛86处,垃圾堆600多处。高家村共植树绿化树云中杨6 240棵,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修建了两条长700延长米、宽 3.5米的通村白色公路,新建村内办公室1处。十二里村当年整修边沟1.2万延长米,维修村内砂石路 5 000延长米,铺设涵管40节。全镇新农村建设总投资达360多万元,农民投工投劳达5 000多个工作日。
【劳动力转移】 全镇共转移农村劳动力7 920人,其中省外转移农村劳动力2 117人,省内转移农民工5 546人,国外转移57人。
【科普工作】 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下乡科技人员达200多人次。全镇培训农民 17 500人次,使农民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当年培育养殖大户20多户,培训新型农民示范户300余人,培训绿证学员70人,培训农村干部120人。
【专业协会】 宝清镇农业协会已发展到26个,有会员2173户。其中,十二里村鹅雏协会,会员286人;十八里村双高绿色协会,会员 218人;十二里村农香高油大豆协会,会员355人;亨利村宝亨蔬菜协会,会员360人;劝农村双丰林果协会,会员126人;四新村烤烟协会,会员72人;连丰村生猪养殖协会,会员86人;东关村绿宝瓜果协会,协会 145人;和平村和宝白瓜协会,会员103人;报国村大豆专业协会,会员126人。
【农机、科技与水利建设】 年末全镇农业机械保有量 3 288台。2007年,积极推广了水稻、白瓜、大豆等农机化新技术;建立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农机科技示范区,并做到有技术、有田间记录、有标牌、有验收报告、有档案。全镇田间施肥、喷洒农药、水利灌溉、脱谷等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全镇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推广了水稻大棚集中育秧、机插深施肥、烤烟“四新”栽培、水稻超稀植栽培、蔬菜无公害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全镇自筹资金150多万元,新打抗旱水源井152眼,新建和维修水利构造物13座,治理侵蚀沟4条,完成总土方量16.4万立方米,占年初水利任务的108%。新增水田面积 133.33公顷。秋季农田排水干渠清淤5处(即:六闸门渠首、十二里村、十八里村、双泉村、高家村排干清淤),清淤15 000延长米。
【畜牧业】 宝清镇西部地区以四新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靠山、解放等村屯,突出生猪、肉牛等主导品种,加快养殖小区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使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镇肉牛存栏22 130头,出栏19 121头;生猪存栏48 012头,出栏 53 302头;山绵羊存栏 58 802头,出栏47 404头,家禽存栏19万只,出栏28.9万只。全镇畜牧业产值实现17 54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3%。
【林业】 全镇育苗20万株,义务植树3.5万株。绿化造林面积 33.3公顷,占任务的249%。村屯绿化面积32.4公顷,合格率达到100%。封山育林100公顷。
【社会事业】 宝清镇所属小学进行网点布局,成立宝清镇中心小学,其中教师64人,在校生475人。全镇机关举办了2007年春节联欢会;对 22个行政村进行文化基础设施摸底调查,15个村有标准文化活动室, 7个村有简易的文化活动室。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加强对高危人群有效干预措施。爱滋病知晓率91%;卫生防疫、五苗覆盖率95%,建卡率100%;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0%,达标率100%。卫生所条件得到改善,卫生所合格率达92%;宝清镇医院医疗及服务水平极大提高,经营效益很好。全镇在体育方面注重全民建身。全镇有篮球、乒乓球,象棋等活动场地16处,其中红新村新建体育场1处。移动电话普及率45%。
【乡镇企业】 总产值43 438万元,同比增长17.5﹪;新上个体企业20家,同比增长20﹪;完成利润1 145万元,同比增长23%;完成税金256万元,同比增长21%。
【招商引资】 全镇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884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92%。通过招商引资,新上项目 5个,其中总投资 1 100万元的金鑫木业铅笔板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总投资3000万元的建设物流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同时配合县有关部门完成了连丰白瓜籽交易大市场的前期征地工作,确保该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
【党的建设】 一是发挥“双强” (即:“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示范带动。在 “双强”的带动下,全镇农村118名两委成员有 35人建立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占两委成员的35%;332名劳动力农民党员有 135人建立了自己的致富产业,占总数的40%。 “两委”成员和农民党员共结成帮扶对子 247个,带动58户农民发展起了自己的致富产业。二是突出 “双建”目标兴村富民。“双建” 即:建富民产业,建富村项目。通过“双建”,全镇农村集体积累增加120万元,建立起富民产业村9个。三是细化“双联”内容服务群众。“双联”即:党员干部联系村民,联系农户。在设岗定责工作中,全镇设立各类无职党员岗位274个,占无职党员总数的69%;各党支部与包村干部为村民代办各种事项 121件,在群众心目中,党支部就是村民事务的代办处,包村干部就是村民事项的邮递员和代办员。四是追求“双新”效果彰显文明“双新”即:建设整洁新村屯,树立文明新风尚。在建设文明村屯方面,劝农村、红新村先行一步,栽植绿化树2万余株,新修村内砂石巷道近2万延长米,保证了村内巷道不留死角。高家村在各项基础条件都很落后的情况下,多方争取资金,新上了自来水,并栽植绿化树 5 000余株,为经济不发达村在村屯治理上做出了榜样;在树村民文明新风方面,镇党委对22个村近 3万名农民进行了一次科普和法制宣传教育,使农民思想观念和法制观念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镇党委组织送电影下乡活动46场次,为群众送去了文化大餐。
2007年宝清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表社区乡镇—4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2007年宝清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表社区乡镇—5 单位:个、户、人、万元
供稿 康华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