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财政·

财政金融

·财政·



  【财政基本概况】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新财政体制的第二年。鹤岗市的财政工作根据“七五”计划的总体部署,积极发挥对国民经济实行分配和再分配的职能作用,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在建设鹤岗发展鹤岗及支援国家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6年末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397.9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1.5%,为市年预算的104.31%,财政总支出实际完成6,763.6万元(包括省追加专项支出和上年结转支出)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5%,为市年度预算的 100.67%。在各项减收增支因素较多的情况下,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仍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1986年的财政工作根据新时期经济工作的特点,结合财政上面临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抓了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企业扭亏增盈,加强预算资金的管理和财政监督,维护财经纪律以及财会队伍的建设工作。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为国家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和国库券的推销工作。还组建了文教行政财务科和财政监察科,为充分地发挥财政业务的职能作用创造了条件。
  1986年财政决算:1986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步伐,工农业生产均有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财政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财政决算结果是收入超额完成,支出基本保持在预算的水平。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决算总收入为9,117.5万元,其中:当年决算收入为5,397.9万元;省补助收入为3,316.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03万元。决算支出为7,884.9万元,其中:上结省财政支出651.4万元;财政净结余1,028.7万元(含国家返回资源税1,000万元。)
  财政收入。1986年财政收入省核定预算为5,260.6万元,执行结果,完成收入5,397.9万元(含排污费及水资源收入99.6万元),为省核定预算数的102.61%,按可比口径比1985年增长11.05%。1986年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工商税收完成 5,317.3万元,为预算的107.7%,比1985年增收789.3万元,增长17.43%。2.农业税收完成130万元,与预算持平,比1985年增收61.5万元增长89.78%。3.市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收入为亏损退库33.6万元,比预算短收52.3万元,比1985年减收99.3万元。4.国营商业企业亏损退库166.5万元,比预算减收218.7万元,按可比口径 (蔬菜补贴由收入改到支出) 计算,比1985年减收96.4万元。5.建工企业和交通企业收入分别完成11.8万元和 0.3万元,为预算的47.2%和37.5%,比上年共减收17.9万元。6.农垦农牧企业亏损退库41.1万元,为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7.水产企业收入 7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0.4万元。8.劳改劳教企业亏损退库55万元,为预算的183.33%,比上年减收27.8万元。9.其它企业收入87.4万元,为预算的 155.52%,按可比口径(市场煤补贴由收入改到支出)计算,比上年减收2,068万元。10.其它收入90.7万元,比预算增加80.7万元,比上年增收51.4万元。1986年继续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集中物力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方针,全市共为国家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237.3万元,超额107.3万元,全市各单位及城乡居民共购买国库券 740万元,超额4%完成全年发行计划。其中:单位购买80万元,职工个人购买626万元;农民购买6万元;个体工商户购买28万元。为筹集资金支援国家“四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财政支出。1986年财政支出省核定预算为 4,527万元,预算执行中省里陆续追加专项指标后,市调整支出预算为7,427.3万元,全年实际支出完成7,884.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 6.16%,按可比口径(扣除蔬菜补贴和民用煤补贴由收入改到支出的因素)比1985年实际支出增长 12.2%。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用于支援农村乡镇生产及农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336.3万元,比1985年支出减少14%,主要是比1985年减少一次性的水库溢洪道工程支出。2.用于企业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方面的支出163.8万元。比1985年减少78.6%,主要是当年财力紧张而比上年少做了安排。3.用于文教科学卫生方面的支出 2,166.9万元,比1985年增加支出524.7万元,增长31.95%,其中:教育事业支出1,060.3万元,比1985年增长14.61%。卫生事业费支出505.2万元,比1985年增长60.9%。这些支出进一步促进了市科技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市新建校舍14,800平方米;翻修危房 2,600平方米,增添学校课桌3,000套。在卫生方面,对市重点工程项目人民医院住院部工程投资了250万元。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其它各项事业也都有了新的发展,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已经投入使用。4.用于城镇青年就业方面的支出81万元,比1985年减少支出25.7万元。5.用于城市建设及维护方面的支出769.2万元,比1985年增支 150万元、增长24.2%,加上预算外用于城市建设方面的支出272.7万元,共计支出1,041.9万元。其中:用于城市道路,桥涵,排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及维护方面的支出 691万元;用于自来水公共交通等城市公共事业方面的支出55万元;用于城市住宅及维护方面的支出 215.8万元。这些资金的使用,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拥挤状况以及城市公共事业条件的改善,对于城市面貌的改观,都起了积极的作用。6.用于抚恤事业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支出99.4万元,比1985年减少7.6%。7.用于国家机关,公检法部门等部门的支出1,181.4万元,比1985年增加支出 269.1万元,增长29.5%,增加支出的原因主要是1985年调资价翘尾部分,补充编制,新增奖励工资和书刊费支出,部分公用经费开支标准提高以及行政机关危房维修等。8.1986年市财政用于城镇人民生活的各种补贴2,829万元(1985年除肉食和粮油加价补贴以外都由收入退库解决,因此与1986年不可比)。 平均每个城市居民从补贴中受益58.95元。各种补贴是:粮油补贴(含粮油加价部分) 159.7万元;肉食补贴558.4万元;蔬菜补贴323.8万元。9.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事业方面的支出100.6万元,比1985年增加32.5万元,增长47.7%。
  【1986年财政工作】 1986年财政上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巩固、消化、补充、完善”方针,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1986年在实行第二步利改税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并实行了一些鼓励企业扭亏增盈的措施,对上交调节税10万元以下的国营大中型工交企业免征调节税,上交调节税 4万元以下的工交企业免征所得税,实行先留利,后分成上交办法,对国营企业逐步实行“分类折旧”办法,提高企业的折旧率,增强企业自我改造能力,还对农垦农牧企业实行了包干办法。
  全面地建立了市乡(镇)一级财政,制定和落实了市乡(镇)财政管理办法,实行了“定收定支,收入上交,超收分成,支出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体制,明确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管理权限和工作任务。调动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各项财政收支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财政支出方面一是改革了整个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结构,扩大了有偿使用范围。二是量财力的最大可能安排了生产性支出有偿投放的比重和范围,使资金的使用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三是对预算外单位和资金加强了宏观控制,制定了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二,大力促进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先后帮助企业制定了扭亏增盈措施。加强了企业财务管理,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大力促进企业挖潜改造,使企业在当年减收增支因素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6年全市国营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8,058万元,比1985年增长6.4%,实现利润403万元,比1985年增收47.8万元。对于商业企业的亏损大户食品公司由于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各项资金的管理,狠抓多种经营,全年比计划减亏112万元。配合粮食主管部门抓了粮食减亏工作,1986年全市粮食亏损比上年减亏106万元,减亏幅度为指标的12.04%。
  三,积极支持生产发展,培养财源,搞活流通。1986年为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商业网点建设,财政共投资 485万元。对盈利大户,看准了就给予积极支持,资金重点投入,跟踪问效。为了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处理历史包袱,使企业轻装前进,1986年拿出 245.4万元帮助企业处理有问题商品,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管理权限,经申报批准减免税 666.1万元。既培养了财源,又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为实现市财政状况的进一步好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加强预算资金管理。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把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做为压缩支出的一个重点,抓了控购总指标,专控商品指标和小汽车指标的落实,实现了指标管理,全市共封存超编小汽车28台,对部分违纪购车单位进行了罚款。二是把压缩行政支出做为控制财政支出的重点。制定全年支出定额标准,大力压缩了一些弹性支出。三是同公费医疗管理部门检查了公费医疗的管理情况,制定了新的管理办法,对差额补助单位的收入进行了摸底调查,确定了补差比例,严格了预算资金的管理。加强了财政信息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财政预算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五,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1986年继续全面开展了税收财务大检查,共查出各项违纪资金 359.9万元,集中时间和人力开展了罚没物资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和收缴脏款脏物等罚没收入11.4万元,全面清理了长期拖欠公款,侵占公款公物和私设“小钱柜”,共清理出拖欠公款总额126.6万元;侵占公款总额10.3万元;侵占公物总值2.9万元,清理出有“小钱柜”的单位17个,总金额 8.9万元。对上述问题,分别情况进行了严肃处理,应缴财政收入大部分已收缴入库。维护了国家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对纠正经济领域的不正之风,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和财政预算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抓了财政财会队伍建设。一是定期或适时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了对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文件精神的学习和讨论,使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了财政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健全和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做到各行其职,各尽其责,提高了机关的工作效率。三是抓了基层财会队伍的建设,先后抓了会计人员的培训和会计职称遗留问题的处理,进一步调动了财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颁发了会计人员工作证书,制定了《鹤岗市会计工作证书的管理试行办法》以及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会计档案的清理工作,使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会计工作正规化的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四、超额完成国库券的推销任务:1986年认购国库券任务711.5万元,实际完成入库740万元,超过计划4%。
                                 (孙 和 张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