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宝清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监察局)
中共宝清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监察局)
中共宝清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监察局)
【纪检委领导人】
纪检委书记:许德东
纪检委副书记:于忠年(1月到任)
马瑞富(8月离任)
纪检委常委:王 春
李富春
于忠年(1月到任)
【监察局领导人】
局 长:于忠年(1月到任)
副局长:王 春
【概 况】 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县监察局合署办公,人员编制 44人(在岗人员36人,退养8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1人,常委 4人;内设12个办公室(2008年新成立效能监察室);全县共有基层纪委(纪检组)36个,县直纪委(纪检组)26个,纪检监察干部31人,乡镇纪委10个,纪检监察干部13人。
2008年,县纪委监察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规划》的部署,突出重点、致力创新、惩防并举、狠抓落实、统筹推进,使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2008年,县纪委监察局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的“创新创优、争做党的忠诚卫士和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一是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纪念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回顾与展望”活动;开展了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巡回宣讲,受教育党员干部达 2 000多人;开展了廉政文学文艺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县各地的应征作品40余件;举办了廉政影片《暖秋》巡回放映活动;召开了领导干部廉洁过“两节”暨典型案件通报会,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提醒作用。二是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六上”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赠廉政格言,促廉洁从政”主题活动;开展了“把廉脉”、“敲廉钟”、评选廉洁家庭等系列家庭助廉活动,其工作经验被《中国纪检监察报》采用;在学校开设了廉政教育课堂;建立了农家廉政小剧场,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廉政文化的魅力。三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查处了 2名大操大办的党员干部和32个违纪用车的单位,收缴违纪资金 1.5万元;通报了25名违反机关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对14个单位进行了效能告诫;对国家公职人员拖欠信用社贷款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全县共收缴欠款本息合计472 807.70元。
【查办违法违纪案件】 在实行原有“三联”办案方式的基础上,推行了思想互融、信息互享、手段互补、力量互助、阻力互排、经验互学的“六互”办案模式;制定了《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案件包片联系制度》等七项规章制度,加大依纪依法、文明办案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年初以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216件(次),初核 51件,查处违纪案件25件,其中大要案15件,移送司法机关1件。处分违纪人员25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5人,收缴违纪资金50万元,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 200万元。省纪委《纪检监察研究》专题刊发了宝清县的案件检查工作经验。
【纠正不正之风工作】 一是拓展“行风热线”服务领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行风热线”——“万名公仆服务日”活动,50个参评部门共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 2 186个;直播“行风热线”节目17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272个,解答咨询问题196个,问题处理完结率为100%。二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乱收费、乱设卡、乱罚没”专项整治,严肃处理了7起违纪违规问题;查扣无手续出租汽车 63台、自用车从事营运活动的车辆30台;加强了对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和收费行为的监管,县直3家医院共 58人(次)拒收、上交“红包”金额3.1万元;对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出售假劣农资和药品等案件21起,罚款5.1万元。三是建立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对多年来在纠风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紧密结合实际,制定了纠风工作责任制度、纠风联席会议制度和纠风责任考核等各种规章制度15项,推进了纠风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
【源头治腐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了“四项制度”改革。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项目由以前的688项减少到 101项;事业单位公开招考104人,全部实现了“阳光操作”;对“收支两条线”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查出问题 5个,收缴违纪资金2万元;加大了对“小金库”的清查力度,对 15个违纪违规单位进行了处罚,纠正违规资金230万元;二是全面推进“四项制度”落实。年初以来,全县新建工程项目12项,投资总额12 206.6万元,均采用了邀请招标和公开招标的方式;对国有产权交易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处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15个。三是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征缴、支付、管理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等情况进行了 1次专项检查,保证资金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加大了对非法用地和非法采矿的清理整顿力度,全年共查封非法开办的砂石料场37处,炸毁非法开采矿井126处/次,并对查处的典型案件进行了曝光。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制定下发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十项制度》、《县纪委常委联系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召开了牵头部门专题工作会,落实了部门责任,形成了合力推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新格局;召开了招商引资企业座谈会,就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查处,处理“梗阻”问题15个,为企业减轻负担20万元;二是全力解决“梗阻”问题。制定下发了《宝清县关于清缴文件的通知》,废止一切有悖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全县共清除废止文件63个,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15个,调整收费标准项目38个。三是开展了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百姓”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活动。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在支持地方经济、发挥职能作用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优惠政策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规划出详细的工作目录表,并组织实施。“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共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100多件,处理乱作为案件2起。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一、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五廉”教育,提升队伍素质。(一)读廉政书。选取种类不同的经典廉政书籍供纪检监察干部传阅,从思想上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二)看廉政片。定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用生动鲜明的事例教育纪检监察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谈廉政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党政纪条规,做到纪律法规入脑、入心。(四)写廉政文。规定纪检监察干部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五)做廉政事。结合“双创一争”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贫困党员“帮扶月”、“送温暖、献爱心”实践活动,机关干部共帮扶贫困党员23名,为灾区、贫困山区捐款2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素质。制定了科学、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当年选派10名机关干部分期外出学习和参加了中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建立跟班学习制度,每月抽调1~2名基层纪检干部到县纪委相关工作室进行跟班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供稿 姜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