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管理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领导人】
党支部书记:张锡库
主 任:裴振同
副主任:姚庆富(7月到任)
刘永峰(7月到任)
盖晓东(7月到任)
【概 况】 2009年,宝清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发改委)是县政府直属行政正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项目办、投资稽查办、国民经济动员办、国民经济综合办、社会事业办、移民办、体制办、农村经济办 9个股室,下设经济信息中心。行政编制24名,实有22人,工勤2人;退养2人,退休12人。
年内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3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95亿元,比上年增长70.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0亿元,比上年增长 22%;农民人均纯收入6 350元,比上年增长14.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947元,比上年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 255万美元。
【年度计划及规划的编制情况】
一、编制了《二○○九年宝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于 2月份被县人代会批准通过实施。
二、 编制完成了《宝清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宝清县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规划(2009~2013年)》、《宝清县外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2009~2010年)》。
三、编制完成了《夹信子镇毛葱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讨论稿)和《夹信子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
四、编制完成了《宝清县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建设规划》。
五、编制完成了《宝清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二期)》。
六、编制完成了《宝清县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
七、编制完成了《2009~2012年“三供两治”近期建设规划》。
八、编制完成了《黑龙江省宝清县北岗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配套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计划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40.6亿元、 20.2亿元和19.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5%、 48%和1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57:20:23优化到51:25:24.
——固定资产投资安排40亿元。
——县属工业增加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外贸出口总额3 0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830元,比上年增长10%。
——粮食总产量30万吨,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6 094元,比上年增长1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26‰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3%。
——每万人在校中学生685人。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db(A)
【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96 293万元,比上年增长1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456 296万元、169 626万元和170 37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6.0%、28.7%和13.8%。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一)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标准农业。计划面积 15.89万公顷,全县实播面积15.89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4.43万公顷,其中,大豆7.38万公顷,玉米5.21万公顷,水稻1.68万公顷,杂粮杂豆0.08万公顷,薯类0.08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1.45万公顷。农业生产连续6年获得大丰收,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 78.6万吨,农业产值突破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350元。
(二)林业。2009年,计划造林2 970公顷,完成造林绿化3 222公顷,完成计划任务的108%。三北造林1 667公顷,两荒造林完成1 000公顷,封山育林555公顷,义务植树103万株,育苗62公顷,栽花2.8万平方米,种草2.2万平方米,植绿篱5 100延长米,全县共投入造林资金1 647万元。
(三)水利。坚持以农村人饮、灌区配套改造和水库消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县新增水田面积1 333公顷,完成计划的 100%;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 000公顷,完成计划的100%;新增水保面积1 000公顷,完成计划的100%;治理侵蚀沟17条;新增灌溉机电井213眼,完成计划的 213%;新增农村人饮安全深井52眼,完成计划的260%;新建维修水利构造物106座,完成计划的106%;完成水利土石方210万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40%。
(四)养殖业。
1、畜禽生产。全县奶牛存栏1.2万头;肉牛存栏15.7万头,出栏 9万头;生猪存栏47万头,出栏72万头;山绵羊存栏34.8万只,出栏36万只;家禽存栏269万只,出栏155万只。肉类总产量9.0万吨,蛋类总产量1.1万吨,奶类总产量2.3万吨,羊毛480吨,羊绒48.1吨。
2、渔业。全县渔业生产保持了平衡增长的良好势头,养殖水面达2 440公顷,年水产品产量2 900吨。渔业产值2 750万元,渔农人均收入5 200元。自繁鱼种成活率在85%以上,提供春片鱼种近200吨,生产鱼苗500万尾。在国营鱼种场新建 8公顷的红肚鲫鱼苗种场繁育基地,引进特色经济鱼种德国镜鲤亲鱼进行繁殖。
(五)农业机械。全县以现代农业机械合作社为突破口,整合农机装备资源,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大型农机合作社3个,小型合作社8个。农机总动力52万千瓦,70马力以上大农机90台套,联合收割机1 000台套,水稻插秧机400台套。机播面积14.82万公顷,机播率达93.2%,机收面积11.37万公顷。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5%。
(六)新农村建设。全县52个村新安装了自来水;维修村级活动室17所;新建休闲广场10个;改造泥草房5 852户;新建通村公路65条,总长322公里,全县行政村通村路硬质化达100%,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三、工业经济。全县工业企业户数达到 15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县属工业增加值实现1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5%,实现利税5.8亿元,比上年增 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5亿元,比上年增长81.0%,实现利税4.93亿元,比上年增长61.3%。
四、商品流通。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947元,比上年增长 1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350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完成 98 977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 2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9%。
五、招商引资。全县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5项,到位资金35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67%。其中新建项目17项,到位资金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续建项目28项,新增到位资金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6%。
六、大项目建设。全年开复工项目26项(续建项目 9项,新开工项目17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项。标志着宝清县煤电化基地建设的鲁能宝清1 100万吨/年朝阳露天煤矿、2×600MW电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 8家。人民医院异地新建、中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项目开工建设;宝迎铁路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预可研编制工作,华电风电项目八五二风电场完成项目可研编制工作,国电龙兴煤电一体化和石油勘探等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9 509万元,比上年增长70.4%,大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14亿元,比上年增长 33.3%;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县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金融机构发放贷款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八、城镇建设。投入 4 068万元新建和扩建城镇道路22条,完成新华路北段延伸、中央大街东段拓宽等重点道路工程;铺设给排水管网1万延长米;投入355万元,规划完成了奥体广场、湿地公园、文体路步行街和12栋旧楼体“穿衣戴帽”建设工程;棚户区开工面积40万平方米,新建配建廉租住房177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 88.6万元;完成主次街道绿化34条,新增城市绿地3万平方米;安装景观灯680盏,亮化楼体61栋。
九、社会事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 52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 6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确保了全县11 548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发放低保金1 900余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8万人,参合率达到99.4%;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8万人,达到了常住人口的80%以上。教育、计划生育等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教育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双高普九”初检;新建、改扩建青原中心小学等 4所乡镇学校,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高考二表上线人数达747人,比上年增加165人,创历史新高。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实现1.11‰。
十、人民生活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6 350元,同比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947元,同比增长11.0%; 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2亿元,同比增长 16.1%;落实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补贴1.6亿元;投入3 800万元,为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发放津贴3 600元/人。全县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分别达到1.5万人、7.8万人和19.8万人。投入资金3 500万元用于提高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特殊群体的生活水平。为1.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 553万元。投入273万元改善和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水平。发放全县省内外大中型水库 2 447名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46.82万元。发放社保补贴800余万元,惠及全县7 000名下岗失业人员。
(供稿 盖晓东 县志办责任编辑 王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