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商行政管理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领导人】
  党组书记、局长:李甲辰
  副局长:马 海
      王 飞
      王宝良
  纪检组长:张远河
  【概 况】 宝清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工商局)是直属省工商局垂直管理的正科级单位。局机关内设 10个股室(办公室、财审股、纪检监察室、党办、法制股、登记注册股、监督管理股、市场管理股、商广股、公平交易股)和2个直属事业单位 (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下设11个基层工商所(农贸所、胜利所、真理所、和平所、建设所、车辆管理所、青原所、小城子所、朝阳所、煤管所、七星泡所)、1 个经济检查大队、1个稽查大队和 1个民警队,共有干部职工136人,其中在职102人(公务员83人,工勤9人,事业10人),离退休34人。
  县工商局按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9月1日起正式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截止“两费”停征前,共完成行政性经费收入 2 338 090元。其中:市场管理费271 562元,个体管理费1 939 504元,企业登记费 106 300元,个体登记费16 510元,工本费4 213元。
  【市场主体准入】 县工商局一是全面实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保证登记注册质量;二是创新服务理念,推行上门年检,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全县共有内资企业473户,注册资金56 931万元。其中:国有企业213户,注册资金21 370万元;集体企业106户,注册资金4 699万元;股份合作企业38户,注册资金 2 083万元;公司94户,注册资金28 779万元。另外,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户,注册资金 1 216万元。成员总数71人。私营企业337户,注册资金79 662万元,从业人员 9 615人。其中:公司298户,注册资金46 498万元;分公司44户;合伙企业6户,注册资金266万元;个人独资企业33户,注册资金2 898万元。个体工商户7 595户,注册资金24 753万元,从业人员10 956人。
  【市场专项整治】 全省工商系统开展了食品安全、广告市场、农资市场、打击传销、商标侵权、商业贿赂、粮食市场、重要商品市场、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早晚市和农村大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县工商局按照全省工商系统开展的十大专项整治行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创新监管为动力,充分履行监管职能;认真落实国家总局提出的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使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和安全的消费环境。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中,立案查处各类农资案件 7起,罚款22 500元;清理无照经营78户,取缔无照经营7户,补办营业执照71户,查处无照经营案16件,罚款26 700元;全年共检查各类广告 223条,其中,检查药品、保健品、医疗广告116条,农资广告172条,其它广告149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 52条,限期整改 14条,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7件,罚款8 500元,收缴违法印刷品广告3 000余份;查处种子商标侵权案件2起,罚款2 400元;扣缴过期食品、劣质食品400多公斤,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件,罚款15 400元。
  9月 11日,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曝光后,国务院和国家工商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奶粉市场监管的紧急通知,县工商局迅速对全县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检查,对经销婴幼儿奶粉的经营单位和进销台账等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商场、超市、食杂点,包括学校、宾馆、医院内部的食品经销点和农村小食杂店重点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奶粉责令立即下架退市,禁止销售并就地封存登记。共查处三鹿、圣元、雅士丽等不合格奶粉 388公斤,查处伊利不合格液态奶 98公斤。同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开通了24小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并通过媒体及时向全县发布消费警示,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宣传,将国家检测出的各品牌的问题奶粉批次在各大商场、超市进行了公示,并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对9月 14日前生产的所有品牌奶粉全部进行了下架退市。通过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 440件,罚没款总额324 750元。其中一般程序案件84件,罚款210 750元;简易程序案件1 366件,罚款114 000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农机配件市场执法检查



             工商局执法人员在检验食品质量
  【消费维权工作】 2008年,县工商局、县消费者协会,按照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与责任年”的工作部署,一是开展消费维权工作。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 247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344件,调解成功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万余元。
  二是对已建立的65处 “12315”申诉举报维权站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证实,多数较好发挥了职能作用,能够接待本村或其他村屯消费者的咨询,并提供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农村消费者投诉,有效地化解了消费纠纷,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三是引导企业参加“守合同、重信用”评选活动。教育企业经营者和个体经营者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引导和鼓舞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自觉守信用、讲信誉,增强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县工商局为中国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北大荒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6户企业申报了市级“重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为宝清县鑫兴农贸城、永祥商城、家乐购商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了三星级文明市场;为学臣海鲜摊床、菲菲箱包商行、祥合大药店申报了市级文明诚信经营者。通过评比活动,促进了经营业户的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了经营者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工商局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
  【社会服务】 一是服务于招商引资工作。在登记注册大厅设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专窗,对招商项目实行专人接待,全程服务,先后为 4户外资企业办理了登记注册手续,为27户招商企业上门办理了年检。二是服务于再就业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发照;对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公示。截止年末,全局共为下岗失业人员核发营业执照 54户,免收登记费、工商管理费近3万元。三是开展打造县域优质产品品牌工作。鼓励现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开展“重商标、创名牌”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以品牌效应,带动企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经纪人健康发展,已有百余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城乡之间。采取降低或取消登记门槛,免费办理《营业执照》等措施,开辟了注册登记的绿色通道。全县已成立了夹信子毛葱协会、白瓜籽协会等产业协会,为农民引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把农民的水稻、玉米、白瓜籽、毛葱等推向了市场,把产业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信息化建设】 县工商局依据省局提出信息化建设“三三工程”的要求,以信用分类监管基础工作为重点,通过完善制度、增添设备、升级软件,提高全局信用信息数据质量。
  一是继续完善经济户口,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数据录入与绩效考评有机结合的工作原则,做到了谁巡查、谁办案、谁登记、谁录入,全面及时地做好信用信息的采集;以经济户口基本信息为基础,进一步整合注册登记、日常巡查等信息资源,全面及时地录入信用数据库。
  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库。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信息中心、注册登记股、监督管理股牵头,组织相关股所人员对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数据进行了清理和完善;按照市局要求,保证入库数据电子档案、企业纸质档案、业务系统登记内容三方面事项完全相符。
  三是规范动态信息的录入和更新。认真贯彻国家总局“谁登记谁录入、谁监管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要求,重点解决只监管、不录入,只处罚、不录入和录入不及时等问题,监督和规范了企业动态信息录入工作。
  【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以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权为公而使。二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了系统干部理论教育工作。 年初制定了干部理论学习计划,为干部订阅了 《工商行政管理》、《中国工商报》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书籍,并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集中辅导与分散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工商业务结合的方法,使理论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开展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县工商局规定每名干部职工都要根据自身工作需要,选修两门专业法律法规,由局党组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自学内容和个人学习笔记进行检查。三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对查封扣押、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证照办理等行政行为加强了监督监察,有效地规范了系统干部的执法行为。四是深入开展了作风纪律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以“八查八看八带头”为主要内容的实施方案,推进了作风纪律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强化干部作风、健全惩防体系入手,进一步完善了事务、财务、执法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以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为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惩防体系建设。加强了纪检监察工作,从局到所,明确了专(兼)职纪检员,负责办理日常事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其他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把惩防体系覆盖到各执法环节,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使廉政工作落到了实处。



                  商标法培训现场
                                 (供稿 张树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