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审计局 【领导人】
局 长:沙 闯
副局长:李成发
胡淑华(女)
【概 况】 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审计工作会议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审计厅提出的 “11557”工程的贯彻实施,认真开展了以预算执行为重点的审计项目,圆满完成了年度审计工作任务。计划审计及调查43个项目,全年实际完成43个项目,涉及的单位55个,其中,常规审计项目3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31个,省厅授权项目9个。查出违纪违规资金4 600万元,上缴财政50万元。编发审计信息 31篇,被省现代审计与会计、审计信息交流采用8篇。撰写审计论文2篇,被现代审计与会计编辑部采用。
【预算执行和乡镇决算审计】 (一)突出财政分配与预算管理审计。针对预算编制内容不细、批复时间过迟,预算执行中追加过多等问题,加强了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情况的审计。(二)突出地方税收征管审计。在对地税局税收征管审计中,重点揭示和查处税收会计信息失真、地税部门在税收征管和稽查过程中对税款应征未征、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而未计加滞纳金等问题。(三)突出对预算执行单位的延伸和大额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何加强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提高资金核算水平及使用效益等建议,得到了人大、政府的肯定,收到了较好成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是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坚持突出重点部门、重点人员、重点岗位,使领导干部经济审计由对离任领导的审计向在任领导任中审计延伸,常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投资决策效益审计延伸,达到了以点促面、关口前移、提高质量、深化监督的目的。二是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强化审计延伸和调查职能,对严重的经济违规问题,一查到底,认真剖析。三是以源头治腐为基点,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分析和审计建议的可行性研究,促进有关部门完善管理,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入。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等有效形式,加强与财政、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沟通,使审计、财政、纪检、司法监督有机结合,特别是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共同研究、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促进综合管理。2008年,县审计局通过对31名领导干部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 540万元,直接责任360万元,主管责任1 180万元,并如实的向县委和县政府进行了汇报,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中的作用,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市审计局长杨会东陪同省厅领导检查农业开发资金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县审计局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按照省审计厅的工作安排,采取全程跟踪的方法,计划统筹,科学安排,组织人力,抢前抓早,重点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全过程监督;重点对工程造价、工程管理、设计变更、定额调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审查;全年审计查出 430多万元项目资金不落实问题,并进行了处理处罚。
【省厅授权审计项目】 县审计局完成了宝清县税收计划和税收征管情况、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查审计、村官经济责任审计、环保排污费审计、交通征费稽查系统收费及财务收支审计、体育彩票公益金审计、 “五险”调查以及集贤县人民法院2007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等8个省厅授权项目。审计发现漏缴税金、应征未征养路费收入、帐外资金等问题。县审计局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查审计,县审计局安排 4个审计组,历时三个多月时间,深入全县乡镇村屯,逐笔核实债务及利息的真实准确性,圆满地完成了省厅交办的工作任务。有效的解决了政府及债务人的后顾之忧。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 县审计局包扶宝清县万金山乡农业场村,根据县审计局的经济状况和农业场村的实际情况,帮助研制了新农村建设方案,并出资 2万余元为农业场村购买了步道砖,使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中心工作】 全年,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专项检查、财税大检查工作,安排干部参加了宝清糖厂、热电厂改制的审计;会同县财政、监察等部门对商务局、粮食系统所属部分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为县委、县政府做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供稿 姜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