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畜牧兽医局

畜牧兽医局

畜牧兽医局



  【领导人】
  党总支书记:葛传生(3月到任)
  局 长:于忠年(1月离任)
      赵 富(1月到任)
  副局长:葛传生
      赵东方(3月到任)
  【概 况】 2008年2月 15日畜牧总站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同时对原来站、办、院所重新整合,内设办公室、法制信访办公室、政策理论室;下设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宝清县草原监理站、宝清县畜牧站、宝清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宝清县饲料工业办公室、宝清县家畜繁育指导站7个站所。现有干部职工148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51人。
  12月,全县奶牛存栏10 525头,同比增长71%,出栏78头,同比增长1.2%;肉牛存栏145 369头,同比增长36.9%,出栏67 799头,同比增长3.9%;生猪存栏 435 483头,同比增长67.6%,出栏672 543头,同比增长65.7%;山绵羊存栏 340 563只,同比增长17.8%,出栏360 822只,同比增长 42%;家禽存栏219.67万只,同比增长31.2%,出栏407.55万只,同比增长47.5%。其中,大鹅存栏38.66万只,出栏90.21万只。肉类总产量63万吨,蛋类总产量 0.9万吨,奶类总产量1.9万吨,羊毛565吨,羊绒42万吨。总产值达16.9亿元,比上年下降2.88%。
            2008年宝清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表农业—13                   单位:头、只、万只、个、万元


  
            2008年宝清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表农业—14                          单位:头、只、%


  
  【畜牧体制改革】 畜牧兽医局以机制创新,强化服务体系,为推进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把防疫站、兽医院和新建立的化验室、疫情测报中心合并成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二是利用国家一些优惠政策,服务于养殖户。实行了繁育母猪补贴政策,建立了奶牛养殖档案和畜牧业贴息贷款等举措。三是健全监督机构,加强市场准入新产品检查和屠宰点检查,实行了对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强化了动物运输环节的监督管理。四是种畜场完成了第四轮土地调整,将承包期定为21年。
  【小区基本建设】 按照“以草定畜、标准养殖、配套发展”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稳步推进”的原则,走小群体、大规模,“一村一品”的畜牧产业化发展道路,转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一是大力发展以牛羊猪鸡为主,适销对路,效益显著的养殖业;二是抓重点项目储备。全县共发展各类适度规模养殖户669户,建设养殖小区 2个,上报3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和2个标准奶牛场建设项目,申请1个草原品种审定项目、到位 1个生猪标准化项目。



        12月7日,市畜牧局局长康元忠检查福通奶牛园区生产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县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 推行了“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责任制。县长与各乡镇长、畜牧兽医局长与各乡镇长、包片领导与包乡技术干部,各乡镇畜牧站长与村级防疫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把防疫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村、户。确保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工作目标。二是建立健全了各项防疫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制定了《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制度》、《重大动物疫情责任追究制度》,为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机制。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素质。县畜牧兽医局把提高防疫员的素质,增强防疫队伍的战斗力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提高防疫质量的关键来抓。四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物质贮备。春防工作,共投入防疫经费 100万元,其中40万元作为与省畜牧职业学院联合开办村级防疫员大专班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强化县、乡、村三级防疫设施建设和县动物疫情测报站建设。为县乡两级畜牧站配备了车辆、电脑、冷链设备,给村防疫员配备保温箱、防护服、冰箱、消毒锅等防疫物资。免费发放耳标26.4万余枚,猪口蹄疫苗13万毫升,牛羊口蹄疫苗25万毫升,禽流感疫苗65万毫升,猪瘟疫苗10万头剂。
  【疾病安全防控】
  一、大牲畜解剖。先后解剖马1匹,羊6例,猪23例,禽类210余只,貉2只,兔25只。
  二、牛羊布病及结核检疫。全年共检测羊布病1 550头次,奶牛布病和结核661头次。
  三、牲畜重点传染病抗体检测。全县大牲畜口蹄疫检测415头次,猪瘟和口蹄疫156头次,鸡新城疫和禽流感309羽,马传贫100匹,鼻祖点染100匹。
  
  四、动物治疗。犬245只,大小手术18例。



   县政法委书记薛秀平(左二)检查指导畜牧兽医局创建法制环境宣传活动
  【其它重点工作】 一是进行了奶牛普查和奶牛良种补贴工作;二是开展了母猪人工授精工作,全县已建成母猪人工授精站 3处(七星河乡杨树村、宇成种猪场、宝清镇华康牧业猪场);三是加强了草原建设工作。首先建成建筑面积 600平方米的农业部(宝清)草原物资储备库;其次,扎实推进草原生态动态监测,为草原治理、改良提供科学的依据。受农业部畜牧总站委派,宝清县开展了豆科牧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全县人工种草666.67公顷,其中紫花苜蓿 400公顷。青黄贮工作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建青贮窖到位资金37.2万元,新建青贮窖36 700立方米,总贮量6万吨以上。再次草原防火连续20年无草原火灾。
  【行政执法】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全年开展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7次,发放畜牧法律法规、养殖知识等传单7 000张。二是加强普法知识教育。今年组织集中法制学习6次,参加上级培训人员35人次,邀请专家培训3次,受训人员达200多人次。三是建立健全执法制度,改善执法条件。依法开展了检疫执法工作。全年屠宰检疫生猪18 276头,牛1 275头,羊5 108只,禽144 280只;无害化处理病害猪肉2 150公斤,牛肉65公斤,羊122只,禽594只。在种畜禽市场管理工作中,取缔无证经营配种站点2处,查出不合格冻精300多支。在规范和整顿兽药工作中,出动执法人员34人次,下发宣传资料400份,取缔无证经营兽药店 2家,无证动物诊疗所1家,没收销毁兽药价值人民币2 487元。在饲料专项整治工作中,出动执法人员176人次,立案调查8起,没收非法经营的饲料产品1.6吨。在草原执法工作中,接受群众举报案件80起,调查属实案件13起,处理违法当事人14人,查扣开垦机械3台,恢复植被33.33公顷。移交司法机关案件1起,申请法院执行案件2件,处理草原纠纷案件5起,结案4起。
  【党建工作】 县畜牧局党总支以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党87周年为契机,在抓好行风政风建设的同时,开展了经常性的文明创建活动。年初,畜牧党总支调整了下属5个党支部(机关党支部、联合党支部、疫控中心党支部、动物卫生监督党支部、老干部党支部)。 在行风政风建设中,一是加强了廉政监督,二是加强了效能监察,三是加强了执法监督。在“献爱心、做贡献”活动中,全体职工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8 200元,缴纳特殊党费 4 500元,为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建设捐赠5 900元。
  【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花费30余万元改善了办公环境,重新装修了暖气,安装了程控电话10部,配备了电脑29台,打印机7台,传真机3部等先进办公设备。投资 8 000余元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订报刊杂志、各类资料的经费达3万余元。3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供稿 李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