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清县支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清县支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清县支行



  【领导人】
  行 长:于 力(3月离任)
      张 帆(3月到任)
  副行长:王极玉 
      蔡青海(10月离任)
      张 林(10月到任)
  【概 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清支行(以下简称县农发行),编制30名,实有职工人数30人。
  2009年,县农发行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载体,不断改革创新,强化管理,收到了良好的经营效果。全年实现利润10.2万元,比上级行下达的计划增盈 0.2万元,增幅2%。完成不良贷款清收384万元,比上级行下达的计划增收326万元,增幅562%,实现了不良贷款考核指标双结零。全年各项日均存款7 608万元,比上级行下达的计划增1 060万元,增幅 16.3%。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6万元,比上级行下达的计划增收3.6万元,增幅14.9%。



                县发行办公楼
  【信贷业务】 信贷资金投放。按省政府出台的粮食质价政策,筹措并保证了全县辖区内粮食收购资金的足额到位。全年共投放粮食准政策性和政策性(中央储备粮)收购贷款29 293万元,收购粮食(原粮)167 620吨,其中,投放贷款25 702万元,收购稻谷137 770吨;投放贷款3 591万元,收购玉米29 850吨。全年共投放商业性贷款 12 370万元,其中,向宝清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投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 8 300万元,解决了全县在农村通乡通村公路改造缺口资金;投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农副产品收购和园区基础设施项目)2 800万元;向北大荒米业、清河油脂等公司投放商业性短期贷款1 27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41 663万元,同比增加10 824万元,增幅34%;累计收回各项贷款19 558万元;信贷规模达124 940万元,同比增加22 094万元,增幅29.2%。
  【信贷资金管理】 县农发行认真执行国务院《粮食收购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总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基本操作流程》等16项信贷制度及其它有关规定,遵循政策性“政策指导、严格准入、落实补贴”、准政策性“执行政策、防控风险、分类管理”、商业性“服务客户、防范风险、全程监管、良性循环”和“钱随粮走,购贷销还、专款专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区别对待、择优支持”的贷款原则,进一步完善了贷款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内控机制,制定了派驻库(厂)客户经理责任制,落实了库存监管责任制,规范了客户经理信贷管理尽责记录。坚持“三查” (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粮食出入库报告、资产保全的信贷制度,严密了贷款操作规程,加强了信贷营运和管理的分析,规避了信贷风险,保证了信贷资金安全。对宝清直属库、宏达生物等1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后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综合授信,科学认定了 8家粮食购销企业的贷款资格,于 9月末完成了粮食收购贷款最高余额和最高限额的申报,推动了客户营销的开展。年末,全年粮食收购企业实现粮食销售113 330吨,实现销售收入 15 537万元,全部收回贷款本息。8家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实现利润160万元。年末粮食库存175 700吨(未含国家临时存储),其中稻谷145 850吨、玉米29 850吨。
  【资金计划业务】
  一、严格执行上级行核定的资金头寸限额,按月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全年适时上请信贷资金43 600万元,资金运用率达99%以上。
  二、强化现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依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条例》和人民银行《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等有关规定。加强了现金内审外查,每月对开户企业进行一次现金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防止了开户企业资金流失和体外资金循还。按时向人民银行报送现金使用计划,合理核定开户企业的现金最高库存限额,严格控制了大额现金支付。全年实现现金收入84 573万元,现金支出82 916万元(现金收支含国家临时储备粮收购)。
  三、严格财政补贴资金监督拨付。遵循“分级负责、专户管理、监督拨付、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及时划拨到位的财政补贴资金。全年共拨付实补国家、省级各项财政补贴资金17 886万元(含利息2 363万元),其中,粮食风险基金15 201万元(包括原保护价粮、陈化粮价差亏损补贴1 657万元,农资综合直补9 966万元,种粮补贴3 578万元),国家粮油补贴 1 402万元,消化新增粮食财务挂帐补贴455万元,退耕还林补贴633万元,军粮差价补贴8万元,其它187万元。
  四、加强利率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存、贷款利率和加罚息政策。定期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了利率执行的准确性。
  【财务会计业务】 一是县农发行遵循“增收节支、勤俭办行、依法合规经营”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了财务收支监测分析。使财务会计工作走上了精细化管理轨道。为了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水平、降低资金成本、实行了费用逐级审批。为了扩大经营收入,重点扩大了贷款投放,落实了不良贷款利息清收责任制,开办了中间业务,确保了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全年实现各项收入3 545.2万元(含利息收入3 052万元),各项支出3 535万元(含往来利息支出2 985万元),实现利润 10.2万元,向地方缴纳税金168万元。大力筹集资金,组织存款,年末企业单位和专项存款余额达 14 105万元,同比增存5 587万元,增幅 65.5%。二是强化了网络上线工作。改进了支付结算手段,加快了支付结算业务信息的建设步伐;加强与工商行合作,推广了银行卡及网银业务的应用,搭建了快捷、高效、安全的结算平台,方便了客户。年末,贷款企业通过网银结算收购资金达22 309万元。
  【职工队伍建设】 县农发行年初制定了培训计划,加强了岗位培训,全年参加省、市行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班14次,参加人数占全行职工总数的 2/3。开展了业务技术竞赛活动,参加省、市行业务比赛2次。坚持组织员工岗位练兵,信贷会计专业每月学习2次,半年进行考评。鼓励自学成才,有3人参加大专函授学习。组织开展党的知识竞赛 1次,每人撰写学习心得2篇。每月组织一次党员政治学习, 全行有 3名非党积极份子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组织员工开展了“八荣八耻”、“树立窗口形象”、“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履职尽责”、“女职工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创建“四无”、“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等活动,从而提升了员工政治和业务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 县农发行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倾心打造“建设新农村银行”的品牌形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群众性演讲、演唱和台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建立了图书阅览室,购置了跑步机、举重机等12件健身体育器材,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员工情操,增强了团队精神。参加市乒乓球比赛1次,参加省、市行羽毛球比赛各1次。在环境建设方面,对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改造,种植了草坪,使环境建设达到了净化、美化、绿化标准。精神文明建设连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被县纠风办授予“群众最满意单位”,被县委宣传部授予“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分行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被市分行授予“先进单位”,被市分行授予“先进部室”荣誉称号。
                     (供稿 徐永富 县志办责任编辑 王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