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领导人】
  党委书记:刘继禄(12月到任)
  理事会主任:宋 毅
  监事会主任:夏洪奎(3月到任)
  理事会副主任:刘继禄(12月离任)
         高丽霞(女)
  纪检书记:张广春
  【概 况】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县人民政府编制委员会单列的正局级事业单位。机关设立5科3室,即:合作指导科、财审统计科、经济发展科、人事劳资科、保卫科、党委办公室、理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与理事会办公室合属办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办公室。所属企业21个(专业公司6个、商场2个、加工厂1个、基层供销社12个)。资产总额5 940万元,负债总额5 452万元。
  2008年,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供销合作社年初工作部署,坚持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搞活企业经营、促进资产运营和效益提升为目标,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2008年,工业品销售额实现 3 761万元,比同期 2 842万元增长36.62%;农副产品采购额实现2 907万元,比同期2 144万元增长35.83%;废旧物资回收额实现378万元,比同期302万元增长26.72%;利润额实现33.8万元,比同期10.8万元增长212.9%。
       2008年宝清县供销社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及资产状况表
  表商贸业—5                            单位:万元



  【改革完善机制】
  一、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以资产(企业原有经营场地和办公室、会议室通过改造装修)对外租赁为主,同时有经营特殊权的企业(化肥、农药、烟花爆竹、废旧物资回收等)实行自营、委托经营和联营等不同的经营方式。
  二、干部管理机制。2008年,干部任用实行了聘任制。对机关各科室科长、主任、县直公司、商场经理和基层供销社主任破除原有职务及干部、工人界限,一律实行聘任制。被聘任者由职工代表定期评议工作表现,党委年终进行考核,胜任者继续留任,不胜任者自动卸任。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为做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县供销合作社年初召集有关企业了专门研究部署。由生产资料公司所属第四商店为联合经营中心,以全县12个基层供销社的门市部和 111个农村超市、农资农家店、村级综合服务站为销售终端,实施了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生产资料统一组织货源、统一市场价格,分别进行经营销售的经营模式。由于货源大部分从厂家和省生产资料公司购进,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中间环节。进口了美国二胺、俄罗斯产二胺、国产二胺、大庆产尿素、撒可富磷酸二胺、氯化钾肥、硫酸钾肥、倍丰复合肥和思丰水稻肥、思丰大豆肥等专用肥,年销售量实现 12 900吨,比上年13 960吨减少7.52%;精稳杀得、普施特、苯拿松、禾大壮、奈安、恶草灵等农药销售量实现 132吨,比上年123吨增长7.32%;大棚膜、地面覆盖膜等农用膜销售量实现108吨,比上年99吨增长9.07%;喷雾器销售量实现113台,比上年82台增长37.8%;镰刀销售量实现346把,比上年 297把增长16.26%;锄板子销售量实现544片,比上年469片增长15.96%。
        2008年宝清县供销社系统主要生产、生活资料供应表
  表商贸业—6                     单位:吨、台、把、片、辆



  【农副产品收购】 县供销合作社在全系统开展了以农副产品分购联销方式,促进了农副产品经营。确定以农副产品经营比较活跃、销售渠道比较广的土产公司为分购联销龙头企业,以各基层供销社和全县32个比较大的村级综合服务站 (宝清镇十八里村综合服务站,七星泡镇义合村综合服务站,三合村综合服务站,七星河乡常张村综合服务站,尖山子乡尖东村综合服务站,万金山乡兴国村综合服务站等)为分购联销点。各分购联销点按“三定”(定收购品种、定收购标准、 定收购价格)要求把分别收购的农副产品集中到龙头企业或对离县城远、收购量大的就地以龙头企业名誉进行外销。从而使各分购联销网点都能借助龙头企业选择的最佳渠道去销售农副产品。分购联销点的建立解决了各经营网点分散、收购量小、销路不畅、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农副产品经营效益这一实际问题。2008年,白瓜籽收购量实现 1 637吨,比上年1 494吨增长16.36%;角瓜籽收购量实现1 205吨,比上年1 036吨增长 16.25%;红小豆收购量实现955吨,比上年796吨增长20.42%;葵花籽收购量实现427吨,比上年342吨增长23.46%;芸豆收购量实现387吨,比上年314吨增长26.32%。
  【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创建现代流通网络,加快“新网工程”建设,按照上级供销合作社关于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乡镇村屯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采取发展新网络与提高原有网络服务功能相结合的办法,推进了网络发展。县组建了各类服务网络累计133个(供销超市、农资农家店、村级综合服务站111个,供销社门市部和专门从事化肥、农药、农膜的经销部门22个)。新组建的有2个(尖山子乡供销社供销超市、青原镇供销社第三生产资料经销部)。 朝阳乡灯塔村、万金山乡万龙村、七星泡镇平安村、尖山子乡东红村等6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经过改造扩建营业面积有了新增加,经营品种由过去的以副食、日杂用品为主,增加到农用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四大类别。服务网络已成为当地流通领域中的主体,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的物资需求。
  【企业资产管理】 为加强企业资产管理,保证资产保值增值和提升资产利用效能,县供销合作社对所属企业资产进行了全面盘点清查,进一步完善了社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社有资产管理台帐、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备查账,明确各企业不得以社有资产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经济担保或抵押,不得擅自处置社有资产。为提升资产运营效益,宝清镇供销社将 340平方米大统子平房(原营业室)维修改造成9个门市房对外租赁,使年租金收入由原来的2.8万元增到48万元,这既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又美化了市容。七星泡镇供销社通过引进社会资金和自筹资金相结合办法对饮食服务站(原国营饭店、旅店、糕点厂、照相馆、冰棍厂、酱油房等)进行改造,使原来的620平方米平房,改造成3 260平方米住宅、商服为一体楼房。资产改造后,扣除社会集资应得资产外,社有资产年租金收入由原来的3.2万元增加到 28万元。尖山子乡供销社、七星河乡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和土产公司等企业,对原有营业室、仓库、办公室、会议室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维修改造,资产利用效益大大增加。
  【招商引资】 2008年,为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料公司闲置的办公楼,县供销合作社从 2月初开始,指派专人多方联系,多次洽谈,与佳木斯一投资方达成协议,兴办了诊治面积 1 380平方米,投资额 620万元(包括CT、彩超、心电检测仪等医疗设备)的私立祥合医院,经黑龙江省卫生厅批准,于10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即提高了企业资产利用效益,又为城乡广大人民就医提供了方便。为进一步壮大农副产品产业,提升农副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县供销合作社借助多年从事农副产品经营的外界关系及信誉,积极主动的与台湾谢氏集团多次协商达成协议,于10月10日签约投资 300万美元,兴建农产品食品加工即南瓜深加工基地项目。
  【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县供销合作社党委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水平,在学习方式上,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以党支部为单位,确定每月初的第一个星期一下午为集中学习日,按学习内容党员备课轮换上讲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交流感想、共同提高;利用党员电化教育阵地,按照年初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规划日程,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警示教育、“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对所属10个党支部书记、委员进行培训和参加县委党校办班代培,先后三次有32名党支部书记、委员接受培训教育。基层党支部各项活动有方案、有措施、有总结。在纪念建党87周年的时候,机关党支部、供销商场党支部和土产公司党支部等开展了党员奉献日活动,共有48名党员走上街头,悬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再塑供销人新形象”横幅,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介绍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具体措施,科技致富项目、怎么样使用化肥农药和识别真假化肥农药常识,并做到不厌其烦,耐心细致,使更多的人了解、掌握供销合作社工作职能。开展扶贫解困和向灾区献爱心活动。组织所属支部党员向下岗困难职工进行“一帮一”扶助;2008年共有26名党员向下岗困难职工支助款物折合人民币 6 850元;为33名下岗职工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县工会、民政部门为28名下岗困难职工家庭办理特困证,减免了就医费用和子女上大学费用;为患大病的职工宋丽梅、赵玉才向民政部门争取资金4 000元。有49名党员干部先后3次向四川灾区捐款15 800元(其中以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形式捐款8 311元)。
                                 (供稿 张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