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青原镇

青原镇

青原镇



  【领导人】
  党委书记:王恩利
  副 书 记:朱业海
       李晓光
  镇  长:朱业海
  副 镇 长:连秀艳(女)
       张树山
  纪检书记:李晓光
  【概况】 2007年,青原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立了北部大豆、南部烤烟、中部水稻和“畜牧半壁江山”的新格局。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8 610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0 851吨,人均纯收入4 956元,比上年增长5.54%。
  【农业绿特产业建设】 2007年,青原镇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实加强了绿特农业建设,建立了“四大”园区。
  一、大豆种植园区。以卫东、本北、兴业、新城等村为重点高油大豆种植区,种植高油大豆1万公顷,生产高油大豆3万吨,实现产值近亿元。二、水稻种植园区。全镇充分利用龙头桥水库下流灌区工程的有利条件,兴东村、庆东村、青山村、东富村分别建立了水稻园区,选用了“细选1号”优良品种,推广应用了旱育稀植和 “三超”栽培育新技术,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总产值达1.2亿元。
  三、烤烟种植园区。以永红村、永乐村、东富村为重点的烤烟种植园区建新型烤烟房23个,种植烤烟600公顷,生产烟叶1 385吨,实现产值 1 182万元。其中,东富村成为全县的烤烟生产典型示范村之一。
  四、特色产业园区。本东村葡萄园种植区10公顷,实现产值35万元;兴东村蔬菜种植园区面积21.3公顷,年产值93万元;庆东村水稻大棚育苗园区面积2.66公顷,年产值达50万元;以复兴村为重点的马铃薯种植园区面积700公顷,年产值725万元。乡土人才吕世柱自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培育良种30公顷,生产良种4.75万公斤,产值达62万元。
  【农业专业协会】 2007年末,全镇已成立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20个,会员2957户。
  【畜牧养殖】 全镇建立标准化畜牧小区6个,培育养殖大户32户。全镇奶牛发展到623头、肉牛发展4 578头,绵羊、绒山羊存栏385 840只,生猪存栏78 376头,家禽存栏89 560余只。养鱼水面发展到100公顷。畜牧业实现产值1.2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78%。
  【招商引资】 德丰马铃薯淀粉深加工项目总投资 1 500万元,已到位85万元,完成了一期建设工程,二期建设正在付诸实施。总投资 1 500万元的同诚稻草板加工项目现已完成一期建设工程,机器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预计2008年5月末投产达效。总投资1 000万元的兴东土地整理项目已在国土资源部立项,并同意省国土资源厅直批,预计2008年春季付诸实施。腾达果蔬保鲜项目代表全县接受省、市领导检查6次。
  【劳动力转移】 通过实施政策驱动、产业拉动、基地牵动、能人带动和组织促动的“五动”方略,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镇共转移劳动力7 341人,总收入1 721.37万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是实施了 5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了通村公路工程。全镇修建本福屯、复兴村和本北村总长5.53公里的白色路面3条,全镇通村白色路面已增加到7条,总长15公里。二是实施了自来水工程。已完成东富村、前进屯、本福屯和卫东村 4个村屯的自来水建设工程。全镇自来水入户总数达2 359户,入户率达到36.3%。三是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全镇当年完成水利土石方26万立方米,投入资金 150万元。抓住龙头桥水库灌区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在县农业开发办的帮扶下,修复了前进灌区挠力河坝水毁工程,修筑标准化硬质砂石路3.5公里,总投资120万元。四是实施了绿色长廊建设工程。以护路、护渠为主建设绿色通道33.3公顷,种植花草6万平方米。五是实施了小城镇建设工程。2007年,投资 70万元建设了青原镇农贸大市场和客运站;规划了商业网点,建设出租车停车场 1处,在公路两侧设置标准垃圾箱50个,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环卫队。
  【社会事业】 青原中学2007年中考成绩在全县乡镇名列前茅。全镇有中小学2634人,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青原镇综合文化站代表全县接受了省文化厅、市委宣传部检查。成功举办了青原镇第三届农民篮球赛、青原镇第十三届乒乓球排名赛、歌咏比赛、象棋比赛。兴业村、兴东村、卫东村分别组织了大秧歌队,每个秧歌在百人以上。秧歌队在重要节日走上街头载歌载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全镇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医疗设备进一步更新,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免疫初级卫生保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了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符合计划生育率95%以上。
  【新农村建设】 2007年,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提档开级,全面推进”的预定目标。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镇村两级共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 500余万元。二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青原镇党委、政府共制订了领导、协调、保障、运行和奖惩五项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制作了 2部新农村建设专题宣传片,并在《宝清新闻》节目中播放;制订了永久性标语牌。利用广播、板报、文艺汇演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广泛宣传。四是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以“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环境治理。清柴草垛98个,清路障68处,清理垃圾 1.2万立方米,成立清理垃圾专业队23个,达到每个村1个专业队。
  【信访】 坚持依法治防,实行信访案件定期排查制、重点案件主要领导包案制和“周一大接访”,使信访工作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2007年,对复兴村抢种哈棠果土地事件,采取书记、镇长带队现场办公,使矛盾得到化解稳控。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68件,结案66件,结案率达97%。
  【党的建设】
  一是抓学习。2007年,全年召开全镇党员党课学习会10次。镇党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全镇党员,贴近实际,边学习、边讨论、边理解,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党员综合素质。二是抓考核。 对每名党员按思想汇报、参加活动、完成任务、廉政建设、服务区、发展产业6个方面进行了考核。三是抓阵地。推进“五好”村党支部建设,实现后进村党支部转化率达100%。加大村组织阵地建设。2007年村组织阵地占有率为 90%以上。四是抓勤政。镇政府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将行政审批与收费、信息与咨询、投诉与监督融为一个服务平台,由职能部门定期接待、及时处理,以透明、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满意。五是抓带动。实施了“先锋工程”和“廉政工程”,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改陋习、塑形象、树新风”创建活动,争创省级文明标兵。年末,“十星级文明户”已占全镇总户数的 80%。六是抓创建。扎实有效开展“五个好”党支部创建活动。2007年,庆东村党支部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集体。
             2007年青原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一
  表社区乡镇—8               单位:户、人、公顷、吨、万元、元/人


 



             2007年青原镇基本情况统计表二
  表社区乡镇—9                     单位:个、户、人、万元



  
                                 供 稿 张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