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局水产局 【领导人】
党支部书记:王欣力
局 长:崔长波(1月离任)
翟常仁(1月到任)
副局长:赵圣欣
【概 况】 宝清县水产局属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县渔业行政管理和渔业生产规划、指导服务工作。内设办公室、技术推广股、生产股、渔政股、企业股、工会 5个职能股(室),定编14名,实有工作人员20人。
【渔业生产】
一、渔业产量和产值。2009年,全县养殖面积2 441公顷,实施无公害养殖面积2 400公顷,比上年增长了4.2%;水产品产量2 920吨(养殖产量 2 420吨,捕捞产量500吨),比上年增长了16.5%;渔业总产值实现2 75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6.8%。
二、池塘养殖。全县池塘养殖总面积611.27公顷,其中,实施健康标准化面积336.80公顷,占池塘养殖面积的55.1%;池塘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519.60公顷,占池塘养殖面积的85%。
三、特色养殖。全县名特优养殖面积达到300公顷,比上年的272公顷增长了 10.3%,主要品种有德国镜鲤、挠力河红腹鲫及青鱼、武昌鱼、俄罗斯鲤、彭泽鲫、泥鳅。
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县水产局对重点渔场加强了监管,并实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和养殖产品可追溯制,全年没有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五、滩涂养殖。全县水域滩涂养殖可发证面积达百分之百,已发证245本。
2009年宝清县渔业产量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表
表农业—6 单位:吨、万元
2009年宝清县渔业养鱼水面面积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表
表农业—7 单位:公顷
【渔业技术】 一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及技术指导和培训。2009年,向渔民发放科技资料500余份,并在5个重点乡镇举办了科技培训班8次,培训从业渔民210人次。技术人员到各场户,指导鱼种池安全出池134公顷,成活率在85%以上;春季提供春片鱼种近 200吨,生产鱼苗500万尾,其中,鲤鱼450万尾,鲫鱼50万尾。二是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本着发展新型渔业经济,服务渔民,服务宝清全县渔业生产的宗旨,建设红肚鲫鱼苗种场繁育基地8.7公顷,使红肚鲫鱼苗在国营鱼种场落户。引进了泥鳅鱼养殖技术。在 2.69公顷水面中放种2 500公斤,生长状况良好,已全部越冬。总投资330万元,占地面积 500平方米、育种池2.69公顷的泥鳅鱼良种场建设项目,已在省农委立项并报送国家农业部作为储备项目。
【渔政管理】
一、渔业行政执法。为加强渔业行政执法,县政府颁布了《宝清县人民政府二○○九年禁渔期通告》,局领导带头走上街头开展普法宣传,张贴条幅,发放宣传单 1 000张,渔政执法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禁渔期有关规定,亮点做到锁船封网,撤离生产区,禁止了一切捕捞作业。渔政部门联合工商部门对农贸市场进行了严格检查,杜绝了一切自然鱼类上市,并对县城内自然水域的私捕乱捞和对自然鱼类非法贩运、销售进行了严格巡查,共出动车辆 180余台次,处罚违法案件30余起,罚没款项2.4万元。
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宝清县是内陆渔业生产县,没有重要的水生野生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县渔政部门加强了对流通领域的检查,对市场、酒店等场所加大了检查力度,增强群众对现有的水生野生动物如青蛙、水耗子(麝鼠)等保护意识,杜绝对水生野生动物的采捕,一经发现违法采捕和经营,从严处罚。
三、渔业资源放流。2009年,县水产局在挠力河鱼种场段放流鲤鱼夏花 100万尾;禁渔期间,没收非法捕捞、贩卖的野生鱼1 000余公斤并全部放流。
四、渔业生产安全。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一是加强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组织建设,实行了生产场长负责制,对管辖的行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二是加强了水上作业检查,杜绝无证船舶作业生产;排查隐患,及时整改,使渔业生产没有发生事故。
五、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县水产局制定了《宝清县2009年水产养殖业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并开展了专业检查 2次。通过检查和宣传,使全县水产养殖场户都能持证生产、按规范使用鱼用药品,重点场户的生产有记录。
【企业经营】 县水产局下属国营鱼种场、黑鱼泡放养场和渔业社3户生产企业。这3户生产企业,由于缺乏资金,扩大再生产困难大。2009年,在县水产局积极努力下,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解决了基层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一是为鱼种场远端安装变压器1台,解决了偏远鱼池电力供应不足这一瓶颈问题,保证了渔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是在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通村公路标准,修建了 900延长米的通场白色路面,既解决了场区职工出行难问题,又为鱼种场的规范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开挖了一条长100米、宽 4米、深3米的沟渠,解决了长期困扰黑鱼泡的内涝排水问题,为黑鱼泡职工的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党的建设】 一是加强了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围绕落实学习制度,提高党员素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二是认真抓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三是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努力为渔民办实事、解难题。
(供稿 刘雪菊 县志办责任编辑 刘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