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建设局
建设局
【领导人】
党委书记:袁兆华
副书记:于 海
纪检书记:王宝平
局 长:王宪军
副局长:闫茂林(12月离任)
周 滨
【概 况】 宝清县建设局是县政府主管城乡建设的行政管理部门。内设建工股、城乡股、审计股、人防办、党政办公室。下辖城建处、环卫处、房产处、自来水公司、拆迁办、园林处、一建公司、建安公司、设计室、质量监督站、安全站、检测站、装饰办、墙改办、散装办。全系统在册职工1 374人,其中干部325人,工人938人,临时工(合同工)111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全年共修建中央大街、利民街等硬质道路 10条,总长4 267延长米,面积42 108平方米。新建了中央大街东段的道路,既使挠力河老桥两端道路全部变成了硬质路面,又贯通了通往万金山乡的通乡公路,有效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拓宽改造了新华路两侧非机动行车道;建设了新华路向北延伸的第一条景观大道。进一步深化了城市共建工程,发动各部门和宝清镇开展了“背街巷道”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巷道73条16.9公里,超额地完成了年初30条11.5公里的工作目标。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800余万元。
二、城镇给排水工程。一是给水工程。一、三水源新建深井泵站3座,敷设井源联络管827米;三水源变压器由200安培增容为315安培,保证了给水用电;完成宝密路、解放路、永康商贸城给水管网改造2 140米。二是排水工程。全年共完成地下排水管路 8条12.54公里,其中,北二路排水主管网一条长度 9 879米,可为文体中心和永康商贸城接通排水系统,同时也为城区向北扩展打下了基础。全年给排水工程投资总额为1 300万元。
三、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绿化工程:主要以公园、景点建设、城市道路行道植树和栽花为重点,春季共栽植树木2 707棵,摆放花盆 7 000余盆,种植草坪5 700平方米;冬季继续推进大树进城工程,重点完成了新华路和中央大街绿化,共栽植云杉 427棵;亮化工程:主要以中央大街、新华路等主要街路路灯改造和楼体亮化为主,共新装改造路灯 212盏;主要街路两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楼体全部进行了亮化改造;同时加强了新建楼房的楼体亮化管理,对新建楼房未达亮化标准不予验收。时尚家园高层、汇龙时代广场、物流中心等新建楼体的亮化工程成为县城亮丽的风景线。对主要街道两侧面貌陈旧楼体实施“穿衣戴帽”外立面改造,政府组织建设、规划、城管和 9家房地产开发单位赴满洲里进行了考察,并委托省规划设计院拿出了宾馆、武装部住宅楼、农机办公楼等21栋楼体的外立面规划设计方案,当年农机办公楼已完成了试点改造。同时对面貌环境较差的通达三角地和通往七台河市的西出口进行了拆迁改造,共拆迁主体房屋 15栋,新建了占地面积5 000平方米的城南休闲广场,铺设了西出口人行道绿化带。在城区北部规划,占地面积 3万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也完成了场地平整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天府公园北坡观景台建设。净化工程:继续实施了“三清一保”净化工程,扩大了城区保洁范围;开展了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共计出动车辆 4 790台次,清理垃圾28 000立方米,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环境。
【老城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 县出台了《宝清县城市开发建设若干规定》和《廉租住房建设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对老城区拆迁改造的开发单位免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优惠政策;提出力争在5年内完成老城区中心区域的全面改造。已有7家开发单位对8块区域取得了土地开发权,其中,有3块区域已进入拆迁阶段。8块区域占地面积37.8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在拆迁中建设局坚持“拆一还一”政策,保证了百姓有个基本居住场所。同时建设局到省建设厅争取到廉租住房补贴资金194万元,对城镇内867户低保户,按照2元/人·月·平方米的标准发放廉租住房补贴资金72万元。
【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报建审批中进一步加强了工程项目资本金、质量保证金及安全生产措施费等资金的审查管理。建筑工程开工前预收各项抵押金,以保证开发单位具有足够的建设资金,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加强了商品房预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杜绝一房多售和无证预售行为的发生。继续强制推行了《民用建筑管理规定》建设节能住房,加强了外墙保温和塑窗、屋面防水等部位的监管,消除门窗透风、墙体长毛、屋面漏水等质量通病。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全省“安全年”活动和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活动,组织开展了4次大型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加强了安全生产措施费和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截止年末,全县共有在建工程项目20项,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没有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泥草房改造工程】 一是制定了规划。2008年泥草房改造为总量的25%共6 644户。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住房。推进道路硬化、村屯绿化、环境净化,避免“只见新房,不见新貌”的现象发生。按照省、市的要求和部署,建设局把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作为重点。二是确定了郝家村、庆东村、灯塔村等10个泥草房改造重点村。三是制定了优惠政策。重点村改造每户补助10 000元,普通村每户补助5 000元,拆一间补1 000元。在建设局、乡镇和相关部门努力下,全年共改造泥草房 6 651户,超额完成了全年既定的任务,当年,郝家村27栋44户平房建成并入住;东升村24栋48户别墅已全部竣工。泥草房改造工程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百姓的认可。
【党的建设】 建设局党委下设一个党总支,1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 325人,其中预备党员13人,在岗党员232人,离退休党员77人。入党积极分子33人。一类党支部 12个,二类党支部3个。
建设局党委围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等重点,开创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制定了规划和措施。建设局党委坚持党委工作与行政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年初,制定了《建设局2008年党群工作要点》及《2008年党群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并付诸实施。对各支部工作采取了月督促、季检查、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的管理方式。党委成员定期深入党建工作联系点,检查指导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党支部每月向党委报告工作,党委及时向县委汇报工作,全年上报调研文稿,报送信息5条。
二、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狠抓了学习。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培训支部书记 5次。各支部确定了自学的篇目,坚持学习。二是贯彻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审批和大额资金使用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决定,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全年,召开党委会12次,支部书记联席会 13次。9月10日,召开了党政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做到了次数、程序、质量、效果四保证。三是加强了老干部工作。实行了老干部活动日制度,每月16日组织老干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组织老干部到蛤蟆通水库旅游 1次,“重阳节”发放慰问金近3 000元。
三、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完善了组织工作的各项制度。配齐了设备,设立专人,定期开展活动,大力推进了电化教育。二是开展了以“建立转变作风工作制度、建立党员志愿者先锋队、建立基层联系点,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三服务”活动。“七·一”前夕,组织了职工排球赛及党员义务奉献活动。在大厦门前设立咨询台,共有50余名党员参加了宣传活动。悬挂宣传条幅 4个,出黑板报4期,发宣传单1 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人。 4月22日下午,建设局机关及所属各基层单位及在宝的施工企业,共1 100人,在中央大街(西转盘——解放路)参加了清路边沟活动,共清理边沟长2 200米,清运残土、垃圾440立方米,出动车辆110台次。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扎实推进“先锋工程”。确定了“先锋工程”实施样板,以点带面;实行了每周一例会制度,总结上周工作部署本周工作;开展了征求意见活动。全年召开社会各届人士和老干部座谈会2次、发放征求意见函200份,并组织离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了城市建设工作;聘请15名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作为建设系统党风巡视员和特邀监察员。信访工作实行了对口首问负责制,对受理或交办事项要在 5个工作日内调查落实, 3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开展了捐赠活动。全年慈善、地震捐款21万余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9 640元,为烈士陵园重建捐 款45 295元。四是注重了典型的选树和推广工作。党委树立了城建监察大队、房产处、环卫处3个县级集体典型、 树立了马龙河同志为县级以上个人典型。每个党支部也都树立了1名典型。
四、加强了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工作。一是继续开展了“扩源”工程,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预备队档案,组织积极分子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培训、教育和考察,为组织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把组织发展的重点放在一线职工、高学历知识分子及青年同志;三是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度和“双推”制度,保证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全年,发展新党员13人。党员管理工作。一是实行党员目标管理。由各支部制定具体的党员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人。二是及时、足额上缴党费。三是狠抓了离岗、下岗、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各支部建立了党员联系卡,确定联系人,要求下岗、离岗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使支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供稿 王永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