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鹤岗年鉴》出版
祝贺《鹤岗年鉴》出版
祝贺《鹤岗年鉴》出版
祝贺《鹤岗年鉴》出版
(代前言) 市长索长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鹤岗年鉴》1987年本编撰出版了,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又一丰硕成果,值得庆贺。
编撰出版《鹤岗年鉴》,既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贯彻党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鹤岗的实际出发,实行“依托资源,以煤为主,综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使鹤岗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座新兴煤城正以其特有的风姿在松花江北崛起。在政治、经济一派大好形势下,迫切需要编撰出版一部全面反映鹤岗建设成就的纪年体史书,为改革、开放服务。《鹤岗年鉴》的问世,使这种想法变成了现实。
《鹤岗年鉴》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反映鹤岗市历年发展变化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它力求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全面性系统性。《年鉴》所反映的内容不是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局部,而是涉猎了全市方方面面,资料浩瀚,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层次分明。《年鉴》可谓当代鹤岗的缩影。二是新颖性。《年鉴》紧随时代的脉搏,逐年反映鹤岗在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成就、新变化,文图并茂,编排新颖,使人们能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新鹤岗。三是真实性。《年鉴》是部纪年性史书,它所反映的情况、数据都是来自于实践,又多出自政府部门,内容真实可靠,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四是实用性。由于《年鉴》记录的是历史的真实,因此,对决策部门、研究部门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编辑出版《鹤岗年鉴》,还要发挥三个作用:
第一,传递信息,交流经验。通过《年鉴》这个“窗口”,使更多的人关注鹤岗,了解鹤岗,对鹤岗各方面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第二,连结内外,推进联合。鹤岗是个资源型城市,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也存在技术落后,人才资金短缺的劣势,我们希望通过《年鉴》这座桥梁,连结内外,扩大横向经济技术联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第三,总结过去,指导未来。《年鉴》在反映历史时,要坚持“动”、“静”结合,资料与理论结合,既要如实反映鹤岗的发展变化,又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使《年鉴》真正起到以史为镜的作用,用于指导今后的工作。
《鹤岗年鉴》系首次出版,编写经验不足,疏漏差错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使《年鉴》越办越好。
在此,向积极支持《鹤岗年鉴》编撰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单位撰稿人及全体《年鉴》编辑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198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