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开发办公室

农业开发办公室

农业开发办公室



  【领导人】
  党支部书记:姜文新(12月离任)
  主 任:张连峰
  【概 况】 宝清县农业开发办公室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规划,积极争取资金,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突出贡献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帮建单位”、“县直争取政策性资金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建设资金】 县农业开发办当年确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个,总投资1 200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891万元(中央及省财政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县级财政匹配资金 6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49万元。
  【项目建设】
  一 、兴东小区建设。兴东小区位于龙头桥灌区中部、宝清镇东北约 16.5公里处。项目区西起青原镇兴东村,东以青山二排干为界,北到青山二排干的四支沟,南至青山二排干的六支沟。项目区总面积1 2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93公顷,其它占地 507公顷。项目区辖青原镇的兴东、富强两个村屯,农业人口0.13万人。按照项目批复计划,总计投资 665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490万元,县级财政匹配资金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40万元。全年实施旱改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为693公顷。开挖疏浚排水干沟1条,长5.85公里,完成土方8.77万立方米;排水支沟2条,长8.65公里,完成土方7.60万立方米。开挖疏浚干渠1条,长3.44公里,完成土方4.31万立方米;支渠2条,长9.1公里,完成土方9.90万立方米;斗渠9条,长 22.3公里,完成土方8.19万立方米。建田间构造物23座,其中农桥 2座、分水闸 3座、无基涵洞18座。完成渠道衬砌3 000米。修主干路14.0公里。修田间路 12.0公里。购置农机43台,育秧棚 100栋。建仓库500平方米,晒场1 000平方米。营造农田防护林 20公顷。引进水稻良种3万公斤,培训人员3 0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 500册。
  12月25日,兴东小区建设工程通过验收。项目建成后,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了种植结构,粮食平均亩产由原来的335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年增产粮食172万公斤,年增加农业总产值378万元,农业收入纯增132万元,人均收入增加1 015元。
  二、优质蔬菜种植基地。特色蔬菜种植基地位于宝清县青原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项目涉及庆东、青山、前进、兴东等4个村屯,受益农户290户,人口930人,劳动力493人。项目总投资274万元,内含中央及省财政投资201万元,县级财政匹配资金1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9万元。全年改造中低产田430公顷。建成育秧日光温室3栋,总面积 2 000平方米;配置农用运输及原料处理机械16台件。新打机电井4眼;购置微喷设备500套,贮水罐50个,仪器设备12台套,食用菌用品5万个;建成移栽苗床3 000平方米,床架2 800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1公里,购买变压器1台;开挖排水沟8公里;建涵洞3座;修路5公里;营造农防林4.67公顷。引进良种100公斤,菌种5 000瓶,组织人员培训1 000人次。
  引导群众利用水稻育秧棚进行蔬菜返季种植,新增蔬菜产量385万公斤,其中大棚菜 91万公斤,露地菜294万公斤。年增加农业产值489.6万元,纯增农业收入 400万元,受益农民可人均增收4 123元。
  三、青原镇庆东村农机合作社。该项目选建在青原镇庆东村,是全省确立扶持的30家之一。按照省农业开发办的要求,以庆东村村民为入股对象,采取以土地入股和大型农机入股等形式组成农机合作社,集中经营土地67公顷。全年通过政府采购和自主购置,农机32台套,其中大型3台,小型29台。 大型机械有洋马收割机1台,福田804拖拉机 2台。小型机械有液压翻转犁1台,水稻打浆平地机2台,小型收割机4台,2ZT—7358B型水稻插秧机20台,小型配套农具2套。新建库棚面积400平方米,主、副油库48平方米,办公室和驾驶员休息间120平方米,修建围墙210延长米。项目总投资135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投资100万元,县级匹配7万元,参股自筹资金28万元。合作社于2008年 4月20日成立,农机作业服务参照当地农机作业收费标准,实行让利项目区内农户20%的价格提供作业服务。全年完成该村机耕800公顷,机插 300公顷,机收330公顷,全村耕、插、收三大农机作业率分别达到100%、38%、42%。实现年经营总收入109万元,年创收15万元,带动受益农民户均增收1 428元,人均增收373元。
  四、庆东水稻良种扩繁及高产示范区。项目实施地点为宝清县青原镇庆东村,涉及农业人口700人,农户200户,劳动力340人。该项目投资68万元,内含中省财政投资 50万元,县财政配套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4万元。当年引进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龙粳14号原种2 000公斤,垦稻12号原种 1 000公斤,绥粳4号原种1 000公斤。从东北农业大学引进“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二段式育秧”、“钵育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四项先进适用的技术,推广和使用了“三大优良品种”,辅以机械插秧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田间管理措施,使水稻栽培达到均质、多蘖、壮秧、高产、优质的效果。在田间配套工程上,完成高效节水渠道衬砌0.4公里,购置工厂化育秧棚2 000平方米,整修田间路2公里。此外,购置插秧机4台,脱粒机2台,水稻种子清选机1台,佳多频振式杀虫灯40盏,培训设备2套,种子检验仪器设备6台件,并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400人次。
  通过采用“二段式育秧”、“钵育超稀植”和“三超”栽培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限量使用农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残留,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土壤的透水、蓄水能力明显提高,水稻生产的土壤环境得到了改善。项目达标后,年繁育水稻良种67公顷。全年生产水稻原种6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 240万元,满足了项目区水稻生产的良种需求,有效解决了水稻种子老化、退化的难题。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率达98%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10%。带动农户350户,实现人均增收185元。



               兴东小区道路与水渠工程



  9月3日,国家农业开发办联合调研组到省千亿斤粮食产能低产田改选工程宝清项目区进行调研



              日光温室内移栽的优质蔬菜
  【新农村帮建】 2008年,按照省农业开发办新农村帮建“一帮三年”的工作部署,县农业开发办第三年对青原镇庆东村实施帮建。全年完成投资58万元,其中中省财政投资50万元,群众自筹 8万元。在实施村屯环境治理工作中,县农业开发办印发了《庆东村巷道治理工程民意调查卡》,对全村 308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到了大多数村民响应,在巷道铺装过程中一次性筹集现金24 800元。全年实施建设日光节能温室1栋,修田间路3公里,新修通校路 3公里,完成巷道铺装12公里,外购景观杨300株,绿化了村屯。
                                 (供稿 荀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