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教育局教育局 【领导人】
党委书记:徐东卿
副书记:韩云秀
局 长:潘 坤
副局长:娄文泽
徐 良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孙清焱
教育督学:孟凡成
【概 况】 宝清县教育局内设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党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事股、中等教育股、初等教育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股 7个股办。现有编制26名,在岗人数26人。下设34个事业单位 (招生办、幼儿教育中心、仪器站、校企、农技校、电大、进修、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一高、二高、职高、特教、煤矿、城镇教育办、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小以及宝清镇、七星泡、七星河、青原、万金山、尖山子、朝阳、夹信子、龙头、小城子中心校)。全系统现有在岗教职工2 931人,其中县直学校1 619人,乡镇学校1 312人。
2009年,全县共有中小学校63所,其中,高中 3所,初中10所(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41所(含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民办学校2所。共有中小学生 32 208人,其中,高中 5 410人,初中9 670人,小学16 726人,特殊教育89人,民办学校313人。全县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0%,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生巩固率为99.93%。初中生巩固率为97.8%。高中毛入学率为84.3%。
2009年,县教育局荣获全省规范办学先进单位、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县、全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教育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第二届双鸭山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宝清县2009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度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并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双高普九”初检。
【学前教育】 2009年,全县共有幼儿园(班)153所,其中,县镇幼儿园54所(包括一年制幼儿园),乡镇有幼儿园99所(包括一年制幼儿园)。适龄幼儿总数12 500人,幼儿教师295人,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47人,占15.9%;高中学历237人,占 80.3%。年末,全县已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城镇已向学前三年教育过渡。达到一类幼儿园(班)标准的有71所,占46.4%。
2009年,县教育局认真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大了对幼儿园的管理力度。按照《宝清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幼儿园班教育教学行为的有关规定》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得到有效控制。幼教中心坚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听课指导,多次组织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提高保教质量,提升整体办园水平。组织幼儿教师、园长共40余人先后两次参加了全市幼儿教师培训。11月20日组织参加了市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能手选拔与评比,有2人被评为教学能手,4节课被评为优质课。2009年,宝清县幼教中心被评为市级教研工作先进集体。
【义务教育】
一、小学教育
2009年,全县小学调整为50所 (含煤矿学校、富山学校、二道学校、义合学校、龙头学校、建平学校、东兴学校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学校)其中,农村小学40所,城镇小学8 (不含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16 726人,其中,农村小学生 8 114人,城镇小学生8 612人。特教中心1所,有10个教学班,89名学生。民办学校共10个教学班,学生313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99.93%。
一是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扎实深入。举办了全县小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全县首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展示会和科学、音乐学科教学研讨会。二是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步伐加快。“成长记录袋”这一评价方式日渐完善,并逐步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有效措施。教育局出台《宝清县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学生择校和学校跨学区招生的现象,促进了各校均衡发展。三是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改进。各校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纳入到了学校常规工作的范畴,取得了明显效果。
2009年小学招生人数统计
表文化教育—1 单位:分
二、初中教育
2009年,全县共有初中学校17所(其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 1所民办学校。和上文数字交叉是因为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学生9 670人,其中,城镇6 613人,乡镇3 024人,民办校33人。
2009年,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县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各校利用课改经验交流会,总结了本校课改的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下一步的改进方案。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深入推广“洋思”教学经验,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究为着力点,加强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了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2009年初、高中招生人数统计
表文化教育—2 单位:人
三、办学条件。
为促进义务教育快速发展, 县教育局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 2009年共投入资金3 5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2 121万元,教育局自筹567万元,向上争取642万元,个人捐助170万元。新建了云鹏希望小学、青原中心小学、龙头轩辕希望学校,扩建七星泡向华小学,新建、维修校舍共计405万平方米,消除c类危房校舍1.78万平方米。为31所中小学校装备功能教室122个,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缩小了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县教育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高中教育】 2009年,全县共有高中3所,学生总数5 410人,其中,第一高级中学2 276人,第二高级中学2 343人,职业高中普高班791人。
2009年宝清县高考录取情况统计表
表文化教育—3 单位:人、分
一是课改工作全面铺开。教育局积极组织高中教师开展课改培训工作。通过省级培训、市级培训、校本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组织参加了全市“三个一”教学活动,各校组织开展了“名师工程”、“蓝青工程”和新老教师“一帮一”拜师结对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洋思”教学经验,加强了校际间、教师间的交流,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实施,并将学生平时成绩和表现记录到学生成长档案袋中,作为高考报考的重要依据。2009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普通本科上线人数为 747人,三表及高师高职录取1 124人,录取率达89%,连续三年高考位居全市前茅,实现历史性跨越。第二高级中学马文霄以611分的成绩荣获双鸭山市文科状元。
【特殊教育】 宝清特殊教育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 000多平方米,共有11个教学班,其中聋班6个,培智班5个。在校生总数97人。是省级“双全”学校、省级标准特殊教育学校、省级助残先进集体。学校设备齐全,设有微机室、律动室、卫生室、体育室、图书室、语训室、书画室、实验室等教室。学校现有教职工33人,任课教师20人,其中有16人毕业于特殊教育专业,学历达标 100%。学校坚持 “一切为了特殊孩子”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四有”(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有纪律)、“四自”(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教育目标,构建了聋生“文化+特长+技能”、培智生“文化+特长+自理”的教学模式。在培智班开设了家政和自理等技术课程,率先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除文化课学习之外,为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学校开展了书法、绘画、乒乓球等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职业教育】 宝清县综合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原则,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开设了农学类、计算机、学前教育、广告设计、电脑美术、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数控等十几个专业。与省内 9所高职院校、北京中关村国际人才教育基地、青岛报关学院、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山东诸城高级技工学校实行了联合办学。是双鸭山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宝清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宝清县雨露工程培训基地、宝清县温暖工程培训基地、宝清县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建校20多年,向地方、上级院校培养和输送了1万余名技能型人才,转移农村劳动力6 860人,培养下岗再就业人员3 800人,培训企事业单位人才2 600人。2009年 3月25日,承办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现场会。
【成人教育】 宝清电大现有专职教师2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10人参加过省级专职教师培训。外聘兼职教师13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设有本、专科两大类教育,专科开设了小学教育、金融、法学、计算机、护理、药学、会计、英语、水利水电、行政管理等10余个专业;本科开设了数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水利水电、金融、行政管理等10余个专业。现有在校生948人,其中开放教育720人(专科361人、本科359人);网络学院228人。
2009年,宝清电大继续开展了“开放教育”招生工作, 积极扩大生源,全年招生196人,招生数量仍保持较好态势。先后在校内建立两个计算机室、视听阅览室、双向视频室、财会模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基地。在校外签订建立了法院法学专业实践基地,银行金融、会计学专业实践基地、人民医院药学、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和中学、小学教育实践基地。
【德育工作】 宝清县教育局继续深入贯彻《双鸭山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管理考核细则》和《宝清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常规管理考核细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方法。 3月份开始对全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当前中小学生不良的思想状况产生的原因,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先后开展了“我与祖国同成长”、“德行校园,从心做起”的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励志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下发了《宝清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各校按方案要求,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 5月份举办了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7 月份开展了主题读书活动。15所学校获得“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7人荣获“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教师”称号。当年评选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41名,“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班主任”40名。
【艺体卫教育】
一、艺术教育。以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为依据,全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各校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活动小组和艺术小团体,开展了校园艺术节和各类活动竞赛,先后举办了全县中小学师生书画展、中小学生文艺汇演等活动。第二中学学生邹瑞和于晓寒,在教育厅主办的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成果现场展演比赛中,分别荣获舞蹈二等奖和器乐三等奖。职教中心等7所学校荣获市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于立秋等8人荣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二、体育教育。以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贯彻实施为中心,以全县体育教学观摩课为示范,加强了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继续开展了“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制定了全县中小学生冬季长跑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生象棋围棋比赛、教育系统教工排球赛。第一高中等 7所学校荣获市级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第二高中等7所学校荣获市级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肖志厚等5人荣获市级体育、卫生与艺术先进工作者;袁存峰等 8人荣获市级体育工作先进个人;第一中学篮球队在双鸭山市中学生篮球赛中荣获第三名。
三、卫生教育。 4月与疾病控制中心联合举办了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工作人员培训班。各学校、托幼机构分管卫生工作领导、校医、保健教师75人参加了培训。在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期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宝清县教育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等,先后召开 3次全县教育系统甲流防控工作会议。由于防控措施、方法得当,防控工作成绩显著。郑勇等 4人荣获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第二小学等7所学校荣获市级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校园文化】 认真落实宝教字〔2007〕24号《宝清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印发了校园文化建设检查标准,召开了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选取6 所校园文化建设典型学校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开展了“四个创建、一个打造”活动,即创建规范性校园、创建快乐校园、创建书香校园、创建心育校园、打造法治校园。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校办学品位,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创新思想,促进了素质教育。
【教师培训】 2009年,县教育局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新课程整合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主要途径,对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 4月份,对全县中小学人文科学、技术学科、生命学科的157名任课教师进行了地方课程网络视频培训。3月份开始的“校本研修 有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历时近两个月时间, 从新课程的评价观与评价策略,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开展了专题培训,共评出优质课 198节。各学校按校本培训计划,完成了本年度不低于24学时的校本培训任务。暑期,共培训镇内教师 374人。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读书演讲及读书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出县级优秀成果160篇、市级优秀成果130篇。在全市中小学教师演讲决赛中,有6名教师获一等奖、5名教师获二等奖。
【教育科研】 2009年,县教育局坚持科研兴校的理念。一是开展了“十一五”科研骨干评选活动。二是加强了课题管理,按计划以课题进行归案指导,为结题做好了准备;制定了宝清县“十一五”科研骨干评审方案,并按方案评选出县级科研骨干148名。
【爱心助学】 2009年,县教育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助学政策,扎实开展了爱心助学工作。一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小学生500元/年,初中生750元/年,全年补助贫困学生7 264人次(其中小学2 478人次、初中4 786人次),发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36.5万元。二是对贫困高中学生给予了生活补助,按照每人 1 000元/年补助标准补助900人,金额达90万元;通过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高中学生316人,每生1 000元,共计31.6万元。三是通过使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了中职助学管理,全年资助中职学生1 095人,每人1 500元/年,共计164.3万元。四是通过省“西部助学”、县领导走访和民政部门资助等活动资助应届贫困大学生128名,金额29.5万元。
【党建工作】
一、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2009年,县教育党委基层党组织参加了全县第一批和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 “三个融为一体” ( 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教育本职工作融为一体、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双高普九”工作融为一体、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打造教育强县和品牌融为一体) 的总体要求,确立了“打造十所省级名校,建设全省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中心组学习和“先锋工程”为载体,开展了党委书记带头上党课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做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校长素质,打造精英团队”专题辅导。开展了“读书月”活动,提高了学习效果。加强了组织发展工作。2009年,按期转为正式党员15名,发展预备党员12名,其中教师预备党员5人,学生预备党员7人,合格率达100%,完成了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在党员中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和“三建三服务”活动。2009年,系统获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5 人,市“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90人。教育工会被评为省先进教工之家、市级工会先进组织,3 名青年教师获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教育局团委荣获市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第四中学刘全毅获得“五四青年奖章”,第二中学季红敏获得“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第一小学丛德红等28名青年教师获得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教育局团委被授予“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教育系统获得市妇联“巾帼建功”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1人,县妇联表彰命名“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3人。
二、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开展了“三无”创建活动。参加了省纪委关于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并做了关于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汇报;参加了市检察院组织的预防职务犯罪汇报会,并做了题为《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努力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汇报。制定出台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相关的《干部选拔推荐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廉政建设“十不准”》、 《“讲党性 树新风 优环境 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三无”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细则》和《教育系统公办学校群众评议工作方案》等14项制度。对全县县直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均在 96%以上。教育局以“创五型机关,树四优形象”为活动载体,不断创建一个务实、廉洁、高效的党政机关。2009年,县教育局被授予“2009年度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2009年度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纪委被选树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典型基层纪委”。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四中、四小被评为全市廉政文化进校园先进集体,有3人被授予廉政文化进校园先进个人。
三、加强了共青团工作。2009年,县直中小学共有基层团委7个,共青团员3 978人。教育团委积极组织团员教师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手拉手”、科普宣传、书画大赛、迎奥运等系列活动;组织团员开展了“绿化宝清做贡献”、“五个教育同我行”、“红色之旅”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丰富了团员组织生活,提高了青年教师岗位技能,陶冶了青少年的思想情操。教育团委被团市委授予“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被团县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被团市委授予“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 2人,获得团市委表彰的支持团队工作先进个人3人,县级青年岗位能手31人,县级优秀共青团干部、团员、少先队员共计151人。
四、加强了教育工会工作。教育工会组织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深刻领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内涵,深化了教职工对师德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和撰写教学反思论文活动,提升了教职工的学识功底,使教职工成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富有人文底蕴的人民教师。开展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引导教职工争当创新型人才。加强了工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了教代会程序,切实发挥了工会组织的作用。县教育工会被市教育工会评为先进工会组织; 6所学校工会被评为市级先进职工之家,8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会干部。
五、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县教育局开展了以“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和“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活动。联合政法委为34所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28人,并设立了中小学校专用办公室。当年邀请法制副校长或执法人员深入学校举办法制讲座10余次,学生受教育面100%。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化”工程和“穿衣戴帽”工程号召,为“三化”工程捐款共计 49.78万元。2009年,教育局机关、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重新被命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进修学校、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第七小学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第四小学、煤矿学校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标兵。
(供稿 秦绪荣 县志办责任编辑 史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