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信访办公室

信访办公室



  【领导人】
  主 任:刘景瑀(1月离任)
      王恩利(1月到任)
  副主任:刘玉庆(3月离任)
      曹奎泽
      王艳华(女,3月到任)
  【概 况】 中共宝清县委员会、宝清县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信访办),是隶属于县政府序列的正科级单位,编制9人。2005年11月 26日,经县委第十三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决定,组建成立宝清县信访调处中心,调处中心与信访办公室合署办公,一个单位两快牌子,编制数增至 27人。下设7个办公室即:接待办公室、农林办公室、工交办公室、综合文卫办公室、来信办公室、电信办公室、综合文秘办公室,实有工作人员21人。
  【来信来访】
  一、到县访。2008年,到县访发生615件次4 994人次,其中,集体访为190批次4 315人次,个体访为425件次679人次;受理立案426件,已解决处理366件次,结案率达86%。
  二、到市访。2008年,全县到市访发生31件次437人次,其中非正常访10件256人,劝返11件178人,重访9件140人。
  三、到省访。2008年,全县到省访发生40件次105人次,其中登记11件次 24人次,劝返29件次81人次。
  四、进京访。2008年,全县进京访发生29件次55人次,其中劝返4件13人次,登记 22件次37人次,非正常访3件5人次。
  五、书信、电话和信箱访。全年共发生书信、电话和信箱访254件,其中书信访 58件,电话访132件,信箱访64件。
  六、“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接待受理情况。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 7月份开始开展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县处级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381件次2 544人次,其中集体访115批次2 101人次,个体访266件次443人次,年末前已解决337件次2 175人次,正在解决44件次369人次。
  【信访工作机制创新】
  一、工作制度创新。年初,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信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了责任主体、属事属地责任划分、信访信息报告、矛盾排查化解、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等事项。奥运会开幕前夕,县委、县政府召开了 3次信访稳定工作专题会议,下发了《宝清县奥运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方案》,逐级签定了信访稳定工作责任状。同时,严格了6项制度。
  (一)日排查制度。即在奥运会特殊敏感时期,各责任单位的信访排查由原来的每月一次变为每天一查,对可能出现的越级访苗头及早发现,防患于未然。
  (二)零报告制度。即各责任单位每天将包保稳控情况分别向县委督查室、政府应急办、政法委维稳办、信访办信息室报告。
  (三)县级领导值班制度。即副处级以上领导按月排班轮流值日,保证每天有一名副处级领导负责信访接待。
  (四)领导坐班制度。共抽调了 5名副处级领导,实行一周一人在信访调处中心指挥,沟通协调信访工作。
  (五)督查巡视制度。发挥年初成立的12个信访督查巡视组作用,对各责任单位的矛盾排查、案件办理、问题解决、包保稳控进行轮回式跟踪督办。
  (六)责任追究制度。8月 13日全县信访稳定紧急工作会议上,启动了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
  二、工作机制创新。为切实将上访人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落实到位,宝清县成立了集中处理重点信访案件推进组,下设综合组、农村组、城镇组、涉法组四个专项推进组,分别由县委常委牵头,对全县各类信访案件进行全面排查,逐条研究解决。奥运期间为了解决全县信访工作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问题,县委重新调整了县处级领导信访工作职责,成立了案件排查、解决问题、包保稳控、对上联络、责任追究、综合协调组和综合宣传 7个领导组,各组分别由县委常委牵头;抽调12名县直党委(支部)书记、12名科级后备干部,组成了12个专项督查巡视组,每个乡镇派驻一个巡视组,县直单位集中派驻 2个巡视组,代表县政府对信访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指导、协调、督查、督办和信息反馈。三是成立信访派出所。县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处置非正常上访违法上访无理缠访的意见》,从县公检法部门抽调了 4名政法干警派驻到信访办,成立了信访派出所,加大对无理访、闹访和缠访户的调查取证和查办力度。年内信访派出所先后到北京接访14次,哈市接访11次,接回上访人45人,共行政拘留30人,送学习班12人,遏制了无理上访和缠访户的发生。
  【信访案件处理】
  一、分级办案。根据《关于强化信访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的要求,县信访办对全县的矛盾纠纷每月排查一次,特殊时期超前排查。对排查出来的案件按战线进行分类,逐件落实。小案件由乡镇部门自行研究解决,大案件由县主管领导牵头解决,疑难大案通过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等形式例会解决,并实行了开门大接访。
  二、“县乡村”三级联动。一是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制定下发了《宝清县开展县委书记开门大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通知》。县委书记亲自带头接访,专门约见疑难信访案件,解决重点疑难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政府县长经常深入一线,现场解决信访问题,8月18日在七星泡镇现场办公时,一次性解决了 18件信访事项。副处级以上干部也做到了不定期接访、带案下访、专案约访。2008年,县处级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381件次2 544人次,其中集体访 115批次2 101人次,个体访266件次 443人次,目前已解决337件次2 175人次,正在解决 44件次369人次。二是加大了投入力度。2008年,县财政投入解决信访资金为1 517万元。其中用于拆迁补偿类案件451.4万元;用于环境污染补偿案件46万元;用于土地征用补偿24万元;用于社保资金631.7万元;用于拖欠工资款127.4万元;用于陈欠工程款78万元;用于医疗赔偿21.7万元;用于涉法涉诉案件 136.8万元。仅奥运期间,全县投入信访资金就达 580万元。书记大接访活动已延伸到乡镇和村屯,乡镇主要领导、村级党支部书记都将信访稳定工作放在首位,每周周一县乡村三级同时开门接访,实现了三级联动。
  三、“双百方案”。为了加快信访事项的解决,坚决把上访人稳控在当地,县信访办下发了《宝清县奥运期间信访稳定“双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各责任单位要逐案“百分之百与上访人见面,百分之百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稳控措施”。“双百”攻坚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上访人稳控在当地的目标。通过“双百”攻坚活动,全县各责任单位共化解各类矛盾 226件,其中结案息访139件,部分解决87件。
  四、专案推进。2008年,县信访办以市联办交办的44个重点案件、省联办电报通知的2004年以来进京上访的42个重点人和2008年以来59起进京访案件为主攻方向,按照省市的要求,对重点信访案件逐一落实了县级领导包保,逐一落实了“四逐人”的稳控措施,能够解决的,抓紧推进解决;对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能部分解决的部分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部分,也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对其中历史久远、问题复杂的18件疑难案件,逐案确定一名县级领导包案,抽调机关部门骨干力量,组成了18个重点案件推进组,实行专案推进,年末已解决12件。对重点案件信访人实行了专人专盯24小时监控,随时了解信访人的动向,通过采取专人陪护、专案包保、友情感化、亲情感化、真情感化等多种措施,把上访人稳控在了当地、稳控在了基层。
  【信访防控网络】 奥运期间在原设 4个卡点的基础上,又增设了佳市、哈市两个卡点,安排公安人员、信访干部和责任单位人员共同设卡,实行24小时值班,每个卡点对全县外出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非正常访人员,立即劝阻。6个卡点共截获欲进京上访人员 26人次。驻京驻省工作组积极做好上访人的稳控和劝返工作。成功劝返了43人次,实现了宝清县被重管后进京访的“零”登记。
  【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针对全县集体越级访特别是奥运期间越级访增多的势头,县信访办一方面,坚持依法制访,实施了强制措施。将12名非正常访人员送入信访学习班,由公安部门对年初以来30名无理取闹、越级上访人员进行了行政拘留;另一方面,加大了《信访条例》及法规宣传教育,印发了《宝清县信访人须知》;举办了信访干部培训班,对全县 126名专职信访工作人员和乡镇部门的主管领导进行了专题培训,提高了信访领导和干部依法治防和处理复杂矛盾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能力。
  【信访案件责任追究】 对重点信访案件责任人、责任单位因失职、不作为使重信重访案件得不到有效解决,上访人长期滞留在京在省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对责任单位实行重点管理,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2008年,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发生的 7件次进京非正常访责任单位七星泡镇、文化局、电业局、畜牧局实行了重点管理,对2008年进京的17人次非正常访进行了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对59件进京访责任单位给予了通报批评,免去了一名副镇长职务,严重警告1人,行政记大过2人,诫免谈话17人,通报批评16人。
                                 (供稿 栾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