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管理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领导人】
支部书记: 张锡库(1月到任)
主 任:张锡库(1月离任)
裴振同(1月到任)
副主任:张继春(1月离任)
隋国龙(8月离任)
【概 况】 2008年,宝清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发改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跃进全省十强县,建设和谐新宝清”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批准的《关于宝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稳步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年内实现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67.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5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664元。
【年度计划及规划的编制情况】
一、编制了《二○○八年宝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于 2月份被县人代会批准通过实施。
二、编制了《黑龙江省宝清县水稻产业振兴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三、编制了《宝清县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四、编制了《宝清县硅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以现有龙头企业宝利碳化物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硅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五、编制了《宝清县风电发展规划》,根据风力分布情况,初步确定了迎春跃进山风电场、兰棒山风电场、东方红皮克山风电场和宝山风电场4个重点开发区域。
六、启动了《宝清县城市热电联产规划》的编制工作。
【计划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614 90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预计)增长13%。人均GDP14 837万元,比上年(预计)增长20%。
——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 791万元,比上年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 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3.7%。
——外贸进出口额2 2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
——招商引资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562元,比上年增长10%。
——作物总面积1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62.5万吨,比上年增长 7%。农民人均纯收入5 185元,比上年增长8%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2.77‰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万元GDP能耗下降4%左右。
——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数680人。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A)
第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方面的核心任务是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改善乡村环境。要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规模型项目投产达效。推进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连接,形成比较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水稻、大豆、白瓜、甜菜、红小豆、蔬菜种植面积。加强畜牧体系建设,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龙头桥水库灌区续建、人畜饮水安全、通乡通村公路、畜牧繁育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加速工业立县步伐,增强工业对经济的支撑力。要坚持走新型化道路,努力提升全县工业产品的附加值,着力推进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的投达产工作。使企业的产品产量和效益有一个大的增长,为增加税收和就业创造基础条件。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管理工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用现代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精品名牌,以质量和品牌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三,扩大开放,多渠道融通建设资金。要完善招商引资办法,继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年”和“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使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0亿元。做好重点企业利用世行、开行、亚行及其它商业银行的资金工作。要努力做好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工作。切实完善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的领导体系,深入研究国家和省的投资方向与政策,为争取政策性资金创造条件。要引导民间投资投向,进一步完善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活县内民间沉淀资本,培育一批税收型、就业型创业群体。
第四,强力推进大项目转化实施工作,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重点推进硕达白瓜籽加工、宝清中国白瓜籽交易大市场、建设物流中心、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16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推进鲁能煤电化项目、双柳煤田、宝清县热电厂扩建等1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开发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大唐公司风力发电(一期)、开元煤矿、60万吨洗煤、木糖醇等15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前期项目完成考察论证或可研编制。
第五,深化各项改革,从体制上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深化国企、公用事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对集体企业的改制要进行深入研究,为适时改革做好充分准备。要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解决农民老有所养问题。深化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强化基金征缴和监管,努力扩大保险覆盖面;落实好各项参保政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第六、着力解决群众切实关心的实际问题,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大科技、教育事业的投入;要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异地建设项目按时竣工,加强乡、村卫生院所的硬件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要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文体中心建设,力争年内交付使用,使文体中心建设达到标志性工程标准。要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加快生态走廊建设和内河治理的筹备工作。加大城镇排水管网的扩建速度,改善浅表地下水的水质,削减“三废”排放量;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争创计划生育先进县。要强力推进再就业工作。增加岗前培训,特殊劳动技能培训数量,提高就业质量。
【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18.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8.7亿元、13.1亿元和1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9%、10.0%和14.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到了57:20:23。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一)农业。全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5.89万公顷,粮食总产70.1万吨,同比增长19.9%;完成秋整地6.05万公顷,占计划的 115%,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二)林业。新增造林总面积1 000公顷,完成市下达任务的 117%。全县已有国家级生态林6 347公顷,省级生态林 3.49万公顷,地栽木耳、五味子、林下参、文冠果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林业经济的新增长点。(三)养殖业。奶牛、肉牛、生猪存栏出栏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四)新农村建设。全县1个省级试点镇、12个省级试点村的10项工作目标全部完成,被授予“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6 651户,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84.5公里,50个村级活动室建设全部竣工。北岗省级现代农业试点建设项目有序进行,已完成投资5 869万元。
三、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得到改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提升。县属工业增加值实现11亿元,同比增长185%;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亿元,同比增长32%。促进工业经济指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宝利碳化物公司、跃进山铁矿等骨干企业的拉动。煤炭产业已成为全县税收增长的支撑产业,工业主导产品中的精洁米、铁精粉、供热量等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商品流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亿元,完成计划的106.6%,同比增长20.8%;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出口总额完成2 661万美元,完成计划的118.3%,同比增长42.7%。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食品类的商品零售价格上升较快,居民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五、招商引资。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3亿元,同比增长 1.5倍。年内运作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8项,其中,宝清中国白瓜籽交易大市场、人防地下商业街、亿昊米糠油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和交付使用;永康国际商贸城、金科源120万吨洗煤、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 9个项目正在建设;重点推进的前期项目20项,其中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华电风力发电、双柳60万吨煤矿、宝泰煤矿等4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鲁能宝清煤电化项目的1 100万吨露天煤矿,12月份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六、地方财政收入。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53.6%,超额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金融业平稳运行,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30%。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1.8亿元,同比增长78.7%,其中农贷8亿元,比年初增加3.8亿元。
七、民营经济。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5 458户,上缴税金8 889万元,涌现出了工业加工型、市场流通型等一批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
八、城镇建设。完成了城镇给排水续建及道路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万金山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配套程度逐步提高,已申报省级工业示范基地;整治了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取缔了朝阳路、新民街沿袭40余年的“马路市场”,彻底打通了两条次干街道;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及“穿衣戴帽”工程成果显著,尤其是“两节”期间,县城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美不胜收,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节日生活,彰显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
九、社会事业。科技方面实施了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大豆优质丰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碳化硅特种陶瓷材料湿法精制”课题等国家和省重点科技计划 5项,其中建筑用纸面稻草板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教育方面继续深入执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加大了对义务教育扶持力度,使农村教育负担得到明显减轻;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四县之首,二表上线人数达 658人;市考核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全县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1%以内,高中毛入学率达到61.6%。卫生方面投入资金1 400万元,建成了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县级妇幼保健院;实施了总投资650万元的7所乡镇卫生院新建、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达到 99.7%,位居全省前列;体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投资 5 000万元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功能最全的县级文体活动馆。人口自然增长率1.26‰,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69%,高于省定指标6.69个百分点。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建活动,保持了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称号。文化、广播电视、生态县建设、民政、双拥、社保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十、人民生活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5 540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664元,同比增长22.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根据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共发放458人的省内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7.48万元。
(供稿 盖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