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适应形势 创新思路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适应形势 创新思路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适应形势 创新思路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适应形势 创新思路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
               宝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远兴
  几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 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推动监督法的贯彻实施,紧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实际,更新理念,务实创新,认真实施“三个三”总体思路,稳步提高了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一、突出“三个重点”,明确工作方向
  首先,以县委确定的中心工作为重点。一是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安排部署人大工作。每年年初,我们都根据县委提出的总体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人大常委会全年工作计划,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始终与县委工作方向保持一致。二是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对政府工作实施重点监督。县委经济工作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政府。为此,我们不断改进监督方式,通过“三查(察)”活动、专题汇报、现场评议、问卷调查等形式,对2006年政府实施的8项重点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审议意见35条,并跟踪问效,督办落实,保证了县委提出的经济总量步入全省第15名目标的实现。三是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认真开展代表活动。2004年以来,我们坚持在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联系一户困难选民、为选区办一件实事、为“一府两院”提一条批评意见、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献一计良策、参加一次视察活动、参与一项产业开发或招商引资。通过开展活动,表彰先进,激励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全县经济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县人民为完成县委中心工作任务而拼搏奋斗。
  其次,以“一府两院”工作难点为重点。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权力。工作中,我们积极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为此,我们把“一府两院”的工作难点确定为人大工作的重点,通过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为“一府两院”化解工作难题。2005年,总投资 700亿元、被列为全省重点的鲁能煤电化项目落户宝清后,全县人民倍加关心和关注,也得到了省、市委的高度重视。由于选址位于八五二农场地域,在土地征用上,县政府工作一年多时间也未能与农场达成一致意见,项目一度处于搁浅状态。为了突破这一关键环节,人大常委会主动介入,利用场领导是县人大代表的有利条件,主任和副主任先后三次到农场,晓以利弊、交心协商、消除分歧,终于促成双方达成用地协议,使该项目于2006年10月实现了外围开工。几年来,我们在城市拆迁、国企改革、乡村债务、法院执行、检察院法纪监督等方面,察实情、说实话、出实招,减轻了“一府两院”的工作难度。
  第三,以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我们坚持把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来抓,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愿望。一方面,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2004年,我们针对城内水泥厂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求政府坚决关停。县政府积极采取对策,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通过招商引资,异地新建了年产30万吨的水泥厂,使这个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坚持在人代会上由“一府两院”领导当面答复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做法。把群众的要求转化为“一府两院”的公开态度和为民办实事的自觉行动,确保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坚持“三个结合”,加大监督力度
  (一)做到监督法律执行与监督具体工作相结合。对于被监督对象,我们既要了解其执行法律法规情况,还要同步掌握其全面工作。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执法检查中,我们既对执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又对民政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在要求县政府从 6个方面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同时,又对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帮贫解困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宝清县殡葬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平坟头、建公墓等工作,改变传统丧葬习俗,确保了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县政府又积极争取资金,为全县 500多困难户修建了住房。实现了执法监督与工作监督的有机统一。
  (二)做到监督人与监督事相结合。一方面严把干部任命关。坚持了“五不任、三过关”的做法。即:没有参加法律知识考试的、考试不及格的、提请部门不作介绍的、不作供职发言的、群众举报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不任;过闭卷考试关、任前公示关、问题调查关。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工作评议。2004年以来,我们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先后对28个政府组成部门、17个上管部门以及公、检、法三机关进行工作评议。评议结果向县委报告,上管部门的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对13名部门工作较差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戒免谈话,实现了人事监督与工作监督的有机统一。
  (三)做到监督职能局与监督所属单位相结合。工作中,我们不仅对政府职能局进行监督,还对其所属单位实施监督,通过基层工作检验职能局的工作。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教育乱收费问题,我们在“三查(察)”时深入到县教育局和部分中小学,查出个别学校无视县政府的要求,仍在乱收费。我们向县教育局提出了立即整改的意见,并跟踪监督,使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近年来,因基层单位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力,先后有 6个职能局受到县人大常委会的批评,从而使常委会监督工作更加到位,更加有力。
  三、搞好“三个延伸”,强化“三查(察)”效果
  (一)由内向外延伸。把常委会“三查(察)”活动的主体,外延扩至内行代表和专业人士,从而增强“三查(察)”活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2005年,常委会在组织煤矿生产安全检查前,邀请 5名具有从事煤矿生产经验的同志进行座谈,弥补了检查组成员经验不足的问题。井上看制度和责任是否明确;井下查“采、掘、运、电、通”等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既让参加检查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又为审议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第一手资料。常委会提出的“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日常治理力度”等审议意见,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感到问题找的准,建议操作性强,立即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加大了对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们邀请了百余名内行代表和专业人士参加 “三查(察)”活动,使“三查(察)”活动效果明显增强。
  (二)由点向面延伸。在“三查(察)”活动中,我们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角度、全方位搞准问题。我县是农业大县,农资供应直接影响到农民利益、粮食品质和产量。对此,常委会每年年初都要组织一次有职能部门参加的大检查,看进货票据、查农资价格、测肥量成分、鉴别种子真伪,防止坑农害农问题发生。同时,深入到部分村屯,了解农资价格和质量在百姓中的满意度及具体问题。根据种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抽样调查。县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落实检查意见,保证了农资价格平稳、质量放心。
  (三)由浅层次向深层次延伸。在“三查(察)”活动中,我们不满足于找几个问题、提几条建议,而是注重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三查(察)”活动的指导性。以往,常委会审议“上半年财政执行情况”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2005年,为了使财政预算更加可行,我们通过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实行部门预算、人大提前介入、建立审查程序、提供项科目材料、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等要求,使财政预算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操作性,实现了财政预算执行的规范化、制度化。
  思路一变天地宽。我们自实施“三个三”总体思路以来,人大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效果日益显著,人大更加有为、有位、有威。对此,群众认可、基层接受、政府欢迎、县委满意,开创了新形势下基层人大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