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领导人】
主 席:王义敏(女)
秘书长:关玉梅(女)
【概 况】 2008年,宝清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县文联)下辖音乐、美术、集邮、书法、舞蹈、摄影、戏剧、收藏、作家和雪松诗社等 10个文艺团体,共有会员1 724名。现有编制6人,其中在岗3人,退休、退养3人。
【农村文艺宣传】 为提高农村文化宣传水平,根据市文联的指示,县文联在每个乡镇选择了2~3个文艺基础较好的村屯作为农村基层文艺宣传阵地,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文艺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的科学观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年末,全县有文艺队伍136个,队员有 5 000人。尖山子乡东红村、夹信子镇向山村文艺宣传队伍发展迅速。这些业余文艺队伍已成为农村文艺宣传的主力军。
县文联为加强对农村文艺阵地的培育和宣传, 3月联合县电视台,为向山村“天天乐文艺宣传队”制作了专题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的事迹,促进了全县小型文艺宣传队的发展。
【文艺协会与诗社】 2008年县文联对原有的9个协会进行了整顿。
县书法协会组建了“挹娄书法部落”,在夹信子镇联合建立了书法创作基地,定期开展创作活动,并与国内书法界增强了交流,该团体已经有国家级会员3名,省级会员7名,为全县书法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县摄影协会重新组建后,队伍进一步壮大,活动更加频繁,作品层次明显提高了。在全县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中,组织了系列采风活动,分别翔实记录宝清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邓国奎、储怀杰、张希斌等人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县美术协会在较好创作的同时,注意了人才培养。在2008年全国美术级别考试中,有14名美术爱好者达到五级以上水平。
县文学创作协会通过开展的各种活动,给会员们搭建了平台。协会以《挠力河》为基地开展了创作活动,激发了康元第、李北均等老会员的创作热情,同时涌现出了于鲜红、周静伟等创作新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面,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诠释各自的人生观点,使《挠力河》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008年,雪松诗社开展诗词讲座6次,诗评1次,创作体会交流 2次;与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迎奥运诗社书协联谊会”1次,创作诗书作品53件。全年交流会员作品300件。会员由16人增至 27人。4月20日,社长张志习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第六届‘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大赛”颁奖大会;同年12月22日,“中华诗词2008年峰会”邀请宝清县雪松诗社副社长孟祥岐参会。全年雪松诗社会员作品发表在各类书刊报纸上49件,其中《北京写作》报上1件,《老年日报》上4件,《挠力河》上41件,收录在《知青诗抄300首》中 1件,《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大赛精品集》中 2件。社长张志习、秘书长王顺岭分别荣获“第六届‘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大赛”二、三等奖;名誉社长刘恩杰、副社长孟祥岐分别荣获“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 110周年全国诗书画大赛”2008丰碑奖。
宝清县文艺协会与诗社基本情况
表政治—6 单位:人
为庆祝奥运会成功举办和改革开放三十年,2008年7月 18日,县集邮协会在邮政局会议室开展了“迎奥运集邮展”,汇集了全县50多名集邮爱好者的精品,其中体育题材的邮票引起县内集邮爱好者的关注。雪松诗社和书法协会共同举办了 “迎奥运诗歌、书法联谊会”;10月1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年联欢会日,美术协会举办“祥和杯”美术作品展。全县的美术爱好者的作品,记录了宝清三十年来的历史变化,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重要活动】 9月13日,为庆祝八五二农场建场五十二周年, 由县文联主办、民族器乐爱好者协会承办,编排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到八五二农场慰问演出。这次演出是宝清历史上第一次由群众性文艺团体组织的对外演出交流活动,不仅密切了场、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宝清群众文艺活动水平。
12月30日,县文学艺术界隆重举行了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迎新年联欢会。这是自宝清文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盛会。联欢会提出了“繁荣宝清文艺,打造文化名县”的口号,使晚会具有鲜明的主题。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文学艺术界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全县文艺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年联欢会
(供稿 潘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