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狠抓项目谋发展 创建和谐新宝清

狠抓项目谋发展 创建和谐新宝清

狠抓项目谋发展 创建和谐新宝清



             狠抓项目谋发展 创建和谐新宝清
  宝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宝地,林业、农业、煤炭产业同步发展,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粮食基地,素有“北国粮仓、煤电之都、天府之县、湿地之乡”的美誉。在黑龙江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大环境下,宝清县始终坚持经济增长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宝清县地处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全县行政区域面积 10 001.27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42.6万,辖6镇4乡、145个行政村、3个国营农场、8个国营林场及森工系统9个林场,是国家11个重点煤炭开发区和 7个煤化工基地之一,是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区的重要支撑,是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县份,是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被誉为“北国粮仓、煤电之都、天府之县、湿地之乡”。宝清地下资源富集,可利用矿藏多达52种,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远景储量近100亿吨,储量在5 000万吨以上的大煤田10个,可建大中型煤矿、坑口电站和煤化工项目;地上物产丰饶,县域耕地面积610万亩,年产粮食130万吨,盛产水稻、大豆、玉米、南瓜、红小豆、甜菜、烤烟、毛葱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宝清县以“加快新型工业化、 产业规模化、 项目集群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确定“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招商、核心抓项目”的20字方针,扎实推进“三步走”战略,富民产业和强县项目统筹推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双轮驱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速增长, 部分指标增幅位居省市前列, 争先进位迈出坚实步伐。2008年,全县GDP实现67.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61%和94%,县域综合实力由2006年全省的第17位前移到第14位。
  宝清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争项目、上项目,努力把小项目做成大项目,把大项目做成支柱项目,把优势产业做成强势产业,全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先后共投资 130亿元,推进千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66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项,生产加工型项目36项,竣工投产项目44项。仅2009年1至7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亿元,增长33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4亿元,增长49.7%;开复工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项)。
  立足高点谋项目
  宝清县的发展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立足高点谋项目”的奋斗史。在项目规模上,把投资额度作为筛选项目的主要指针,注重项目的产出效益、科技含量和投资规模。成功引进了投资228亿元的鲁能宝清煤电化项目、投资220亿元的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项目、投资6.48亿元的双柳煤矿等一批特大项目;在建设进度上,通过协议约定项目建设进程,促使投资者加快项目实施,尽早投产见效。积极排除守着合约不动、占着资源不用、再三督促仍不履约落实的情况;在项目质量上,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能力强、具有基础性作用的项目和行业龙头企业,重点选择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优化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的项目。
  推进优势落项目
  宝清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煤炭精深加工项目。重点推进了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60万吨/年双柳煤矿、30万吨/年宝泰煤矿和金科源 120万吨洗煤等一批大中型项目。尤其是一期投资228亿元的鲁能煤电化项目,已于今年7月28日正式全面开工建设。其中,露天煤矿项目将创造出黑龙江省首家千万吨级煤矿、露天开采、褐煤开发三个第一,这样大型的煤电化项目一体化开发也是国内首创。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18亿元,税金10亿元。
  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宝清县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介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大企业,注入新科技,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辐射带动农民增收。围绕优质粮食、北药、蔬菜、绿特作物四大生产基地和11条优质产业带,重点推进了南华糖业、宏达生物、三江油脂、和兴白瓜籽等一批富民强县的大项目。特别是作为该县玉米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总投资 2.8亿元的宏达生物公司五年磨一剑,今年已投产达效,一期工程年加工玉米12万吨,预计年内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3 000万元,税金1 000万元。
  立足区位和品牌优势,大力引进专业市场建设项目。重点开发建设了农副产品、瓜果蔬菜、农资农机、五金建材等七类专业市场,正全力打造龙江东部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特别是一期总投资 1.2亿元建设的白瓜籽交易大市场投入运营,白瓜籽年交易量10万吨,实现销售额13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白瓜籽专业交易大市场。
  立足园区优势,大力引进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园区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关系到新型工业化的速度和未来。近年来,宝清县坚持实施“园区带动”战略,紧盯国有大型企业、国内500强和行业百强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根植性强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统筹兼顾抓项目
  宝清县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发展的首位,多年来一直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吸引更多的好项目做好了基础工作。从抓住关键入手,积极争取项目。首先抓项目的信息搜集。坚持学习研究上级的政策和措施,牢牢把握政策导向,有的放矢争项目。坚持采取提前介入、超前安排、交叉作业、无缝对接等办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支持,多立项、早建设。其次抓项目的规划编制。设立专门的班子和机构,常年负责全县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了项目储备库和重大项目项目册,编制一个,上报一个,做到了接替有序、环环紧扣。抓项目的争取力度。项目是跑出来、包装而来的,跑项目的过程就是加深沟通了解的过程,包装的过程就是用智慧争取支持的过程。
  以多措并举为基础,吸引项目落实。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广辟渠道推介项目。突出采取专题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基地招商、以商招商等有效方式的同时,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地设立招商窗口,实施驻点招商。改变招商引资姿态,放下架子引进项目,只要是好项目、大项目,就不怕受阻、碰壁,全力以赴去争取。改变招商引资方法,多方联动挖掘项目。实行联合作战,改变过去部门间“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招商模式,对瞄准的富民强县项目,就打破地域、部门界限,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并充分利用宝清县在外工作的政界要人、商界精英的人缘关系优势,进一步为该县拟招引的项目牵线搭桥、添力助威。
  夯实载体扶项目
  全县树立“环境是最大品牌,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环境”和“不会抓项目是失职,不会扶项目就是不称职”的支持项目建设理念,致力把宝清县打造成服务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创业的福地、投资的宝地。
  深化责任狠抓落实。在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上,提出“处级领导沉到一线、落实项目摆到一位”的要求,采取“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五大班子齐上阵,基层单位常年抓”的办法,保证责任到位、办法到位、协调到位、督查到位,确保项目工作能一环紧扣一环推进、一步紧跟一步落实。对全县每一个大项目,专门成立由一名处级领导任组长的推进组,实行全过程包保,保开工、保进度、保投产、保环境,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在推进项目做大扶强上,把项目建设纳入对各乡镇、部门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重点实施“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个班子协调、一个队伍实施、一个倒排工期表倒逼投产达效”的“六个一”责任制,保障各个部门能以最快的速度为项目建设服务。通过落实项目建设领导机制、项目建设监督机制和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来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优化行政效能服务。行政审批再提速,重点加强了行政审批大厅的建设,做到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打造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服务内容再升级,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大力推进对企业融资的担保工作,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效能问责再较真,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与项目建设紧密联系,对全县项目建设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胡作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及时问责。
  多层对接引项目
  宝清县通过变“找我对接”为“我找对接”,坚持带着意向、带着目标、带着责任,主动去商洽、去沟通、去联系。对一些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既定项目,只争朝夕,坚持多层去对接。
  齐心动起来,积极对接。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跑重点地区、跑重点企业、跑重点项目,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以诚心去感动客商,以扎实工作去争得项目。用心走出去,主动对接。招商引资无快捷方式可走,更没有秘诀可循,惟有坚定不移地走出去,才能争得主动,抢占先机,引来项目。诚心请进来,无缝对接。走出去、请进来、最终让客商留下来,是招商上项目工作的“三部曲”。无缝对接的工作方式已经让宝清获得累累硕果。把心沉下去,高位对接。坚持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土地、资金等问题。同时,坚持强化重大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和项目督查问效机制,抓住“合同履约率、资金到帐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不放,高位对接,切实坚持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建成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税收。
                        香港《文汇报》驻黑龙江记者 陈荣强
                            (2009年12月21日A19版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