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政治

中共宝清县委员会

章下序


 
  【领导人】
  书 记:张 野
  副书记:朱海涛
    
      鲍君章(10月离任)
      许德东(12月到任)
  常 委:张 野、朱海涛、鲍君章、许德东、王 洋、薛秀萍(女)、孟 钰、姚玉红(女)、
      廉德禄、曲加祥
  【中共宝清县委员会委员】
  十四届县委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 君、丁康平、王 洋、王玉栋、王成新、王春福、王继贤、邓国奎、曲加祥、朱海涛、任树凯、闫卫东、刘景瑀、许德东 、李远兴、李青春、宋贵民、张 野、孟 钰、姚玉红(女)、徐鼎国、韩 荣(女)、韩建宝、董英来、景长文、鲍君章、廉德禄、薛秀萍(女)、鞠剑锋;候补委员有于喜峰、于海河、王恩利、张锡库、鄢伟圣、于 军。
  【机构设置】
  一、县委机构。中共宝清县委员会下设县委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政法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局合署办公),共 7个工作部门。部门管理机构为老干部局,由县委组织部管理。党史办、党校为县委直属事业单位。
  二、基层组织机构。县内基层党委(总支)有31个,所属党总支20个,党支部 546个,党员11 882人。
  三、党组。2008年,全县设立党组的部门单位有12个,分别是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药监局、技术监督局、社保局、国土局。
  【重要会议】
  一、县委常委会议。中共宝清县委员会在2008年召开15次会议。
  二、县委全委会议。1月 16日,中共宝清县委在县宾馆会议室召开十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县委书记张野做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海涛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会议中心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全面部署2008年工作。
  【重大决策】
  一、1月 14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二十一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信访管理的若干规定》。
  二、3月8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二十二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宝清县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宝清县2008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相关规定》。
  三、4月29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 《宝清县2007年度招商引资工作表彰奖励方案》、《宝清县2008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宝清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四、6月12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二十六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 《关于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实施“头雁工程”的意见》,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关于实行乡(镇)纪检机构体制改革的工作方案》;讨论研究并出台了《“三荐双考”实施方案》。
  五、8月1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宝清县奥运期间信访稳定“双百”工作实施方案》
  六、12月 30日,中共宝清县委十四届三十五次常委会讨论研究并出台了 《中共宝清县委“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用人行为”实施方案》。
  【县委中心工作】 按照党的十七大、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及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的战略部署,遵循“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全力上项目、努力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以“跃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生态平安和谐富裕宝清”为目标,以打造“全省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安全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功能齐全的新兴工业城”为重点,以“抓招商上项目,抓安全保稳定,抓班子带队伍,抓廉政树形象”为关键,深入实施“三步走”战略,围绕思路抓谋划、围绕目标抓重点、围绕中心抓落实、围绕典型抓突破,富民产业和强县产业统筹推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双轮驱动,负重奋进,真抓实干,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振兴县域经济。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7.3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1亿元,同比增长49.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5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同比增长65.5%。县域综合实力2007年跃升到全省第 16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并荣获省委、省政府晋位奖表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县农村“四项重点工程”成果突出,改造泥草房6 651户,完成通村公路184.5公里,新建村级活动室50个;北岗村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农机合作社和综合配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突出抓了优质粮食、绿特作物、畜牧养殖和劳务经济四大富民产业,粮食总产量达到70.1万吨,成为全省“大豆高产创建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推进了龙头桥灌区节水配套续建工程,农业阳光保险面积达到 100万亩。新农村建设三年试点任务圆满完成,被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转移农村劳动力 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3.2亿元。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新模式在全省得到肯定和推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 540元,同比增长15.4%。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深入开展了“招商引资年和重点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通过强力推进专题定向招商,成功引进了国电龙兴、金科源煤炭化工、北京汇源、浙江五芳斋、台湾谢氏、香港一方和深圳伊泽实业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并与上海世茂、南京雨润、北京汉能和甘肃鼎丰等大集团,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8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4亿元,同比增长150.4%。推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8个。其中,亿昊米糠油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金科源 120万吨洗煤等9个项目正在建设。重点推进前期项目 20项,其中,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华电风力发电、双柳60万吨煤矿、宝泰煤矿等 4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鲁能宝清煤电化项目的 1 100万吨露天煤矿,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今年春季将全面开工建设。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5家,组建了鑫源担保公司。作为省、市重点推进建设的万金山工业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 2 7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入驻企业的生产条件基本具备。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利税 5.8亿元,同比增长35.8%。商贸物流业日趋繁荣。重点开发建设了农副产品、瓜果蔬菜、农资农机、五金建材等七类专业市场,其中白瓜籽交易大市场、晟业物流中心、太姥国际商城、人防地下商业街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永康国际商贸城完成基础施工,五金建材大市场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首届“宝清·中国南瓜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编制了全县南瓜产业发展规划,打响了宝清绿特品牌。组建了宝清县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进一步规范了专业市场的管理。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2 661万美元,同比增长42.7%。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了《宝清镇近期建设规划》和村镇体系规划。启动了富密公路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了镇内主次干道和背街巷道的翻修整治力度,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开发住宅小区12万平方米。城南休闲广场建成投入使用,继续开展了“大树进城”工程,更换景观路灯 276盏,完成了“穿衣戴帽”试点楼改造工作。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实施了“四条生态走廊”建设和“三条生态河流”的源头治理及两岸绿化工程,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湿地恢复保护示范单位。实施了环保专项行动,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指标。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加大了科技项目开发力度,成功申报了两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0%。深入推进了高中课程改革,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人数达658人,多于其它三县总和 132人;累计争取各类教育资金2 500多万元,集中办学稳步推进,完成了县直4所初中的宿舍楼和食堂建设,维修校舍3.3万平方米。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完成了妇幼保健院和 7所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扩建工程;整顿清理了全县医疗市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9.7%。积极打造文化名县,文体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开展了“天府之声”等一系列大型文艺活动。完成了城镇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扩大了有线电视覆盖面。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7%。农村社区试点建设顺利推进,完成了村 “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县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扶贫解困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18件利民实事全部落到实处,特别是筹措7 055万元,一次性解决了99户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 664元,同比增长22.8%。
  二是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全力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全力抓好信访稳定。2008年是全县信访压力较大,到市进省进京访数量上升的一年,也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的一年。为了加大信访稳定工作力度,制定实施了“双百”方案,加大了书记大接访工作力度,成立了七个专项推进组,解决了一大批疑难信访案件,扭转了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摘掉了省信访重点管理单位的帽子。强化了信访专项督查和专项推进,筹措资金 2 300余万元,化解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疑难信访案件,信访形势明显好转。二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狠抓了以煤矿生产安全为重点的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督查力度,对重点乡镇、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死看死守,严厉打击了非法开采和越界开采,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同时,进一步加大了交通运输、农机安全生产、建筑施工、消防、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品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整治力度,森防工作实现了31年无重大火灾,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到位,被评为全省食品先进县,杜绝了其它领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全力抓好社会治安。扎实开展了“平安宝清”创建活动,大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高危人群的管控和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了杀人、涉黑势力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全县刑事和治安发案率明显下降。
  三是把党建作为第一保障, 全力提升执政能力。加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推进实施了“头雁工程”,完成了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加大了科级领导干部选任机制的创新力度,拿出2个正科级岗位和6个副科级岗位,以“三荐三考”的形式进行公开竞聘选拔,营造了有利于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了“五卡”监督制度,推广了“树状图”管理模式,加大了案件查办力度,深化了源头治腐工作,县纪委被评为全省“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对内、对上、对外的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开设了“宝清讲坛”专题讲座,在省报和市报分别开设了宝清专版和专刊,中央电视台对宝清县进行专题宣传,极大地提高了宝清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营造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武装、统战、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联及中省直单位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供稿 蒋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