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星泡镇

七星泡镇

七星泡镇



  【七星泡领导人】
  党委书记:于海河
  副 书 记:倪孝春(女)
  镇长、副书记:刘金业
  副 镇 长:臧兆禄
       刘兴华
       刘文强(4月离任)
  【概况】 2007年,七星泡镇实现社会总产值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1%;农业总产值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 2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3 350万元,牧业收入5 516万元;粮食总产量达91 93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321元,比上年增长32.18%。
  【产业结构调整】 2007年,该镇依托地缘优势,突破传统种植习惯,着重发展了烤烟、甜菜、白瓜、马铃薯等 4个具有七星泡特色的种植业,形成了以向华、兴华、民主、永丰等村屯为重点的烤烟生产基地,以红峰、义合为重点的甜菜生产基地,以三合、福兴为重点的白瓜籽生产基地,以永兴、兰凤为重点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全年共落实烤烟面积 887公顷,甜菜面积687公顷,白瓜面积5 898公顷,马铃薯1 834公顷,使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畜牧业发展】 七星泡镇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大事来抓。实施了科技兴牧方略,采取了典型示范大户带动等措施。新发展畜牧小区 5个,涌现出了以新丰村新兴养猪场、西太村左海川生猪养殖场、企业公司李绩政养鸡厂等一批养殖业致富典型,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认可,带动了一方百姓走上兴牧致富的道路。年末黄牛存栏24 870头,增长18.6%;生猪存栏87 640头,同比增长38.4%;山绵羊存栏52 167只,同比增长21%;家禽存栏31万只,同比增长16.4%;獭兔存栏24 800只,增长 86%。2007年,全镇实现畜牧业产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占农业总产值的 46%。七星泡镇畜牧服务站代表双鸭山市圆满完成了国家级检查。
  【农业科技】
  一、农业示范科技园区建设。2007年,七星泡镇建设高油大豆、烤烟、白瓜、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 4个,园区详实填写了耕地种植登记卡,并设置了统一的标牌,建立规范的档案,按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对示范区作物限制使用高毒长残留农药。园区规范建设和规范管理带来了好的效应,带动了农业快速发展。
  二、农业科技培训。七星泡镇积极实施院、县、镇合作共建工程,多次聘请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县的专家到镇传授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全年镇集中办班6次,培训780人次;深入村屯办班29次,培训8 500人次;下发科技资料3 000余本,科技咨询 1 700余人次,在办公室设立咨询台 1处,在水稻旱育稀植、玉米标准化栽培、高油大豆栽培、白瓜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方面为农民提供了指导服务。
  三、新技术应用。2007年,按照方案要求,对14个村屯的 9 333公顷土地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镇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对土样采集规范,采集卡、调查卡填写详实、准确,改变了以前盲目施肥、增加生产成本的状况。



          省委书记钱运录(右三)到七星泡镇新丰村检查旱情
  【劳动力转移】 2007年,全镇完成了26 032人的劳动力资源录入工作,全年有组织转移劳动力14 324人,其中省外和国外转移6 121人,一年以上转移 4 793人,组织培训人员4 865人,组织各类技能培训班12个,技能培训4 200人,引导性培训4 200人,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
  【招商引资】 镇党委、镇政府依托和发挥当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2007年,万利米糠油项目、田园家园小区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投入项目资金1 500万元。
  【农田水利建设】 2007年,七星泡镇共筹集资金 12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15条沟渠进行了清淤维护,完成工程量21.5万立方米;新增水田面积100公顷,新打人畜饮用井3眼,抗旱井40眼;新建构造物20座。秋冬,重点抓了年久失修、不能发挥作用的万亩灌区进水闸重建工程和七星河堤防红峰至向华段4 600米的维修加固工程,共完成土方量 8.92万立方米,使七星泡镇近2.67万公顷土地的防洪除涝得到了保障。
  【信访】 七星泡镇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采取预防、调解和排查相结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指标。全年排查各类纠纷386件七星泡镇领导322人次;上访案件192件,其中166件得以解决;上访总量下降 21%。无群体性越级访。在全县信访工作夹信子镇现场会上,做了典型经验介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2007年,七星泡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已组建登记专业合作组织35个,其中已经登记的农民米业组织章程完备、证书齐全,有制度、有备案、有办公场所。各专业协会坚持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经营,在生产、流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植树造林】 在造林工作中推广了“谁承包、谁栽种、谁管护、谁所有”的管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年完成规模造林 2.33公顷,村屯绿化林13.33公顷,护堤林4公顷,退耕还林17.33公顷,全镇共造林36.99公顷,完成任务的113%,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新农村建设】 七星泡镇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 430余万元,其中国家投入和县帮建44.3万元,村民自筹53.85万元,村级投入 331.85万元(其中包括农民出工折合的现金)。双北、永安、兴华等3个村安装了自来水;新民、红峰等 18个村进行了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国家投资20万元,修建了巨宝村至巨宝13队5.6公里的通村公路;金沙河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修建了960延长米的硬质路面;东太村、德兴村新建了91.8平方米的六位一体办公室;双北、红峰等11个村进行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共修田间道4 310米。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运行。投资2.1万元进行了垃圾清理;投资42.8万元,对镇内红峰、向华、中红等村的田间道及村内街道铺垫了沙石;投资4 000元安装和维修了镇内中央大街路灯 40盏。当年全镇新建住宅楼两栋,改建住宅205幢,建筑面积14 300平方米;清理街道广告牌40余处,铺路500余延长米。20户节能房试点项目已经建设完毕,并通过了省建设厅验收;镇内中央大街改造项目获得批准,计划2008年春天开始施工。
  【农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镇级信息服务站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 29个,农业信息网覆盖面达到90%以上。同时设立110服务热线,确定农业服务专家 7人。通过互联网,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农民种田科学化和多样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对全镇 4所小学校进行了修缮,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加大了辍学学生返校工作力度,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巩固率为100%,小学六年完学率为100%;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51.4万元,为3所中学和中心小学、凉水小学、巨宝小学等7所小学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装置,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设备, 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考入县重点高中147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镇卫生防疫建卡建证率 100%,卡证符合率100%,“五苗”覆盖率95%,孕产妇建卡率96%,孕产妇访视率 90%,保健管理率100%,甲级卫生所覆盖率70%;合作医疗参合率93%,病案合格率98%,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95%,全面完成了县卫生局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低保人口 1 57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8%,发放低保金60万元;贫困户修房 25户,投入资金5万余元,对五保户做到应保尽保。全年下拨救灾款物20万元;大病救助20余万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7年,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107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35起,破案率比上年上升3%;发生治安案件113起,治安案件结案率在95%以上,处理人犯19人,其中抓获网上逃犯3人。
  【党的建设】 2007年,七星泡镇党委围绕“党员先锋工程”、“一好四新”、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其中成立先锋岗位302个,领职党员421名。培养致富能人73名,为无职党员设岗178个。全年发展党员44名,新确定积极分子 67名。在党的建设工作中,突出抓了党风廉政建设。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树立了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把每周五定为机关干部学习日,学习党的有关政策、法规、法律和准则,进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树立廉洁奉公的思想。从源头抓起,重点狠抓了党员干部请客送礼,大吃大喝问题。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全镇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07年七星泡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表社区乡镇—6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2007年七星泡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表社区乡镇—7                     单位:个、户、人、万元






                                 供 稿 王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