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概况】 1986年,鹤岗市统战工作认真贯彻了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统战工作方针。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祖国和平统一为建设新鹤岗,发展新鹤岗,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广泛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和统战理论再教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市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4年成立了鹤岗市统战理论研究会,设立了领导机构,发展会员40名。几年来共写论文7篇,其中2篇发表在省级的理论刊物上。同齐齐哈尔市,辽宁省本溪市等省内外兄弟市、地的统战理论研究会建立了联系。派人出去学习,请进来介绍经验,交流信息,推动了本市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在课题选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创新和有较强的针对性。在1986年度黑龙江省统战理论年会上,本市宣读的《论民主党派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一文,结合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实际,观点鲜明地论述了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批判了某些认为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民主党派可有可无,多余麻烦,“清一色”等错误观点和狭隘思想。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新形势、新格局、新任务的需要,市委加强了对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统战理论的再教育。8 月份举办了有各党委主管书记、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参加的统战理论学习班。市委副书记丁若鹏在学习班开幕式上讲了话。各基层党委也相继举办了统战理论学习班。通过办学习班的形式,市委对全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统战理论再教育。使本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明确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统战工作仍然是我党的一大法宝。但统战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了适应“一国两制”新格局的需要,统战工作存在着两个范围的统一战线,一是在海外、在台湾、港澳这个范围的爱国主义的统一战线,二是在大陆范围内的即是社会主义的,又是爱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历史性转变。认识到今后统战工作的新任务是:紧紧围绕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目标,大力开展海外统战工作,为推进“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服务,为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
  二、市委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党的统战工作路线,坚持与非党人士合作,在政治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认真贯彻了中发(1985) 3号文件,组织部、统战部密切配合对全市党外干部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安排了26名处级以上的非党干部。确定了党外副处级以上后备干部176人。贯彻落实了中发(1986)6号文件,认真解决了非党知识分子历史遗留问题。春节,市委召开了各界党外人士茶话会,本市非党人士中的上层人士,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台属、侨眷、起义投诚人员、黄埔军校校友的代表、部份市政协委员,共计60多人参加了会议。畅谈了1985年的成绩、1986年的宏图。沟通了感情、增进了党与非党的友谊,调动了各界党外人士建设四化的积极性。1986年共召开四次各种形式的党外人士座谈会、针对建设鹤岗,发展鹤岗的方针大计进行了协商,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统战工作的文件,通报了我市的经济建设情况。在非党人士中安排了市政协委员125人,省政协委员 4人、市政协副主席3人,选举市人大代表149人,省人大代表11人,市人大副主任一人。
  为了加强对统战人物的研究,为统战理论研究提供依据,1986年对全市统战人物进行了摸底调查。全市统战人物1,382人,其中非党知识分子763人,经济统战人物36人。
  三、落实统一战线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1978年到1985年本市落实统战政策 813件。其中错划右派233人、(自划126人、外划 157人),反社会主义分子11人,受株连家属14人,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的劳动者294人,为44名原工商业者退还定息16,610元。贯彻中发(1981)44号文件,黑发(1981)34号文件精神,落实了8件台属政策,176件起义投诚人员政策。贯彻(1982)19号文件精神,落实2件民族宗教政策及侨务政策11件、知识分子政策176件,政协委员政策14件,“文革”冲挤占住房 4件,抄家4件。在落实省统发(1984)44号文件精神时,对126名本市自行错划右派人员全部删掉了档案中留的尾巴。
  1986年为了贯彻中发(1986) 6号文件精神,市委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建立了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对全市的落实统战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共接待上访、信访案件100件,属落实统战政策的案件10件,其中有 8件彻底结案,2件基本结案。
  6月26日至7月 2日省委落实统战政策检查团对本市的落实统战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进行检查时认为:我市落实统战政策工作成绩很大,市委领导重视,统战部门情况明,措施得力,各党委通力合作,配合得好。验收合格。
  四、统战队伍自身建设得到充实加强。“文革”结束以后,市委在认真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同时,十分注重统战队伍的自身建设,1978年初恢复了市委统战部,1986年恢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鹤岗市第四届委员会,相继成立了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市侨联、市青联、矿务局统战部、矿务局侨联等统战组织。1984年以来各区相继成立了区政协,区委统战部。1986年末我市已有专职统战工作人员70人。70个基层党委宣传部都下设了兼职统战工作人员。1986年市委在全市政协、统战机构中充实了年富力强,懂政策、懂业务,热爱统战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在全市统战工作人员中进行了统战理论再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经济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广大统战工作者树立了开放观念、全局观念、协作观念、服务观念、重视人才等新观念,树立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广交朋友、自我教育的民主作风,树立了拓宽、创新、纠“左”,搞活的工作方法。开拓了本市统战工作新局面。
                                     (冯玉华)
  【市委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 1986年 9月19日,市委召开了贯彻中发(1986)19号文件精神,召开了民主党派座谈会,市委书记张玉斌、市政协主席、统战鄙部长傅兴礼、统战部副部长郭永珍出席会议。民盟、民建成员有 7名同志参加了会议。张玉斌往座淡会上就关于在民主党派中如何贯彻19号文件精神做了指示,号召各民主党派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慎重地发展本组织成员。11月11日,我市有6名中、小学教员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不久,有6名经济统战人物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冯玉华)
  【对台宣传】 1986年认真贯彻了海外工作,以对台工作为重点和团结同内千千万,带动海外千千万的工作方针。配备专人主抓对台宣传工作。协助台属发寻人启示13份,为台属寻找在台亲人做了大量的牵线搭桥工作。全年认定台属24户,对53户台属进行了走访,走访户数占全市122户台属户数的44%。协助有关部门解决6户台属住房问题,8户台属子女就业升学问题,安排了1名台属去香港与在台亲人会面,进行了农村台属经济状况调查。
  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台属茶话会,交谊会,联络了感情,调动了台属为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的积极性。
                                     (冯玉华)
  【召开侨务工作会议】 1986年 4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市宾馆召开了全市侨务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了有关文件。会议分析了本市侨务工作的形势,明确了工作任务。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要做好复查纠正归侨、侨眷中文革期间的“三案”和历史遗留问题,继续落实侨务政策,切实为归侨、侨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市政府领导对全市侨务工作的开展,侨务政策的落实及如何贯彻这次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
                                     (邓婉人)
  【纪念黄埔军校成立62周年座谈会】 1985年 6月16日召开了数埔军校校友纪念黄埔军校成立62周年座谈会。10多名黄埔军校校友济济一堂,回顾往昔,共话黄埔精神。市委副书记丁若鹏到会并讲了话。
                                     (冯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