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
【基本建设概况】 1986年,鹤岗矿务局基本建设主要机构有煤矿建设工程处和建筑安装工程处及其下属的12个矿建,土建施工队和 3个专业安装队。共有职工11,793人,其中集体职工5,599人。1986年,矿务局共完成全民基本建设投资12,182万元,基建全员劳动生产率6,476元/人·年,是基建投资效益最好的一年。这是矿务局基本建设的主体, 另有各矿、厂、处基建科及集体企业公司的土建队,承担本单位和对外承包的小型、零星基建项目,作为全局基本建设的补充。矿井建设:1986年继续对兴安竖井、南山竖井、新一竖井、竣德竖井、兴山一井、兴山二井进行改扩建,继续完成1979年确定的全局14项挖革改工程。煤建工程处完成井巷工程6,050米,创井巷工程历史的最好水平。南山立井二水平改扩建工程经煤炭工业部、 东煤公司和省、市委联合验收,已于11月25日正式移交投产,新增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其新井井筒的施工,采用立井机械化凿井法,月成井创520米新水平,并为国家节约资金105.6万元,被煤炭工业部评为“金牌”工程。兴安竖井扩建完成投资 4,000万元,兴山矿一、二井扩建完成投资1,400万元,竣德立井扩建和新一立井扩建完成投资1,000万元。地面建设:1986年,矿务局地面土建安装工程建设,以房屋建筑为主。全年全民基本建设施工房屋面积 188,147平方米。其中,1986年新开工的98,420平方米,竣工面积138,730平方米,竣工率为73.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125元/人·年;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品率 23.8%,均达到国家标准。1986年共获东煤公司,黑龙江省和鹤岗市优质工程奖15项。其中南山矿办公楼、矿校教学楼居全局样板工程之首,被东煤公司和省建委评为金牌工程。1986年矿务局地面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中,家属住宅和职工宿舍79,905平方米,占竣工面积的 57.6%;厂房、仓库和办公室21,370平方米,占竣工面积的15.4%:商业、文化、教育、卫生等37.455平方米,占竣工面积的27%。竣工房屋总价值为3,789万元,每平方米造价273元。在地面建设中,还有矿区供水、热电厂、环保站、节能工程等,全年实际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更新改造:1986年,全局完成更新改造措施投资12,362万元。其中,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436万元,占更新改造总投资的19.7%;机电运输和洗选加工完成投资1,558万元,占更新改造总投资的12.6%;安全措施、集体小井、生产地质补助、动迁、科研等完成投资额2.813万元,占更新改造总投资的 22.8%;其它项目完成投资5,555万元,占更新改造总投资的44.9%。
(文 志)
【南山矿二水平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 南山矿二水平改扩建工程是矿务局“六五”期间重点工程,设计能力90万吨,总投资额 3,478万元,计划工期五年半,由煤矿建设工程处承担建设任务。该工程于1981年11月开工,1986年11月竣工,实际工期五年零一个月,完成井巷工程3,689米,竣工土建建筑面积10,441平方米,安装大型机电设备321台套。施工中,煤建处广大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先后推广采用了立井机械化凿井法、井塔滑模施工、灌注桩基础施工法等16项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工程质量。井下中央泵房、变电所、立煤仓、新井井塔,10吨锅炉、井塔3.25米绞车六项单位工程被东煤公司评为全优工程,新立井工程获煤炭部金牌。经东煤公司和矿务局的联合验收,工程达到了设计要求,于1986年11月25日正式移交投产。该工程投产后,为南山煤矿新增生产能力90万吨,年煤炭产量由150万吨提高到240万吨。
(刘忠峰)
【水电公司管路铺设工程进度快质量好】 由矿务局水电公司担负的重点工程,细鳞河水库管道铺设工程进度快,质量好。到年底,已胜利地完成全年施工任务。铺设管道9.84公里,降土方5万立方米,修建桥涵9处。今年这个公司要完成从红旗泵站至四号公路桥沿线10公里的铺设地下水管任务,这项工程不仅土方量大,工期紧,而且远离市区,还要跨山、过河经过沼泽地段。这项工程是今年 3月初从运管开始拉开战幕的。水电公司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保障。公司成立了由 2名副经理挂帅的细鳞河工程指挥部,工程施工人员抢时间,争主动,吃住在工地。使工程顺利进行。他们仅用40余天,就抢运完1,739根直径为1米的铸管,为工程开工做好了准备。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战高温斗雨季,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牢牢抓住旱季有利时机,抢下沼泽地段管路。为加快工程进度奠定了基础。在工地上施工人员严格把住工程质量关。下管做到一平二直。在打口中,做到掇麻均匀,灌铅饱满,铅口打实。为使几吨重的管子安全平稳下入管道沟里,他们组成了由推土机司机,机电工人和领导参加的攻关小组,对下管机进行了改造,改变了绳受力方向,解决了下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今年的施工任务。
(沈凤山 张承宪)
【矿区五千门纵横式交换机投入运行】 担负矿区通讯任务的矿务局水电公司,为适应煤炭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从1981年开始对矿区通讯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到1986年结束,5,000门国内先进的 HJ—921型纵横式交换机取代了日伪遗留的旧设备,电话号码也由四位数递进到五位。水电公司通讯车间是矿区自动电话中心枢纽。这一中枢在1981年西山总机改扩建前,只有1,100门自动电话交换机。除700门是我国50年代进机外,其余都是日伪遗留下来的ST型交换机。噪音大,装机少,故障高,远远适应不了煤炭生产建设发展需要。为彻底缓解矿区通讯紧张局面,矿务局水电公司在1981年安装投运的2,000门921型纵横交换机的基础上,1986年又分别在南北两台安装了3,000门HJ—921型纵横交换机。日伪旧机器全部更新换代,安装后,经过认真调试,已于1980年12月初开通。全部投入运行后,大大缓和了矿区电话通讯紧张局面,并为矿区通讯实行多局制奠定了基础。
(沈凤山 张承宪)