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财政局

财政局

财政局



  【领导人】
  总支书记:李世芳
  局 长:隋国刚
  副局长:李世芳(兼)
      付丽华(女,1月离任)
      伊广忠
      王 欣(女)
  【概 况】 2008年,县财政工作紧紧依靠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不断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努力增收节支,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
  【财政收入】 2008年,加大了组织收入力度,建立了重点税源监控机制,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规范契税征管,完善煤炭企业产量信息监控,管住收入源头;加大了非税收入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收入实现了“一个突破,三个两年翻一番”(即:财政总收入突破8亿元大关;全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7亿元、国地两税2.4亿元,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 82 216万元,比上年61 269万元增长34.19%。
  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7 083万元,比年初预算12 791万元增长33.55%,其中工商税收完成9 255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4.18%;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2 120万元,占收入的12.41%,非税收入完成5 708万元,占收入的33.41%。一般预算收入比年初预算超收4 292万元,超收主要是:工商税收1 269万元,烟叶税562万元,契税359万元,耕地占用税 99万元,固定资产变价收入1 020万元,罚没等非税收入983万元。
  【争取资金】 县财政局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扎实推进财源建设。一是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进财源大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2008年有 3户企业纳税超千万,其中跃进山建龙矿业纳税突破 1 8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三通一平。二是县财政部门向上全力配合各部门共争取政策性资金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财政保障】
  一、保障了人员工资和基本公用支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了机关工作正常运转。
  二、保障了“三农”投入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 1.4亿元,良种补贴1 190万元;二是农业机械化试点及农业保险支出400万元;三是泥草房改造及新农村试点村建设1 100万元;四是农业三项重点工作及兑现惠农政策支出1 348万元;五是进一步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有效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状况,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
  三、保障了社保体系建设。支持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惠及城乡低保对象1.45万人;将集中和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年生活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 400元和1 800元。用于农村社会救济48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652万元,就业补助1 283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 169万元。解决离休干部陈欠药费194万元;提高了离休干部护理津贴标准,并给予了补发;对企业副科级以上退休人员工资进行了补差,对全县8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补贴。
  四、保障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全年支出 1.8亿元,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城乡教育差别进一步缩小;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2 904万元;校舍维修437万元;发放寄宿生补助189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 741人;偿还一高及县直四所中学宿舍楼基建款1 500万元。
  五、保障了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全县计划生育事业支出达到人均19.5元标准,落实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奖励补助”政策支出122.4万元;体育馆建设3 917万元;支持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人民医院建设,改善医疗设备条件;妥善处置了婴幼儿奶粉事件、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
  六、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土地收储、城市给排水、油路、城南广场、烈士陵园、公安技防建设等共计支出6 400万元。
  七、保障了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用于公路建设6 100万元;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7 000万元;发放油补730万元,有效缓解了油价上涨;通过压缩支出,筹集110万元,确保了四川对口援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县长朱海涛(左一)视察泥草房改造工程
  【财政体制改革】
  一、政府投资评审领域进一步拓宽。共完成预算审查项目 31个,核减金额459.7万元,平均审减率达128%。
  二、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推进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发挥了政府采购职能作用。全县政府采购实现3 813万元,综合节支率8.6%。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得到推进。完成了由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2008年共计有47家预算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
  四、专项管理得到强化。对财政供养人员、遗属补助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共核减死亡人员72人,年节约资金65万元。城乡低保资金、优抚资金、涉农资金全部实现“一折通”发放。开展财税大检查,全年共清缴税费 1 100万元。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完成财政系统网络升级改造,确保了财政信息安全。
                                 (供稿 董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